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人工快渗
,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并相应配套大量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区在完善公路服务功能,为旅客提供住宿,加油,维修等服务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污水,且因服务区一般远离城市,其所排污水无法直接接入市政管网进行统一达标处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高速服务区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污水的达标治理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0003]针对服务区远离市政管网、污染源分散、处理规模小的特点,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采纳。目前高速服务区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普遍存在工程造价高、设备操作繁琐、能耗大和日常运维强度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池、第一水管、反应器、第二水管和微景观水体,所述水解池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端设置在所述水解池的上部,所述第一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端和所述反应器,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二水管连通所述反应器和所述微景观水体,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阀;所述水解池中设置有辫帘式填料,所述辫帘式填料上附着有污泥;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筒,所述反应筒内设置有保护层、渗滤层、第一碎石层、混合层和承托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反应筒的最上方,所述承托层设置在所述反应筒的最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的上方设置有填料移动模块,所述填料移动模块驱动所述辫帘式填料在水解池的两个侧边之间移动;所述填料移动模块包括动力部件、条形导轨和皮带,所述条形导轨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水解池的两边,所述动力部件驱动所述皮带沿所述条形导轨的长度方向环绕所述条形导轨转动,所述皮带上开设有填料安装孔,所述辫帘式填料的顶端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填料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的填料是砾石;所述渗滤层的填料是天然河砂;所述第一碎石层的填料是碎石;所述混合层的填料是混合在一起的天然河砂、沸石砂和钢渣,所述混合层中的天然河砂、沸石砂和钢渣的体积比是3: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所述渗滤层、所述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合层和所述承托层从上到下依次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筒内,进入所述反应筒内的污水自上到下依次流过所有滤层后,流出所述反应筒;所述保护层、所述渗滤层、所述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合层和所述承托层的高度比是8:20:1:12: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内还设置有第二碎石层,所述第二碎石层的填料是碎石;所述保护层、所述第二碎石层、所述渗滤层、所述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合层和所述承托层从上到下依次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筒内,进入所述反应筒内的污水自上到下依次流过所有滤层后,流出所述反应筒;所述保护层、所述第二碎石层、所述渗滤层、所述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合层和所述承托层的高度比是8:2:20:1:10:5。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速服务区污水的景观微水系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所述渗滤层、所述第一碎石层、所述混合层和所述保护层从下到上依次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筒内,进入所述反应筒内的污水自下到上依次流过所有滤层后,流出所述反应筒;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觅,赵红,任天成,吴永明,梁培瑜,刘亚军,李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