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78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菌种培育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包括菌种培养箱,菌种培养箱的下侧壁和底部均包裹有隔光层,菌种培养箱的顶端安装有菌种培养装置,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有板状支架、斜支撑杆和卡件,板状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卡件,卡件的内侧卡合连接在菌种培养箱的顶端,通过设置的菌种培养装置,可以实现在同一个菌种培养箱中能使好氧菌和厌氧菌共同生存,并且好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都有所提高,通过控制菌种培养箱中泔水的上下层的氧气含量来实现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同时生存。现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同时生存。现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同时生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菌种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泔水中含有多种污渍及食品添加剂,在对泔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种菌的共同作用对泔水进行净化处理,菌种培养箱内侧可以设置有厌氧菌、好氧菌、兼氧菌、EM菌和草履虫菌,泔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及食品添加剂等,通过多种菌的共同作用对泔水进行净化处理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在菌种培养箱的内侧投放多种菌种的时候,好氧菌和厌氧菌的生存环境要求不同,容易影响好氧菌或厌氧菌的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具有在同一个菌种培养箱中能使好氧菌和厌氧菌共同生存,并且好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都有所提高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包括菌种培养箱,菌种培养箱的下侧壁和底部均包裹有隔光层,菌种培养箱的顶端安装有菌种培养装置,所述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有板状支架、斜支撑杆和卡件,所述板状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卡件,所述卡件的内侧卡合连接在所述菌种培养箱的顶端;
[0005]所述板状支架的前端面上安装有能够对液体进行分流的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的一端排水部分直接伸入菌种培养箱的水中,所述分流组件的另一端排水部分连通有能够对液体雾化的连续加压组件,所述连续加压组件上安装有能够控制其工作的动力切换组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连续加压组件包括有U形管、喷水管、雾化喷头和限位环,所述U形管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支架的前端面上,所述U形管的底端内侧固定连通有所述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底端内侧固定连通有所述雾化喷头,所述U形管的两个垂直部分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连续加压组件还包括有活塞、贯穿孔、十字支架、滑动杆、压缩弹簧和橡胶密封板,所述U形管的垂直部分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内侧中央位置处开设有所述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侧安装有所述十字支架,所述十字支架的中央位置处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杆的顶端折边处,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十字支架的顶端外侧,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密封板,所述橡胶密封板的顶端外侧接触密封在所述活塞的底端内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连续加压组件还包括有推动空心杆、通孔、拉伸弹簧、J形杆、直角支架和斜面触发头,所述推动空心杆的底端外
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的顶端外侧,所述推动空心杆始终能够在所述U形管内侧部分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推动空心杆的外侧套设有所述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U形管的顶端内侧和所述活塞的顶端外侧之间,所述推动空心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J形杆,所述J形杆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直角支架,所述直角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斜面触发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连续加压组件还包括有半球体外壳、短排水管和伸缩波纹管,所述半球体外壳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支架的前端外侧,所述半球体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通有所述短排水管,所述短排水管的一端中间通过所述伸缩波纹管固定连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动力切换组件包括有固定横板、转轮支架、转轴、U形轮、圆台摩擦块和第一强磁铁,所述固定横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管的顶端外侧,所述固定横板的左右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转轮支架,所述转轮支架的前后两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前后两侧的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U形轮,前后两侧的所述U形轮能够与一根所述J形杆的外侧夹持转动,所述转轴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圆台摩擦块,所述圆台摩擦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强磁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动力切换组件还包括有电机支架、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支架、小齿轮、大齿圈、内横槽转动块和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横板的顶端外侧,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侧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横板的顶端外侧,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顶端外侧啮合连接有所述大齿圈,所述大齿圈的一端内侧套设固定有所述内横槽转动块,所述内横槽转动块的一端内侧滑动有所述传动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动力切换组件还包括有斜面分离盘、摩擦套、第二强磁铁、滑动键、滚珠轴承和轴承套,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