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及基坑支护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82071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型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该装置至少设有钢板桩,高压旋喷桩以及围檩,该方法是通过在基坑周边施打钢板桩,并在无法施打钢板桩的管道外侧匀速提升高压旋喷钻杆,利用喷浆加固管道上下的土体作为止水加固桩,而在检查出的未咬合部位外侧使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加固,最后根据基坑尺寸加工围檩,围檩安装后开挖至设计高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高压旋喷桩喷射扩散注浆加固土体的特性,结合钢板桩与围檩支护,组成复杂施工环境下的基坑支护结构,以期隔绝地下水,同时利用加固后的土体增加基坑支护安全性,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基坑作业的效率。坑作业的效率。坑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及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及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管道施工面临作业空间受限、征地拆迁困难、局部埋深大等困难因素。为此,在施工困难地段往往采用不开槽埋管工艺,包括顶管、定向钻及夯管等。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368845U的专利涉及此技术,它披露的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与目前市场上常规的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大体相似。主要包括;由围板,第一层围檁,第二层围檁,第三层围檁,第四层围檁和用于基坑支护结构的连接件组成。主要是连接件两端均为螺栓连接,以及连接件主体位于第二L型连接板的凹面,再加上支板,斜板和第二L型连接板形成直角三角形,对整个连接部位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0004]然而现有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开槽埋管完成后,为保障管道正常运行,需在管身特定位置安装井室。安装井室时若需进行基坑支护,由于基坑支护深度超过管道埋深,先期埋设管道造成目前可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无法闭合,例如钢板桩支护。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层为砂土或淤泥质土时,在管道走向与基坑交叉的位置,极易形成流砂,造成基坑淤积无法开挖,有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并且市政管网工程中的小型基坑支护方式中,钢板桩与挡土板组合支护难以抵挡地下水与流砂,造成基坑难以成形;沉井与止水桩组合方式无法在管道下方施工,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及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诉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开挖困难,难以成形,成本较高以及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与此相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种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该装置至少设有钢板桩,高压旋喷桩以及围檩,该方法是通过在基坑周边施打钢板桩,并在无法施打钢板桩的管道外侧匀速提升高压旋喷钻杆,利用喷浆加固管道上下的土体作为止水加固桩,,而在检查出的未咬合部位外侧使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加固,最后根据基坑尺寸加工围檩,围檩安装后开挖至设计高程,施工完成后,将围檩拆除、钢板桩拔出。
[0008]作为新型不开槽埋管方法的改进;其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加固作用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高压旋喷桩喷射扩散注浆加固土体的特性,以及结合钢板桩与围檩支护来实现。
[0009]就新型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而言;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包括基坑,管道以及钢板桩,其中沿着管道走向,在基坑两侧满布施打钢板
桩,并在垂直管道走向施打钢板桩时,留出支护缺口,而在支护缺口外侧装配有高压旋喷桩,并在钢板桩上焊接牛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牛腿对边数量相同并均匀分布通过焊接固定在围檩上,围檩则安装在钢板桩上并在沿管道走向的两侧围檩之间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横撑,而在转角处使用角撑。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钢板桩主要全部施打在基坑平行管道方向两侧,以及基坑与管道交叉处沿着管道外侧,并且平行管道的钢板桩与垂直管道的钢板桩紧密相连。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基坑支护结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管道需探明位置,并在管道两侧预留一定的保护距离。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隔水并加固管道上下方土层,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以及所用机械、材料,均为施工现场常用,简单易得,可靠性高,可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靠性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支护工艺,经过可靠性验算,在极端工况下也能够保持稳定的支护效果,在良好工况下,可减少高压旋喷桩数量、简化或取消围檩,作业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
基坑,2

管道,3

钢板桩,4

支护缺口,5

高压旋喷桩,6

牛腿,7

围檩,8

横撑,9

角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本专利技术新型不开槽埋管方法主要包括;该方法采用一种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该装置至少设有钢板桩,高压旋喷桩以及围檩,该方法是通过在基坑周边施打钢板桩,并在无法施打钢板桩的管道外侧匀速提升高压旋喷钻杆,利用喷浆加固管道上下的土体作为止水加固桩,,而在检查出的未咬合部位外侧使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加固,最后根据基坑尺寸加工围檩,围檩安装后开挖至设计高程,施工完成后,将围檩拆除、钢板桩拔出。
[0019]其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加固作用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高压旋喷桩喷射扩散注浆加固土体的特性,以及结合钢板桩与围檩支护来实现。即高压旋喷桩钻杆沿管道外侧进行喷射注浆,浆液扩散与管道上下部位的土体结合,形成止水帷幕并加固土体,而管道外侧空间插入钢板桩作为支护桩与其他钢板桩结合并安装围檩加固基坑。
[0020]图1所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新型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基坑支护结构装置,包括基坑1,管道2以及钢板桩3,其中沿着管道2走向,在基坑1两侧满布施打钢板桩3,并在垂直管道2走向施打钢板桩3时,为避免钢板桩3与管道2硬接触而造成对管道2的损伤,留出支护缺口4,在支护缺口4外侧,使用高压旋喷钻机喷浆加固土体,形
成高压旋喷桩5,起到加固土体支护和止水的作用。在等待高压旋喷桩5强度提高期间,根据基坑1尺寸加工围檩7。随后开挖基坑1,达到指定深度时,沿基坑1四周按照指定间距在钢板桩上焊接牛腿6。
[0021]而牛腿6则对边数量相同并均匀分布通过焊接固定在围檩7上,围檩7一般为工字钢,并且安装在钢板桩3上,而在沿管道2走向的两侧围檩7之间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横撑8,而在转角处使用角撑9起到支护的作用。当围檩7,横撑8和角撑9安装完成后,开挖基坑1至设计高程。
[0022]其中管道2需探明位置,并在管道2两侧预留一定的保护距离,而钢板桩3主要全部施打在基坑平行管道2方向两侧,以及基坑1与管道2交叉处沿着管道2外侧,并且平行管道2的钢板桩3与垂直管道2的钢板桩3紧密相连。再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用的高压旋喷桩5工艺,在钢板桩3加固的缺口处使用钻杆喷射高压浆液加固土体,在管道2以上钻进时,需结合管道2埋深把握钻杆进尺,管道2高程以下部位要进行重点加固,喷浆加固完成后,桩体与钢板桩3形成一个不透水支护结构。
[0023]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装置,该装置至少设有钢板桩,高压旋喷桩以及围檩,该方法是通过在基坑周边施打钢板桩,并在无法施打钢板桩的管道外侧匀速提升高压旋喷钻杆,利用喷浆加固管道上下的土体作为止水加固桩,而在检查出的未咬合部位外侧使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加固,最后根据基坑尺寸加工围檩,围檩安装后开挖至设计高程,施工完成后,将围檩拆除、钢板桩拔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不开槽埋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的加固作用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高压旋喷桩喷射扩散注浆加固土体的特性,以及结合钢板桩与围檩支护来实现。3.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新型不开槽埋管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管道(2)以及钢板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管道(2)走向,在基坑(1)两侧满布施打钢板桩(3),并在垂直管道(2)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波严岗汪训直李广忠邓叶林陈柜李向前张小顺雷然赵安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