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33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涉及电子工业技术领域。包括:罩壳;立柱;透气机构;第一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感热装置;所述立柱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罩壳的四周,所述罩壳与多根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透气机构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上侧,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下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内部的上侧,所述感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和所述立柱滑动位置的之间;所述罩壳内部设有需被屏蔽的电子元件,所述感热装置在所述电子元件发热时带动罩壳上移,从而控制所述透气机构、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工作使所述电子元件快速降热。使所述电子元件快速降热。使所述电子元件快速降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工业
,具体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

技术介绍

[0002]屏蔽罩是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作用就是屏蔽外界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和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屏蔽是电工学中的一种装置方式;为了防止外界电场、磁场或电磁场对内部设备的干扰或为了避免设备的电磁场对外界的影响,将设备放在一个封闭或近似封闭的金属壳或金属网罩中,这种金属壳或网罩称为屏蔽罩;在结构化学中,借用屏蔽这个词来命名下述效应;原子中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作用,减少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相当于内层电子“屏蔽”掉了一部分核电荷,故称为屏蔽效应;电子间的屏蔽效应的大小可由屏蔽系数近似地表达;在现有技术的电子元件屏蔽罩设计中,通常具有如下技术问题:由于屏蔽罩完全密封的罩壳的设计会导致屏蔽罩内的电子元件发热时不能有效降温,外界的降温由于罩壳的阻挡不能迅速使元件降温,易造成电子元件的高温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基于上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包括:罩壳;立柱;透气机构;第一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感热装置;所述立柱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罩壳的四周,所述罩壳与多根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透气机构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上侧,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下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内部的上侧,所述感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和所述立柱滑动位置的之间;所述罩壳内部设有需被屏蔽的电子元件,所述感热装置在所述电子元件发热时带动罩壳上移,从而控制所述透气机构、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工作使所述电子元件快速降热。
[0005]优选地,所述感热装置包括连接槽、连接杆、滑动腔、滑板和膨胀气囊,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立柱靠近所述罩壳的一侧,所述立柱的底部中空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设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的上侧设有与所述滑动腔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所述滑板的上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侧与所述立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侧与所述罩壳的外壁固定连接,当电子元件发热严重时,膨胀气囊受热膨胀,带动滑板在滑动腔内向上滑动,从而带动罩壳在立柱上向上移动。
[0006]优选地,所述透气机构包括翻盖、第一屏蔽布、横杆和牵引绳,所述翻盖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翻盖对称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上侧,两个所述翻盖互相远离的两侧与所述罩壳铰接,位于所述罩壳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所述横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翻盖之间设有所述牵引绳,两个所述翻盖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屏蔽布,在温度稳定,电子元件不发热时两个
翻盖闭合与第一屏蔽布一同屏蔽电子信号,使屏蔽罩的屏蔽效果更佳,当电子元件发热严重,罩壳在感热装置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牵引绳绷紧,带动翻盖向两侧翻转,通过翻盖翻转后产生的缝隙可对罩壳内的电子元件实现快速透气,起到降温效果,此时第一屏蔽布进一步绷紧,继续起到屏蔽信号的作用。
