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室内土工试验方法确定钙质砂路基相对密实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钙质砂路基相对密实度的确定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室内土工试验确定钙质砂路基相对密实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钙质砂是由珊瑚骨骼、贝类、虫黄藻类等海洋生物残骸沉积而成,广泛分布在南北纬30度之间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海岸和岛屿浅水区。因其生成环境、成因以及物质组成等因素影响,钙质砂具有颗粒易破碎、形状极其不规则、内孔隙发育、微观结构复杂等显著区别于陆源石英砂的特点。随着我国南海的开发和利用,大量钙质砂作为路基填料用于实际工程,而相对密实度是描述钙质砂路基安全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合理、准确地预测钙质砂路基相对密实度的方法对岛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0003]对于钙质砂、石英砂等无黏性土而言,相对密实度D
r
的计算公式为:
[0004][0005]其中,D
r
为相对密实度,e
max
为该砂土的最大孔隙比,e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室内土工试验方法确定钙质砂路基相对密实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现场取回的钙质砂土样清洗干净,用烘箱干燥后进行筛分试验得到颗粒级配曲线;S2、将步骤一的干燥砂样分别采用漏斗法(M1)、量筒快转法(M2)和量筒慢转法(M3)进行测量;每组试验重复做3次,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得超过设定阈值,取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量筒的容积分别采用500ml和1000ml;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漏斗法(M1)、量筒快转法(M2)和量筒慢转法(M3)中选取合理的其中一种方法及其一种量筒容积,并基于此确定该钙质砂试样的最小干密度ρ
d,min
;S3、分别选用250ml和1000ml的击实筒分三次装样、击实;每组试验重复做3次,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得超过设定阈值,取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测量结束后将砂样重新筛分并与原始颗粒级配对比,分析击实过程中的颗粒破碎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击实筒容积,并基于此确定钙质砂试样的最大干密度ρ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建,俞华锋,姜贞强,吕国儿,王新峰,马煜祥,陈杰峰,翁凯文,王康杰,杨敏,杨玉宝,何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