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高温烟气的碳捕集预处理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捕集的
,特别是适用于高温烟气的碳捕集预处理塔的
技术介绍
[0002]碳捕集技术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线正在被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关注。碳捕集技术主要分为燃烧前碳捕集技术、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由于我国存量燃煤企业,尤其是燃煤电厂,存在数量多、规模大且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新能源替代的特点,因此燃烧后碳捕集技术以其对现有系统改造成本较小而成为现阶段我国燃煤企业实现减碳甚至零碳排放最为适合的技术。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基于溶剂吸收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的原理为化学溶剂在吸收塔内与烟气之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弱联结性的中间化合物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收,而加热该中间化合物则可使二氧化碳解吸,最终通过吸收与解吸的交替进行完成二氧化碳的持续捕集。
[0003]由于多数行业的烟气在经过除尘脱硫等净化工序后,末端烟气温度较低,从而在进行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时,工厂只需在碳捕集吸收塔上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高温烟气的碳捕集预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烟道(1)、换热器(3)、填料塔(4)和填料(6),所述填料塔(4)与入口烟道(1)一上一下设置且塔体外壁处和道体外壁处分别环绕设有若干个塔体进风口(45)和道体出风口(13),所述换热器(3)包括机壳(31)、进水总管(34)、换热管束(35)和出水总管(37),若干个所述换热器(3)分别环绕式包裹在填料塔(4)之外且机壳(31)的壳体内壁处分别设有可与各个塔体进风口(45)和烟道出口(13)相对应连通的壳体出风口(33)和壳体进风口(32),所述换热管束(35)设置在机壳(31)的壳体内腔之中,所述进水总管(34)和出水总管(37)一上一下设置且其中一端分别伸入机壳(31)的壳体内腔内并与换热管束(35)相连通,所述填料塔(4)的塔体外壁处还分别设有塔体出水口(44)、塔体进水口(46)和塔体出风口(47),所述入口烟道(1)的道体外壁处还设有道体进风口,所述填料(6)填设于填料塔(4)的塔体内腔之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烟气的碳捕集预处理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裙座筒(2),所述裙座筒(2)位于填料塔(4)的下方且顶面环绕设有若干个缺口(22),各个所述换热器(3)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各个缺口(22)之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温烟气的碳捕集预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烟道(1)包括入口段(11)和过渡区(12),所述过渡区(12)呈漏斗状且位于裙座筒体(2)的筒体内腔之中,所述入口段(11)水平设置且一端的道体外壁处设有道体进风口而另一端先伸入裙座筒体(2)的筒体内腔内再向上弯曲并与过渡区(12)相连接,各个所述道体出口(13)均位于过渡区(12)的道体外壁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温烟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号,王少权,刘含笑,周超炯,斯洪良,郭柳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环保集团生态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