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2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废水处理:施工场地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建筑地基的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通过该优化方法,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治理,从而提高了对现场环境的改善,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场地环境,从而提高了施工现场的整体环境。工现场的整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现场环境优化
,具体为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施工扬尘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颗粒物。扬尘是造成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污染中首要的污染物。由于施工扬尘的排放高度一般较低,并且往往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因此施工现场的环境日益受到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废水处理:施工场地(主要是建筑施工、装修等)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建筑地基的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S2: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S3:废弃物处理:施工弃渣和固体废弃物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完善渣场地表截排水规划措施,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S4:噪声控制措施: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车辆噪声污染对敏感区影响;S5:大气污染防治: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这样可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尽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后待自然冷却至50℃,方可开放交通;S6:合理化现场施工规划,场内布置整齐,紧凑有序,机械设备归类并整齐停放;材料物资等分门别类及时入库或存放在指定位置,做好生活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厕所设化粪池,生活垃圾在指定地点堆放,施工材料定点堆放,生活废水排放入沟槽内,使其不遍地乱流,保持生活区的卫生和整洁;S7:施工便道作好管理养护工作,路面保持平整,两侧排水良好,雨季无沆洼积水;旱季适当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必须保持车容干净整洁,特别是运弃
土车辆不能超载,以免掉落土快、杂物,发现掉落及时清扫,对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保持道路干净、整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减少施工期间对行人和车辆通行影响。
[0005]优选的,所述S1中,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并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优选的,所述S1中,还包括:在作业区内做好排水工作,尽量把永久排水和临时排水结合起来,同时,晴天时施工要经常洒水,防止车过后尘土飞扬,污染环境;工地排放的污水、废油等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沟槽内,严禁有害物质污染土地和周围环境;场地排水系统畅通,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0006]优选的,所述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地面开挖过程中要做到填挖平衡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借土和弃土;S102: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土堆的保护,避免导致水土的流散以流失,可在周围加以一定的绿化处理,种植易生植被;S103:加强排水设计,及时将雨水与施工中的废水引流到适当的区域别那个降低雨水对于施工环境的冲刷,降低施工环境的安全隐患;S104:科学合理取土与处理弃土,避免占用耕田以及废土影响到群众的生活优选的,所述S10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1041:合理使用机械减少扰民程度,施工阶段在具体使用时间上应加以调整,降低对周围群众的影响;S1042: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S1043: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扬尘和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S1044: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取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S1045:加强污水处理,避免水质污染。
[0007]优选的,所述S2中的生活污水包括: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0008]优选的,所述S4中,应当调整施工时段:晚间控制高噪声机械的设备运行、作业,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实行轮班制,控制工作时间;并为相应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用品。
[0009]优选的,所述S5中,还包括对粉尘控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Q1: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同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Q2:建筑物应采取封闭或隔离施工,其封闭高度应高于建筑物1.2米,封闭材料必须选用防尘密目网,并湿法作业减少扬尘污染;Q3:严禁高空抛撒建筑垃圾,防止尘土飞扬,清扫场地必须采用湿法作业,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适当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建设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在施工道路入口处办公区、砂浆搅拌站右侧、木工房和钢筋加工房处各设垃圾堆放场的一处,并将垃圾袋装,以备外运;Q4:对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实处工地前进行除泥除尘处理,避免将尘土带出工地;Q5: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需露天存放
应采取砌墙围挡,其上表面用竹席覆盖,防止刮风时粉尘弥漫,影响环境卫生;Q6:施工现场搅拌机械四周应设置防尘棚,并在搅拌机上安设喷淋设备,以防止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该优化方法,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治理,从而提高了对现场环境的改善,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场地环境,从而提高了施工现场的整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废水处理:施工场地(主要是建筑施工、装修等)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建筑地基的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S2: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并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S3:废弃物处理:施工弃渣和固体废弃物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完善渣场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废水处理:施工场地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建筑地基的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S2: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S3:废弃物处理:施工弃渣和固体废弃物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完善渣场地表截排水规划措施,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S4:噪声控制措施: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车辆噪声污染对敏感区影响;S5:大气污染防治: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尽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后待自然冷却至50℃,方可开放交通;S6:合理化现场施工规划,场内布置整齐,紧凑有序,机械设备归类并整齐停放;材料物资等分门别类及时入库或存放在指定位置,做好生活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厕所设化粪池,生活垃圾在指定地点堆放,施工材料定点堆放,生活废水排放入沟槽内,使其不遍地乱流,保持生活区的卫生和整洁;S7:施工便道作好管理养护工作,路面保持平整,两侧排水良好,雨季无沆洼积水;旱季适当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必须保持车容干净整洁,特别是运弃土车辆不能超载,以免掉落土快、杂物,发现掉落及时清扫,对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保持道路干净、整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减少施工期间对行人和车辆通行影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并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还包括:在作业区内做好排水工作,尽量把永久排水和临时排水结合起来,同时,晴天时施工要经常洒水,防止车过后尘土飞扬,污染环境;工地排放的污水、废油等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沟槽内,严禁有害物质污染土地和周围环境;场地排水系统畅通,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建筑场地环境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地面开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梁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