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62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通过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基于已有的基础符号库,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定制化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动态生成的三维树木符号,重点突出了在城市树木保护过程中关注的要素;在场景视觉表达上,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和其他树木这四类对应不同迁移措施的树木保护类型进行设计,具有清晰、突出的优势,且所述三维树木符号,在城市树木保护场景下,有多层次的树木类型符号,依据视点与目标主体的距离,由远及近进行层次信息的呈现,可提高渲染效率,丰富视觉感知。丰富视觉感知。丰富视觉感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符号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提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并建立树木电子档案,绘制“树地图”。树木的符号设计在新技术的指引下也有了新的表达形态。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设计树木的符号:

使用属性组合的方式设计行道树和险树危树树木保护类型符号,即将园林管理中不同树种的典型图片经过抽取轮廓形成符号模型,通过FontCreater工具创建TrueType字体后,在行道树和险树危树管理系统中运用配色方案,比例尺控制,图层的条件筛选语句等方法对树种及其状态进行控制。但其对行道树和险树危树树木保护类型符号化设计相对局限,只考虑了行道树与险树危树树种,关注其移栽状态、与险树危树状态、与是否为已检测状态等共4个属性,局限于ArcMap只能对3个属性进行组合的设置,且树木符号形式为二维静态,在信息展示度上较弱。

使用参数化建模构建三维树木符号,通过依次建立树木树干、树木分枝结构、叶序结构、树叶参数模型,将形态要素予以集成和组织,满足树木的共性特征表达以及视觉真实感模拟,但该方法需要对各类树种的各环节依次进行参数化,且在设计时只考虑到其树种与形态,未考虑树龄、胸径、生长状况等属性,表达信息较为片面。
专利技术内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树木符号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基于已有的符号库进行定制化设计,依据调查树木基本信息,动态生成适用于城市树木保护场景下的三维树木符号,能够更为全面地表达树木的基本信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适用于城市树木保护场景,包括:
[0006]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
[0007]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
[0008]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
素;
[0009]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
[0010]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
[0011]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具体包括:
[0013]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
[0014]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
[0015]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
[0016]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0018]采用地图符号视觉方法,依据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
[0019]将所述名木和古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大号尺寸(4
×
4),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1的光晕,主色采用红色;
[0020]将所述古树后续资源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大号尺寸(3
×
3),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8的光晕,主色采用黄色;
[0021]将所述大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中号尺寸(2
×
2),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6的光晕,主色采用深绿色;
[0022]将所述其他树木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小尺寸(1
×
1),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4的光晕,主色采用嫩绿色。
[002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生长状况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0024]正常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叶片保持原有层次结构与绿色系叶片,树干选择正常状态下的树皮贴图材质;
[0025]衰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60%,剩余叶片颜
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1
×
1的贴图材质;
[0026]濒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3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3
×
3的贴图材质;
[0027]死亡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所有叶片均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孔图样密度为5
×
5的贴图材质。
[002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立地环境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0029]立地环境良好,表现为不配置杂物;
[0030]立地环境一般,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1
×
1的杂物;
[0031]立地环境较差,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5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适用于城市树木保护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素;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具体包括: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具体包括:采用地图符号视觉方法,依据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将所述名木和古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大号尺寸(4
×
4),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1的光晕,主色采用红色;
将所述古树后续资源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大号尺寸(3
×
3),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8的光晕,主色采用黄色;将所述大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中号尺寸(2
×
2),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6的光晕,主色采用深绿色;将所述其他树木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小尺寸(1
×
1),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4的光晕,主色采用嫩绿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状况符号要素,具体包括:正常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叶片保持原有层次结构与绿色系叶片,树干选择正常状态下的树皮贴图材质;衰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6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1
×
1的贴图材质;濒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3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3
×
3的贴图材质;死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阳刘洋段鹏付乐宜吴凯华魏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