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001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包括配电主站、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所述配电主站包括无感响应模块,所述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均与无感响应模块连接。所述主站负荷控制方法具体为:配电主站接收负荷缺口信息和持续时间信息,无感响应模块根据负荷缺口信息确定负荷控制需求并选择负荷控制对象,调取对应的实时负荷数据确定可调资源池,将负荷缺口信息与可调资源池进行比较,确定无感响应内容并生成主站响应方案,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执行主站响应方案中的无感响应内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针对负荷控制需求和可调负荷自动生成主站响应方案,能够在满足负荷调节要求的同时,保障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的用电需求。的用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荷控制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极端天气日益增多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峰谷差显著拉大,给电网平稳运行和民生用电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所述无感响应即为电力负荷应配电主站的控制进行调节,且在调节过程中,电力用户对于电力调节的感知并不明显。以空调负荷为例,电力用户在使用空调时,空调温度设置普遍不满足节能要求,在配电主站的控制下,能够将温度调节至节能要求范围内,从而有效降低空调负荷,而在将温度调节至节能要求范围的过程中,人体对于温度调节的感知并不明显的,这个温度调节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无感调节”。但现有的电力负荷控制过程中大多直接按照负荷最大可控值来实现负荷调节,无法实现负荷的“无感调节”,即便满足了负荷调节需求,但在负荷调节后,无法满足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对电网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主站、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所述配电主站包括无感响应模块,所述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均与无感响应模块连接,所述无感响应模块实时采集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的负荷数据,所述无感响应模块还用于筛选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中的负荷控制对象,并获取筛选出的负荷控制对象对应的实时负荷数据,根据负荷控制需求以及筛选出的负荷控制对象对应的实时负荷数据制定负荷控制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主站还包括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与无感响应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库中设置有无感响应表,无感响应表储存有聚合商信息和直控用户信息,无感响应模块根据无感响应表中储存的聚合商信息和直控用户信息筛选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中的无感负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商信息和直控用户信息包括每个聚合商负荷或直控负荷对应的负荷名称、负荷类型、行政区域、供电区域、所属变电站、所属配电房、运行负荷、最大无感可控负荷、最大轻感可控负荷、最大可释放负荷、最大可消纳负荷、运行状态、充放电状态、持续时间和优先级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主站还包括无线安全接入区,所述聚合商负荷和直控负荷均通过无线量子加密网络接入无线安全接入区,并与配电主站进行数据交互。5.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感响应的主站负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主站接收负荷缺口信息和持续时间信息,无感响应模块根据负荷缺口信息确定负荷控制需求,并根据负荷控制需求选择负荷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奇张双权陈楚航李孝蕾李勇李刚孔锦标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