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控温的软包拘束托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循环控温的软包拘束托盘,属于锂电池测试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和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讯产品、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化成工序是通过充放电测试的方式将电池中的正负极化学物质激活,改善其使用过程中充电性能及放电效率,使锂电池具有电化学性,即锂电池材料的激活过程。
[0003]在锂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的过程中,测试探针会放出恒量电流注入电池内部,此时锂电池内部电解液受到电流影响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热量,外表面的电池壳在内部化学反应的影响下会发生膨胀。现有的软包电池拘束托盘都是将锂电池与多个隔板相互穿插分布,这种排布方式并不能将锂电池安全平稳的在拘束托盘上进行固定,且在此过程中电池表面可能出现升温或延迟升温这两种情况,延迟升温的情况下该电池内部的材料可能还未产生足够的反应,对于这种锂电池的辨别方法通常会采用电池温度探针进行探测,使得设备成本高,控温出现延迟从而导致控温准确性受影响。
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控温的软包拘束托盘,包括拘束托盘本体(1),所述的拘束托盘本体(1)包括U型架(11)、夹持机构(12)和传动机构(13),U型架(11)内设有数根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向轴(114);夹持机构(12)包括由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导向轴(114)上的夹板(121)形成的队列,所述夹板(121)垂直于所述队列的纵轴线,所述夹板(121)内设有加热件,所述夹板(121)的表面贴附有绝缘板(122),相邻夹板(121)之间留有夹持软包电池的夹紧空间;将所述队列的纵轴线方向定义为纵向,将纵向的一个方向定义为前向,另一个方向定义为后向;传动机构(13)设置于U型架(11)上,传动机构(13)具有至少一个移动板(132),移动板(132)连接所述的队列的最前方的夹板(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21)呈矩形,将夹板(121)朝向前向的面定义为前面,将夹板(121)朝向后向的面定义为后面,将夹板(121)的一条边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另一条边的延伸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所述的夹板(121)上设有固定条(124)和定位导向块(125),固定条(124)设置于所述的夹板(121)的上边,并且所述的固定条(124)上沿夹板(121)的左右方向设有一列插孔(1241);所述的定位导向块(125)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的固定条(124)上,相邻两所述的定位导向块(125)之间形成插接空间;所述的夹板(121)内设有连接管道(123),所述的连接管道(123)的端部伸出所述的夹板(121)形成上接口(1231)、下接口(1232),上接口(1231)用于进水、下接口(1232)用于出水;位于夹板(121)同侧的上接口(1231)、下接口(1232)通过固定块(124)设置在夹板(121)的侧面;同一队列中的夹板(121)在前后方向上依次分成数个循环单元,同一循环单元中的相邻的夹板(121)的上接口(1231)、下接口(1232)通过连通软管顺次连通;所述的U型架(11)的左右两侧设有水循环控温装置(2),所述的水循环控温装置(2)包括进出水机构(21)以及数套与循环单元一一对应的连通单元(22),各个所述的连通单元(22)包括进水连通主流管(221)、出水连通主流管(222)、分连通管(223)、第一连接块(224)和第二连接块(225),相邻的两组连通单元(22)中,进水连通主流管(221)通过第一连接块(224)串连在一起、出水连通主流管(23)通过第二连接块(225)串连在一起,第一连接块(224)、第二连接块(225)交替排列,且相邻的第一连接块(224)、第二连接块(225)之间管路连通,第一连接块(224)、第二连接块(225)通过相应的分连通管(223)与对应的循环单元的剩余的上接口(1231)、下接口(1232)连通;进出水机构(21)设置于U型架(11)上,进出水机构(21)与最接近的连通单元(22)的进水连通主流管(221)、出水连通主流管(22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压型水循环控温的软包拘束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春飞,邵毓章,曹骥,曹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