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01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冷凝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包括:换热箱;喷淋管,设置于换热箱内;喷淋头,均匀安装于喷淋管上;第一连接管,一端与喷淋头连通;水泵,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换热箱内腔底部;注水管,与换热箱连通;排水管,与换热箱连通;换热管,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于换热箱内,两端延伸至换热箱外侧;引导板,设置有若干个,与换热管固定;进气箱,安装于换热箱一侧,与换热管一端连通;出液箱,安装于换热箱另一侧,与换热管另一端连通;以及排气装置,安装于换热箱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


[0001]本技术属于冷凝器
,尤其涉及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式冷凝器是用于冷库降温的一种换热装置,由风机、冷凝盘管、换热片、箱体等部件组合而成。目前蒸发冷凝设备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中对于物体进行冷却的一种设备。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的蒸发式冷凝器,涉及蒸发式冷凝器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内底部设有蓄水箱和冷凝器,蓄水箱的顶部贯穿设有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壳体的侧边贯穿第一冷却室设有进风管,壳体的顶部贯穿第二冷却室设有出风管,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相邻的侧边贯穿连接有通风管,蓄水箱内底部设有冷凝盘管和循环水泵,效果是通过将冷凝盘管设置在蓄水箱内的底部,使得制冷剂通过冷凝盘管直接给水降温,将制冷剂的冷量直接传达给水,避免了在空气中一部分冷量的流失,提高了冷凝器的制冷效率。
[000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换热管长度较长,弯头处较多,管内阻力较大,大大降低了换热效率,制冷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包括:
[0007]换热箱;
[0008]喷淋管,设置于换热箱内;
[0009]喷淋头,均匀安装于喷淋管上;
[0010]第一连接管,一端与喷淋头连通;
[0011]水泵,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管连通;
[0012]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换热箱内腔底部;注水管,与换热箱连通;
[0013]排水管,与换热箱连通;
[0014]换热管,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于换热箱内,两端延伸至换热箱外侧;引导板,设置有若干个,与换热管固定;
[0015]进气箱,安装于换热箱一侧,与换热管一端连通;
[0016]出液箱,安装于换热箱另一侧,与换热管另一端连通;以及
[0017]排气装置,安装于换热箱顶部。
[0018]优选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0019]排气箱;
[0020]第一通槽,设置于排气箱远离换热箱的侧壁上;
[0021]第二通槽,设置于排气箱靠近换热箱的侧壁上;
[0022]安装板,固定于排气箱内;
[0023]驱动箱,安装于安装板上;
[0024]驱动轴,与驱动箱输出端固定连接;
[0025]扇叶,均匀安装于驱动轴上;以及
[0026]过滤板,安装于排气箱上;
[0027]所述过滤板连接有对其清洁的清洁机构。
[0028]优选地,所述清洁机构包括:
[0029]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过滤板中部;
[0030]安装杆,固定于第一转轴上;
[0031]刮板,安装于上,抵接于过滤板表面;
[0032]定位端盖,安装于第一转轴靠近安装杆的一端上;
[0033]圆柱直齿轮,安装于第一转轴位于排气箱内的一端上;
[0034]齿杆,与圆柱直齿轮啮合连接;以及
[0035]弹性伸缩杆,一端与排气箱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杆固定连接;
[0036]所述齿杆连接有驱动其往复移动的往复驱动机构。
[0037]优选地,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
[0038]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上;
[0039]卷绕轮,安装于第二转轴上;
[0040]连接绳,一端与卷绕轮卷绕,另一端与齿杆固定连接;
[0041]第三转轴,转动设置于换热箱内壁上,一端通过齿轮副与驱动轴连接;
[0042]缺齿锥齿轮,安装于第三转轴上;以及
[0043]锥齿轮,安装于第二转轴上,与缺齿锥齿轮啮合连接。
[0044]优选地,所述过滤板连接有对其敲击的间歇驱动机构,所述间歇驱动机构包括:
[0045]安装架;
[0046]敲击杆,固定于安装架靠近过滤板的一侧;
[0047]斜楔座,固定于安装架远离过滤板的一侧;
[0048]偏心轮,安装于第二转轴上,与斜楔座相对;以及
[0049]弹性引导组件,用于对安装架引导。
[0050]优选地,所述弹性引导组件包括:
[0051]引导杆,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安装板;
[0052]定位板,固定于引导杆贯穿安装板的一端上;以及
[0053]弹簧,套设于引导杆上,位于定位板、安装板之间。
[005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换热箱、喷淋管、喷淋头、第一连接管、水泵、第二连接管、注水管、排水管、换热管、引导板、进气箱、出液箱和排气装置,当使用时,一方面,通过将制冷剂从进气箱排入到换热管内,制冷剂从换热管流通,制冷剂与换热管外的冷却水热交换后,液化从而流入到出液箱内,最后从出液箱排出储存,另一方面,冷却水部分蒸汽后,通过排气装置排出,从而将热量排出,降低了内部的热量,剩余的冷
却水落入换热箱内部,通过启动水泵,水泵通过第二连接管抽吸,并通过第一连接管向喷淋管供应,最后从喷淋头喷出,从而往复使用,通过注水管、排水管能够及时更换换热箱内的冷却水。
附图说明
[005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中间歇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中斜楔座的立体示意图。
[0059]附图中:1

换热箱;2

喷淋管;3

喷淋头;4

第一连接管;5

水泵;6

第二连接管;7

注水管;8

排水管;9

换热管;10

引导板;11

进气箱;12

出液箱;13

排气箱;14

第一通槽;15

第二通槽;16

安装板;17

驱动箱;18

驱动轴;19

扇叶;20

过滤板;21

第一转轴;22

定位端盖;23

安装杆;24

刮板;25

圆柱直齿轮;26

齿杆;27

弹性伸缩杆;28

第二转轴;29

卷绕轮;30

连接绳;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喷淋管,设置于换热箱内;喷淋头,均匀安装于喷淋管上;第一连接管,一端与喷淋头连通;水泵,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二连接管,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换热箱内腔底部;注水管,与换热箱连通;排水管,与换热箱连通;换热管,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于换热箱内,两端延伸至换热箱外侧;引导板,设置有若干个,与换热管固定;进气箱,安装于换热箱一侧,与换热管一端连通;出液箱,安装于换热箱另一侧,与换热管另一端连通;以及排气装置,安装于换热箱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箱;第一通槽,设置于排气箱远离换热箱的侧壁上;第二通槽,设置于排气箱靠近换热箱的侧壁上;安装板,固定于排气箱内;驱动箱,安装于安装板上;驱动轴,与驱动箱输出端固定连接;扇叶,均匀安装于驱动轴上;以及过滤板,安装于排气箱上;所述过滤板连接有对其清洁的清洁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箱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过滤板中部;安装杆,固定于第一转轴上;刮板,安装于上,抵接于过滤板表面;定位端盖,安装于第一转轴靠近安装杆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李忠昊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恒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