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89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安装在床板表面的两端,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表面设有关键口和停放口,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内部安装有移动降温件,移动降温件能够按照轨道的特定轨迹进行行进,移动降温件的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和计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处于床体的两端能够分别对患者身体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须冷却部位进行冷却,同时由于移动降温件的单一性,能够保证上半身或者下半身的身体部位在同一时期内只能收到单一部位的降温,避免降温的距离过进所导致的血管不流通以及局部冻伤的现象,同时设有的关键口能够对相对应的部位进行确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降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对急症进行局部降温局时通常采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达到降温的目的。在对患者进行降温时,通常降温的部位为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连接腹部和大腿的部位)以及腘窝(膝关节后方,大腿和小腿之间的位置)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在对颈部、腋窝、腹股沟以及腘窝这些部位进行物理降温时,每次的放置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从而避免局部冻伤或者产生继发效应,在对高热患者进行长时间使用时,应当休息一小时后进行使用,从而能够使组织适应,给予局部组织复原的时间。
[0003]但是这些降温放发在面对高热患者时,在对患者进行降温时,患者自身的热量扩散不能实现对患者长时间持续的降温,由于患者自身体温过高,在对患者进行降温时,在保证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的前提下,需要根据冰块融化的情况,对冰袋定时的进行频繁的更换与添加,非常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能够对放置的时间长度进行控制,保证降温时刻冰袋内部的温度,同时能够对患者身上不同的部位进行同时降温,提高对患者降温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安装在床板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表面设有关键口和停放口,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内部安装有移动降温件,所述移动降温件能够按照轨道的特定轨迹进行行进,所述移动降温件的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和计时装置,所述第一轨道表面设有的两个关键口的位置分别与患者躺下后腹股沟以及腘窝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轨道表面设有的两个关键口的位置分别与患者躺下后颈部和腋窝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停放口的位置相对与关键口的位置更接近床板边侧;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设有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处于床体的两端能够分别对患者身体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须冷却部位进行冷却,同时由于移动降温件的单一性,能够保证上半身或者下半身的身体部位在同一时期内只能收到单一部位的降温,避免降温的距离过进所导致的血管不流通以及局部冻伤的现象,同时设有的关键口能够对相对应的部位进行确定,使移动降温件通过定位装置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的停放口用于在不使用该装置或者处于休息时对移动降温件进行放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床板底部安装有水冷箱,所述水冷箱的内部安装有循环泵,所述水冷箱通过水冷剂或者循环制冷箱实现制冷效果,所述水冷箱的表面分别
安装有和移动降温件数量相同的传递管和循环管;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通过设有的水冷箱用于保证冰片内部的水冷效果,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冷却的循环。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降温件的顶面边侧设有斜坡,所述移动降温件的内部安装有冰片,所述移动降温件的两侧壁之间安装有传动辊轮,所述冰片围绕传动辊轮的表面曲折,所述移动降温件的两侧开设有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的表面安装有能够控制移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位置和冰片一端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固定块能够对冰片进行固定。
[0009]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设有的固定块能够带动冰片进行收卷,在对冰片进行收卷时,能够使冰片在移动降温件表面的伸出长度进行延伸,从而能够使冰片覆盖在需要降温的部位或者垫在关键部位的底部。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块带动冰片移动至移动轨道最大距离时,冰片的另一端始终处于斜坡的表面。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避免冰片的一端掉落在移动降温件的内部。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冰片由柔软易传导温度的材料制成。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方便对冷水的温度进行传导以及方便冰片的伸出和收回,方便对患者进行降温。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冰片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水冷管、第二水冷管、第三水冷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水冷管和第一出水管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水冷管和第二出水管相互相连,所述第三水冷管和第三出水管相互连接。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设有三个冷水管和三个出水管能够便于对冰片表面的不同区域进行温度传递。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水冷管和第一出水管之间的环绕面面积处于冰片的表面,所述第二水冷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的围绕面积处于冰片的中部,所述第三水冷管和第三出水管之间的围绕面积处于冰片的最外周围;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能够使冰片在进行温度传递时,保证传递面积的广度。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水冷管、第二水冷管和第三水冷管的表面安装有输入管,三个所述输入管相互连接且与传递管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相互连接且与循环管相互连接,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的内部安装有阀门。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设有的输入管能够使水冷箱同时对冷水管内部进行冷水的输入,设有的输出管能够保证冷水温度升高后后续的循环,设有的阀门能够控制水冷进行的时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与现有技术相比,设有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处于床体的两端能够分别对患者身体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须冷却部位进行冷却,同时由于移动降温件的单一性,能够保证上半身或者下半身的身体部位在同一时期内只能收到单一部位的降温,避免降温的距离过进所导致的血管不流通以及局部冻伤的现象,同时设有的关键口能够对相对应的部位进行确定,使移动降温件通过定位装置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的停放口用于在不使用该装置或者处于休息时对移动降温件进行放置,当急诊患者需要进行降温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对患者上半身和下半身各选择一个部位进行同时降温,或者对患者身体的单一部位进行降温,更加具有针对性。
[0017]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固定块能够带动冰片进行收卷,在对冰片进行收
卷时,能够使冰片在移动降温件表面的伸出长度进行延伸,从而能够使冰片覆盖在需要降温的部位或者垫在关键部位的底部,对不同的部位进行降温,能够保证在降温周期过程中,或者降温时冰袋始终处于较低的温度。
[0018]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计时装置能够保证冰片覆盖在不同部位表面的速度,当冰片覆盖在单一部位超过一定时间时,能够通过对固定块带动冰片收回至移动降温件内部,同时定位装置能够使移动降温件移动至停放口,停留至一定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二次降温,能够避免局部冻伤或者产生继发效应。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包括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所述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分别安装在床板(1)表面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的表面设有关键口(5)和停放口(6),所述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的内部安装有移动降温件(4),所述移动降温件(4)能够按照轨道的特定轨迹进行行进,所述移动降温件(4)的内部安装有定位装置和计时装置,所述第一轨道(2)表面设有的两个关键口(5)的位置分别与患者躺下后腹股沟以及腘窝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第二轨道(3)表面设有的两个关键口(5)的位置分别与患者躺下后颈部和腋窝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停放口(6)的位置相对与关键口(5)的位置更接近床板(1)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底部安装有水冷箱(9),所述水冷箱(9)的内部安装有循环泵,所述水冷箱(9)通过水冷剂或者循环制冷箱实现制冷效果,所述水冷箱(9)的表面分别安装有和移动降温件(4)数量相同的传递管(7)和循环管(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室用体外降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降温件(4)的顶面边侧设有斜坡(10),所述移动降温件(4)的内部安装有冰片(18),所述移动降温件(4)的两侧壁之间安装有传动辊轮(17),所述冰片(18)围绕传动辊轮(17)的表面曲折,所述移动降温件(4)的两侧开设有移动轨道(19),所述移动轨道(19)的表面安装有能够控制移动的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位置和冰片(18)一端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玉霞张娟张桂芳杨孟丽汤文文吴豪苗晋霞敬雷雷海棠高爱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