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596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对配电网进行节点电压测量得到电压幅值集合,根据电压幅值集合和注入功率集合、基于图论的原理计算协方差矩阵,计算构造估计精度矩阵,构建估计邻接矩阵,估计邻接矩阵的特征值构成的图索引得到所要辨识的配电网的拓扑图。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对配电网的拓扑做出准确辨识。能够对配电网的拓扑做出准确辨识。能够对配电网的拓扑做出准确辨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运维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网络拓扑辨识是故障定位和网络重构的基础。由于计划中的电网重构、设施维护、意外故障等各种类型的事件,配电网会不断发生结构变化,因此持续监测配电网的连接结构,是电力系统配送管理系统(DMS)的一项重要功能。配电网是由物理部件和设备同步互联的网络,随着需求主动响应水平的提高、微电网自主运行频率的提高,电力网络拓扑辨识对于未来的智能电网将变得更加重要。电力网络拓扑辨识的本质是判断电网的连通性,正确的配电网拓扑结构是保证配电网安全分析和控制决策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是从电源侧(如输电网、分布式电源等)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由于配电网线路数目庞大,电网改造频繁等原因,均会导致配电网拓扑结构出现较多变动,从而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现有技术的电力网络拓扑辨识,依赖于准确实时的配电线路物理参数,例如配电网线损计算、无功优化、故障定位、分布式电源选址、窃电行为分析等,但并非所有配电网均配备先进的量测系统能提供准确实时的线路物理参数。现有技术中,部分配电网仅仅采用离线运算或静态存储的线路物理参数,这些参数往往会因为网络重构、线路老化等原因而失去时效性。因此,如何进行准确的配电网拓扑辨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用于对配电网的网络拓扑进行准确辨识。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06]S1、对配电网进行节点电压u
v
的测量,得到整个配电网全部节点电压u
v
的电压幅值集合|U|;
[0007]S2、测量配电网中节点和总线的注入功率集合S
*
,然后根据电压幅值集合|U|和注入功率集合S
*
,基于图论的原理计算协方差矩阵Λ;
[0008]S3、计算得到精度矩阵Ω,并通过改变配电网负荷功率,得到额外的节点电压u
v
,再构造估计精度矩阵
[0009]S4、采用符号函数构建估计邻接矩阵
[0010]S5、根据估计邻接矩阵的特征值构成的图索引Υ,通过找到最大的估计邻接矩阵得到所要辨识的配电网的拓扑图。
[0011]优选地,在步骤S1中,设定配电网包括n个节点,在每个节点上均进行节点电压u
v
的测量,电压幅值集合|U|如下式:
[0012]|U|={|u1|,|u2|,...|u
v
|,...}
[0013]其中,且表示第v个节点电压的幅值。
[0014]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
[0015]S21、用电压和电流方程描述配电网如下式:
[0016][0017][0018]其中,M为配电网关联矩阵,为每条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流,S
*
为节点和总线的注入功率集合,W为配电网对角阻抗矩阵,u为母线电压集合;
[0019]S22、设定L
W
=M
T
W
‑1M为导纳矩阵,此时节点和总线的注入功率集合S
*
如下式所示:
[0020]S
*
=L
W
u2[0021]其中,L
W
为加权导纳矩阵,W=(w
pq
)为对角阻抗正半定矩阵,u为配电网的节点电压,且设定:
[0022][0023]其中,z(e
k
)为配电网拓扑中边e
k
的阻抗;
[0024]S23、根据电压和电流方程、注入功率集合S
*
、对角阻抗正半定矩阵W=(w
pq
),使用协方差来设定节点电压与配电网拓扑的关系如下式:
[0025][0026]其中,Λ为节点电压的幅值|u|={|u
k
|}(k=1,2,

,n)的协方差矩阵的集合,E()表示协方差的数学期望,T表示矩阵的转置,Ψ是对角的正定矩阵,Ψ定义如下式:
[0027][0028]其中,分别为在独立注入功率的条件下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对角协方差矩阵、无功功率对角协方差矩阵,为有功功率,为无功功率。
[0029]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
[0030]S31、根据L2和协方差矩阵Λ的关系,精度矩阵Ω如下式所示:
[0031][0032]其中,正半定矩阵是Ψ的对角线伪逆;
[0033]根据上式,精度矩阵Ω可以进一步展开为:
[0034][0035]其中,A
W
为用电阻抗作为权值的邻接矩阵,D
W
为加权的度矩阵;
[0036]S32、在配电网的负荷功率变化时,将变化后相应的也代入步骤S31中的精度矩阵Ω表达式,得到估计精度矩阵
[0037]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过程包括:
[0038]S41、由于节点电压u
v
的数据量通常无法满足实际辨识需求,需要从实际测量值中构造估计邻接矩阵;估计邻接矩阵如下式所示:
[0039][0040]S42、根据步骤S3得到的估计精度矩阵及其符号结构可以得到估计的加权邻接矩阵
[0041][0042]其中,符号函数S(
·
)的符号结构满足)的符号结构满足的计算公式如下:
[0043][0044]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图索引Υ如下式所示:
[0045][0046]其中,c
j
是估计邻接矩阵的图的特征值,j表示配电网的第几个节点。
[004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8]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的局限性,不依赖于基本的电路方法,而是利用网络图理论的原理来寻找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根据配电系统的电气特性进行拓扑修改,根据实际的量测数据找到电力系统的正确拓扑,从而得到正确的拓扑连接方式,无需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就能实现对配电网的准确辨识。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0]图2为一个配电网原始拓扑结构图;
[0051]图3为采用图1中方法对图2中原始拓扑结构进行辨识后得到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53]实施例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对配电网进行节点电压u
v
的测量,得到整个配电网全部所述节点电压u
v
的电压幅值集合|U|;S2、测量配电网中节点和总线的注入功率集合S
*
,然后根据所述电压幅值集合|U|和所述注入功率集合S
*
,基于图论的原理计算协方差矩阵Λ;S3、计算得到精度矩阵Ω,并通过改变配电网负荷功率,得到额外的节点电压u
v
,再构造估计精度矩阵S4、采用符号函数构建估计邻接矩阵S5、根据所述估计邻接矩阵的特征值构成的图索引Υ,通过找到最大的估计邻接矩阵得到所要辨识的配电网的拓扑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设定配电网包括n个节点,在每个节点上均进行节点电压u
v
的测量,电压幅值集合|U|如下式:|U|={|u1|,|u2|,...|u
v
|,...}其中,且表示第v个节点电压的幅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改进的图理论的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S21、用电压和电流方程描述配电网如下式:S21、用电压和电流方程描述配电网如下式:其中,M为配电网关联矩阵,为每条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流,S
*
为节点和总线的注入功率集合,W为配电网对角阻抗矩阵,u为母线电压集合;S22、设定L
W
=M
T
W
‑1M为导纳矩阵,此时节点和总线的注入功率集合S
*
如下式所示:S
*
=L
W
u2其中,L
W
为加权导纳矩阵,W=(w
pq
)为对角阻抗正半定矩阵,u为配电网的节点电压,且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云梁雪青卢有飞吴任博张扬刘璐豪赵宏伟陈明辉张少凡邹时容蔡燕春刘璇路晓庆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