斜面分离盘,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摩擦套,所述摩擦套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强磁铁,所述传动轴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滑动键,所述滑动键的一端外侧在所述内横槽转动块的内横槽处滑动连接,所述内横槽转动块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支架的顶端外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分流组件包括有分流横管、单向阀、第一水管、漫水壳、第二水管、漏斗和进水管,所述分流横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通在所述U形管的顶端内侧,所述分流横管的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通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分流横管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通有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漫水壳,所述漫水壳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支架的前端外侧,所述漫水壳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一水管的顶端外侧均固定连通有所述漏斗,所述漫水壳的内侧设置有所述进水管。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优选的,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有水平排水壳体、水平排水孔和锥形件,所述短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的底端外侧均固定连通
有所述水平排水壳体,所述水平排水壳体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所述水平排水孔,所述水平排水孔与所述短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的底端外侧固定连通,所述水平排水壳体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锥形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菌种培养装置,可以实现在同一个菌种培养箱中能使好氧菌和厌氧菌共同生存,并且好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都有所提高,通过控制菌种培养箱中泔水的上下层的氧气含量来实现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同时生存。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包括菌种培养箱(2),其特征在于:菌种培养箱(2)的下侧壁和底部均包裹有隔光层(21),菌种培养箱(2)的顶端安装有菌种培养装置(1),所述菌种培养装置(1)包括安装组件(3),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有板状支架(31)、斜支撑杆(32)和卡件(33),所述板状支架(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杆(32),所述斜支撑杆(32)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卡件(33),所述卡件(33)的内侧卡合连接在所述菌种培养箱(2)的顶端;所述板状支架(31)的前端面上安装有能够对液体进行分流的分流组件(6),所述分流组件(6)的一端排水部分直接伸入菌种培养箱(2)的水中,所述分流组件(6)的另一端排水部分连通有能够对液体雾化的连续加压组件(4),所述连续加压组件(4)上安装有能够控制其工作的动力切换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加压组件(4)包括有U形管(41)、喷水管(411)、雾化喷头(412)和限位环(413),所述U形管(41)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支架(31)的前端面上,所述U形管(4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通有所述喷水管(411),所述喷水管(41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通有所述雾化喷头(412),所述U形管(41)的两个垂直部分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环(4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加压组件(4)还包括有活塞(42)、贯穿孔(421)、十字支架(422)、滑动杆(423)、压缩弹簧(424)和橡胶密封板(425),所述U形管(41)的垂直部分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活塞(42),所述活塞(42)的内侧中央位置处开设有所述贯穿孔(421),所述贯穿孔(421)的内侧安装有所述十字支架(422),所述十字支架(422)的中央位置处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杆(423),所述滑动杆(423)的外侧套设有所述压缩弹簧(424),所述压缩弹簧(42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杆(423)的顶端折边处,所述压缩弹簧(42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十字支架(422)的顶端外侧,所述滑动杆(4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密封板(425),所述橡胶密封板(425)的顶端外侧接触密封在所述活塞(42)的底端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加压组件(4)还包括有推动空心杆(43)、通孔(431)、拉伸弹簧(432)、J形杆(44)、直角支架(441)和斜面触发头(442),所述推动空心杆(43)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42)的顶端外侧,所述推动空心杆(43)始终能够在所述U形管(41)内侧部分开设有所述通孔(431),所述推动空心杆(43)的外侧套设有所述拉伸弹簧(432),所述拉伸弹簧(43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U形管(41)的顶端内侧和所述活塞(42)的顶端外侧之间,所述推动空心杆(4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J形杆(44),所述J形杆(44)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直角支架(441),所述直角支架(4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斜面触发头(4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加压组件(4)还包括有半球体外壳(45)、短排水管(451)和伸缩波纹管(452),所述半球体外壳(45)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板状支架(31)的前端外侧,所述半球体外壳(45)的底端内侧固定连通有所述短排水管(451),所述短排水管(451)的一端中间通过所述伸缩波纹管(452)固定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体生态系统的菌种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切换组件(5)包括有固定横板(51)、转轮支架(52)、转轴(53)、U形轮(54)、圆台摩擦块(55)和第一
强磁铁(56),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雄王晟徐喾张蔚杨奇施徐明张慧莉莫可馨张嘉鑫张佳怡陆张懿卜鸣凯宋昌涛张佳妮张峻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