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第一关键集的极化码SCLF译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964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第一关键集的极化码SCLF译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信道编码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第一关键集作为初始关键集,然后利用信道错误概率计算比特不可靠度的理论值,通过C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改进第一关键集的极化码SCLF译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道编码
,涉及信道编码中一种基于改进第一关键集的极化码串行抵消列表比特翻转(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Bit

Flip Based on the Improved First Critical Set,IFCS

SCLF)译码方法。该方法主要将译码错误比特构成改进第一关键集,然后在首次循环冗余校验辅助串行抵消列表(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CA

SCL)译码失败时,交换改进第一关键集中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状态路径上的决策结果。

技术介绍

[0002]由Arikan教授提出的极化码信道编码方案与SC译码方法相结合的方案首次从理论上被证明可在一般的离散无记忆对称信道中达到信道容量。相比较传统的信道编码方案,极化码编译码复杂度较低且纠错性能较好,因此极化码编译码方法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且极化码成功被选为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通信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场景下控制信道的信道编码方案,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但是,SC译码由于其串行特性导致在译码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传播,使得在有限码长的情况下SC译码性能较差。为了提高极化码SC译码方法的性能,学者们提出了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方法,SCL译码在译码过程中通过保留L条最佳候选路径来提升误码性能。为了改进SCL译码方法,学者们提出了CA

SCL译码方法,该方法增加了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对SCL译码结束时产生的L条路径进行校验,将通过校验且路径度量(Path Metric,PM)值相对最小的路径作为最终译码结果,如果未有通过CRC校验的路径,则直接将PM值最小的路径作为最终译码结果。
[0004]在对极化码译码算法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了串行抵消比特翻转(Successive Cancellation Bit

Flip,SCF)译码方法,当SC译码失败时进行重译码,每次重译码过程翻转一个错误信息比特,以此来避免错误传播,进而提高误码性能。基于对SCF译码方法的研究,学者通过使用分布式CRC码对SC译码过程进行校验,一旦发现SC译码错误,立刻终止译码进程,大大降低了SCF译码方法的复杂度。为了提高SCF译码方法的误码性能,学者通过CRC码、分布式奇偶校验码来检测、识别错误信息比特,使得由信道噪声引起的首个错误信息比特的位置更加准确,进而提高误码性能。为了改进SCF译码方法,学者们提出了SCLF译码方法,此译码方法为SCF译码方法与CA

SCL译码方法的结合,如果CA

SCL译码没有产生通过CRC码校验的信息序列,则进行重译码过程,交换错误比特的路径竞争结果,达到对错误比特纠正的目的。基于对SCLF译码方法的研究,学者提出了包含多数错误比特的关键集,通过翻转关键集中的比特可以实现误码性能的提升。但是由于动态噪声的影响,关键集并不能准确定位首个错误比特的位置。因此,学者提出了先进的决策后处理方法(Decision Post

Processing,D

Post),该方法定义了新的寻找错误比特的度量准则,通过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WCSP).Hangzhou:IEEE,2018:1

6.”中的RCS更能够准确地识别由信道噪声引起的首个错误比特。相较于文献[2]“WANG Zhongxuan,PAN Yihan,LIN Yuheng.Post

processing for CRC

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decoding of polar codes[J].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20,24(7):1395

1399.”中的D

Post

SCLF译码方法,IFCS

SCLF译码方法所提出的关键集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重译码过程,获得更好的误码性能和更低的复杂度。与列表大小为L=32的CA

SCL译码方法在中低信噪比区域拥有几乎相同的误码性能,并且需要更少的重译码次数,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译码方法能够与小列表的CA

SCL译码器结合达到大列表CA

SCL译码器的预期性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技术路线图;
[0014]图2为FCS示意图;
[0015]图3为CA

SCL和SCLF译码树示意图;
[0016]图4为不同α下IFCS

SCLF译码方法的误块率曲线图;
[0017]图5为不同译码方法的误块率曲线图;
[0018]图6为不同译码方法的平均译码次数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0](1)结合附图1说明,一种基于改进第一关键集的极化码SCLF译码方法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0021]步骤一:根据极化信道的偏序关系构造FCS,FCS由极化码中每个码率为1的子极化码的首个比特构成(对应码率为1的子极化码中最差的极化信道)。对于CA

SCL译码器,信息比特索引集为A。在译码u
i
时,如果路径度量矩阵排序后,和两种译码子路径都被保留,则称该路径处于克隆状态;如果路径度量矩阵排序后,和两种译码子路径都被删除,则称该路径处于删除状态;如果路径度量矩阵排序后,仅保留和其中一条译码路径,则称该路径处于SC状态。
[0022]将前log
2 L位信息比特组成集合A

,集合A

中的比特译码路径均处于克隆状态,译码时总是同时保留和两种结果,因此对A

中的比特进行翻转没有意义,需要在FCS中去掉A

中的比特得到适用于SCLF的修正第一关键集(Revise the First Critical Set,RF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进第一关键集的极化码串行抵消列表比特翻转(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Bit

Flip Based on the Improved First Critical Set,IFCS

SCLF)译码方法,该方法针对目前极化码串行抵消列表比特翻转(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Bit

Flip,SCLF)译码方法并未充分考虑前面比特译码对当前比特译码影响的问题,首先将第一关键集作为初始关键集,然后利用高斯近似得到的信道错误概率来计算比特不可靠度的理论值,通过循环冗余校验辅助串行抵消列表(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CA

SCL)译码方法得到的路径度量(Path Metric,PM)值计算比特不可靠度的实际值,如果比特不可靠度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说明该比特的译码错误率较高,以此来识别第一关键集中包含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状态路径的错误比特并按信道可靠度升序排列形成改进第一关键集(Improved First Critical Set,IFCS),最后在首次CA

SCL译码失败时交换IFCS中SC状态路径上的决策结果,其余比特仍然执行传统的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极化信道的偏序关系构造第一关键集(First Critical Set,FCS),FCS由极化码中每个码率为1的子极化码的首个比特构成(对应码率为1的子极化码中最差的极化信道),对于CA

SCL译码器,信息比特索引集为A;在译码u
i
时,如果路径度量矩阵排序后,和两种译码子路径都被保留,则称该路径处于克隆状态;如果路径度量矩阵排序后,和两种译码子路径都被删除,则称该路径处于删除状态;如果路径度量矩阵排序后,仅保留和其中一条译码路径,则称该路径处于SC状态;将前log
2 L位信息比特组成集合A

,集合A

中的比特译码路径均处于克隆状态,译码时总是同时保留和两种结果,因此对A

中的比特进行翻转没有意义,需要在FCS中去掉A

中的比特得到适用于SCLF的修正第一关键集(Revise the First Critical Set,RFCS),表示为RFCS=FCS\A

;步骤二:对于i∈RFCS,每条译码路径将会扩展为和两条路径,共2L条译码路径,PM值最小的L条路径作为最佳候选路径构成集合将实际译码中比特的不可靠度定义为且的概率,记为γ
(i)
(i∈A\A

),γ
(i)
越大比特译码越不可靠,γ
(i)
计算如公式(1)所示:将记为通过将公式(1)简化为公式(2):
由于译码器无法直接获取正确的译码序列信息,故将近似为表示在接收序列为且保留L条最佳路径的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国贺京杰张丰果翟少秋张帅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