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2000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传输方法包括:建立发送端与接收端的QUIC连接;针对不同的数据流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创建不同加密强度的传输通道;利用发送端将不同的数据流通过相应加密强度的传输通道发送至接收端;利用接收端获取传输通道的加密强度,并基于加密强度对数据流进行解密。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后进行针对不同数据流进行不同加密强度的数据流传输;从而优化原有音视频传输方案的加密性能损耗过大和加密灵活性不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流媒体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UDP的低时延的互联网传输层协议,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减少连接延迟、避免队头阻塞、多路复用等。如今该协议已成为RFC标准。其中,QUIC的支持给每个请求流都分配一个独立的滑动窗口和设置不同的请求流ID标示。每个请求流之间相互独立进行流控,比如前一个请求流丢了一个数据包,不会影响后续请求流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针对不同数据流进行不同加密强度的数据流传输;从而优化原有音视频传输方案的加密性能损耗过大和加密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包括:建立发送端与接收端的QUIC连接;针对不同的数据流在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发送端与接收端的QUIC连接;针对不同的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创建不同加密强度的传输通道;利用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不同的数据流通过相应加密强度的所述传输通道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利用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传输通道的加密强度,并基于所述加密强度对所述数据流进行解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对不同的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创建不同加密强度的传输通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进行弹性加密能力的协商,以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是否支持弹性加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进行弹性加密能力的协商,以确定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是否支持弹性加密的步骤,包括: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相互告知对端是否支持弹性加密;若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均支持弹性加密,则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进行不同等级的所述加密强度的加密套件列表和传输通道标识号列表协商,以创建不同加密强度的所述传输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包括信令数据流、音频数据流及视频数据流,所述针对不同的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创建不同加密强度的传输通道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所述数据流为信令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第一加密套件的列表中创建一个第一强度的第一传输通道;响应于所述数据流为音频数据流和视频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第二加密套件的列表中创建一个第二强度的第二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强度低于所述第一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包括信令数据流、音频数据流及视频数据流,所述针对不同的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创建不同加密强度的传输通道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所述数据流为信令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第一加密套件的列表中创建一个第一强度的第一传输通道;响应于所述数据流为音频数据流,在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第二加密套件的列表中创建一个第二强度的第二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强度低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广海叶奇王飞曾华安邓志吉李辉姜哲华李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