[0007]优选地,所述翻盖和所述第一屏蔽布在所述罩壳位于行程最低的位置时封闭所述罩壳的上侧,所述第一屏蔽布的表面涂有可以屏蔽电子信号的材料。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底座、竖杆、第二屏蔽布、活塞腔、活塞板和通气孔,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罩壳的底部,所述底座内中空设有所述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向所述罩壳内部的方向开设有所述通气孔,所述活塞腔内滑动其密封设有所述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上侧固定设有所述竖杆,所述竖杆贯穿所述底座的上侧与所述罩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罩壳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屏蔽布,所述第二屏蔽布的表面涂有可以屏蔽电子信号的材料,当罩壳在感热装置带动下向上运动时,竖杆带动活塞板在活塞腔内移动,通过通气孔在罩壳内产生气流,使电子元件迅速降温。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屏蔽布和所述第二屏蔽布均为柔性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螺纹管、支撑杆和扇叶,所述扇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下侧,所述螺纹管分别贯穿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扇叶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纹管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管与所述扇叶螺纹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罩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屏蔽布的下侧固定设有所述螺纹管,在翻盖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屏蔽布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螺纹管向上移动,通过与扇叶的螺纹连接带动扇叶转动,产生气流,进一步起到迅速降温的效果;电子元件发热严重时,膨胀气囊受热膨胀,带动滑板在滑动腔内向上滑动,从而带动罩壳在立柱上向上移动;在温度稳定,电子元件不发热时两个翻盖闭合与第一屏蔽布一同屏蔽电子信号,使屏蔽罩的屏蔽效果更佳,当电子元件发热严重,罩壳在感热装置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牵引绳绷紧,带动翻盖向两侧翻转,通过翻盖翻转后产生的缝隙可对罩壳内的电子元件实现快速透气,起到降温效果,此时第一屏蔽布进一步绷紧,继续起到屏蔽信号的作用;当罩壳在感热装置带动下向上运动时,竖杆带动活塞板在活塞腔内移动,通过通气孔在罩壳内产生气流,使电子元件迅速降温;通过感热装置的设置,在电子元件温度高时自动打开透气机构,使元件迅速降温;通过第一散热装置与透气机构的连接;第二散热装置与罩壳的连接,在温度过高时,给电子元件进一步降温;在温度恢复正常时,感热装置归位,扇叶转动,通气孔产生气流,可以将在翻盖翻开时由外界进入的灰尘吹去,防止电子元件因为灰尘产生故障在温度恢复正常时,感热装置归位,扇叶转动,通气孔产生气流,可以将在翻盖翻开时由外界进入的灰尘吹去,防止电子元件因为灰尘产生故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感热装置的设置,在电子元件温度高时自动打开透气机构,使元件迅速降温。
[0013]2、通过第一散热装置与透气机构的连接;第二散热装置与罩壳的连接,在温度过高时,给电子元件进一步降温。
[0014]3、在温度恢复正常时,感热装置归位,扇叶转动,通气孔产生气流,可以将在翻盖
翻开时由外界进入的灰尘吹去,防止电子元件因为灰尘产生故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透气机构工作时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立柱和罩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罩壳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图5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第二散热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的第二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中:1、罩壳;2、立柱;3、透气机构;301、翻盖;302、第一屏蔽布;303、横杆;304、牵引绳;4、第一散热装置;401、底座;402、竖杆;403、第二屏蔽布;404、活塞腔;405、活塞板;406、通气孔;5、第二散热装置;501、螺纹管;502、支撑杆;503、扇叶;6、感热装置;601、连接槽;602、连接杆;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立柱;透气机构;第一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感热装置;所述立柱设有多根,多根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罩壳的四周,所述罩壳与多根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所述透气机构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上侧,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下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内部的上侧,所述感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罩壳和所述立柱滑动位置的之间;所述罩壳内部设有需被屏蔽的电子元件,所述感热装置在所述电子元件发热时带动罩壳上移,从而控制所述透气机构、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工作使所述电子元件快速降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热装置包括连接槽、连接杆、滑动腔、滑板和膨胀气囊,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立柱靠近所述罩壳的一侧,所述立柱的底部中空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设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的上侧设有与所述滑动腔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所述滑板的上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侧与所述立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侧与所述罩壳的外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机构包括翻盖、第一屏蔽布、横杆和牵引绳,所述翻盖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翻盖对称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上侧,两个所述翻盖互相远离的两侧与所述罩壳铰接,位于所述罩壳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所述横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翻盖之间设有所述牵引绳,两个所述翻盖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屏蔽布,在温度稳定,电子元件不发热时两个翻盖闭合与第一屏蔽布一同屏蔽电子信号,使屏蔽罩的屏蔽效果更佳,当电子元件发热严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成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