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55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若异常画面分块数量大于预设异常分块统计阈值,则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目标深度图像信息;依据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控制对第二拍摄画面区域进行补光防干扰。采用本申请方案,基于图像亮度信息对飞虫等动态干扰物进行预检测,在检测到很大可能出现飞虫的情况下,触发获取深度图像信息来进一步验证飞虫存在情况,能提高对夜间补光防飞虫干扰的有效性,高效驱散补光灯吸引的聚集在摄像机前的飞虫,降低摄像机被干扰而丢失重要细节的风险,提高夜间全彩监控画面的纯净度。净度。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图像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和摄像机应用范围的拓宽,人们对摄像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图像处理芯片和传感器都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也是突飞猛进,但是依然很难在夜晚不开灯的情况下呈现良好的图像质量。
[0003]现在的夜视摄像机都需要红外或者暖光补光,例如全彩摄像设备就非常受欢迎,不仅看见、看清夜间的细节,更能够呈现丰富的颜色。然而,夜晚开启暖光的摄像机非常容易吸引飞虫,导致大范围的飞虫遮挡,丢失图像细节,让监控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摄像机的正常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实时判断是否存在飞虫等干扰并发出频率、强度或者声波不同的声音,以达到驱散飞虫改善图像细节的效果。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所述异常画面分块包括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分块亮度满足预设异常亮度阈值的预划分画面分块;
[0007]若异常画面分块数量大于预设异常分块统计阈值,则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拍摄画面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拍摄画面,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拍摄画面区域;
[0008]依据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控制对第二拍摄画面区域进行补光防干扰。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0]异常画面分块数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所述异常画面分块包括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分块亮度满足预设异常亮度阈值的预划分画面分块;
[0011]目标深度图像信息确定模块,用于若异常画面分块数量大于预设异常分块统计阈值,则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拍摄画面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拍摄画面,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拍摄画面区域;
[0012]补光防干扰控制模块,用于依据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控制对第二拍摄画面区域进行补光防干扰。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15]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0016]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
[001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通过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所述异常画面分块包括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分块亮度满足预设异常亮度阈值的预划分画面分块;若异常画面分块数量大于预设异常分块统计阈值,则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拍摄画面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拍摄画面,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依据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控制对第二拍摄画面区域进行补光防干扰。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基于图像亮度信息对飞虫等动态干扰物进行预检测,在预检测到很大可能出现飞虫的情况下,触发获取深度图像信息来进一步验证飞虫存在情况,既能提高对夜间补光防飞虫干扰的有效性,高效驱散补光灯吸引的聚集在摄像机前的飞虫,降低摄像机被干扰而丢失重要细节的风险,提高夜间全彩监控画面的纯净度,同时由于并不是实时获取深度图像因此可以减少资源无效损耗。
[0019]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区域划分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目标深度图像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判断是否存在动态干扰物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0]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
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夜间补光防止飞虫干扰的情况。该方法可由夜间补光防干扰装置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在任何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图像拍摄设备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10、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
[0033]其中,所述拍摄设备可以是指获取异常画面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摄像机、相机以及镜头等。
[0034]第一拍摄画面区域可以是指根据补光灯位置或具体应用要求选取的区域。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区域划分示意图,参见图2,可以将拍摄画面区域分成四个区域,也可以将拍摄画面区域分成两个区域;例如,图2中拍摄画面A区域包含四个区域,A区域中区域1、区域2、区域3以及区域4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补光防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所述异常画面分块包括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分块亮度满足预设异常亮度阈值的预划分画面分块;若异常画面分块数量大于预设异常分块统计阈值,则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所述第一拍摄画面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拍摄画面,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依据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控制对第二拍摄画面区域进行补光防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异常画面分块数量,包括:确定第一拍摄画面区域中预划分画面分块的分块亮度,以及确定预划分画面分块的分块亮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异常亮度阈值;将分块亮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异常亮度阈值的预划分画面分块作为异常画面分块,并统计得到异常画面分块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目标深度图像信息,控制对第二拍摄画面区域进行补光防干扰,包括:从目标深度图像信息中解析得到目标深度解析结果;深度解析结果包括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中不同深度的像素统计值、第一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中不同位置像素的深度分布以及深度平均值;依据目标深度解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中是否存在动态干扰物;在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中存在动态干扰物时,启动对第二拍摄画面区域进行补光防干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目标深度解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中是否存在动态干扰物,包括:确定从参考深度图像信息中解析得到的参考深度解析结果;所述参考深度图像信息通过在参考时段对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进行深度图像采集得到;所述参考时段包括拍摄设备补光灯开启后预设时间内;依据目标深度解析结果相对参考深度解析结果的变化情况,确定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中是否存在动态干扰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目标深度解析结果相对参考深度解析结果的变化情况,确定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中是否存在动态干扰物,包括:若依据目标深度解析结果相对参考深度解析结果的变化,确定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中浅深度像素统计值增大,且所述第一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中浅深度像素统计值的增大变化量大于预设变化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中存在动态干扰物;其中,所述浅深度像素包括在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中像素深度值小于预设深度阈值的像素。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目标深度解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拍摄画面区域中是否存在动态干扰物,包括:依据目标深度解析结果包括的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中不同深
度的像素统计值,确定第二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的深度平均值,作为第二目标深度平均值;确定目标深度解析结果包括的第一拍摄画面区域对应拍摄场景的深度图像的深度平均值,作为第一目标深度平均值;若第二目标深度平均值小于第二参考深度平均阈值,且第一目标深度平均值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