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78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基板,基板用于与发热模块接触,以对发热模块散热;换热管,和基板连接,换热管内流通工作流体;换热结构,换热结构设置在换热管内,换热结构增大与工作流体的接触面积;和/或限流结构,限流结构设置在换热管内,限流结构具有贯穿的限流通道,限流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换热管的流通面积。本方案中,在换热管内设置有换热结构,增大了与工作流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对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或者,在换热管内设置有限流结构,工作流体在通过限流结构时流速增大,流体在换热管内产生漩涡,这样破坏了换热管内原本稳定的热边界层,使得换热管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对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对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对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功率模块散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简称IGBT)是电机控制器中最为重要的器件,是决定控制器性能的关键。近年来,随着IGBT模块集成度越来越高,热流密度也随之变高,过高的热流密度带来大量发热。若不将其中的热能及时传递出去,热能会在内部狭小的空间中逐渐积累,当热能超过模块的最大承受能力,就会导致IGBT模块内部器件被烧毁失效,进而影响控制器可靠性和安全性。现有IGBT功率模块散热器需要借助管道将热量传递给工作流体,其传热能力较低,故需要一种高效散热结构来满足IGBT功率模块或其他类型的发热模块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结构对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用于与发热模块接触,以对所述发热模块散热;换热管,和所述基板连接,所述换热管内流通工作流体;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换热管内,所述换热结构增大与工作流体的接触面积;和/或限流结构,所述限流结构设置在所述换热管内,所述限流结构具有贯穿的限流通道,所述限流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换热管的流通面积。
[000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结构包括凸筋,所述凸筋凸出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内壁上,所述凸筋沿所述换热管的延伸方向延伸。
[0006]进一步地,沿所述换热管的横向,所述换热结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凸筋,相邻两个所述凸筋之间形成供工作流体通过的槽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凸筋的长度为10

20mm,所述凸筋的高度为1

2mm,所述凸筋的厚度为0.5

1mm;所述换热结构包括3

5个所述凸筋。
[0008]进一步地,沿所述换热管内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换热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结构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换热管内的工作流体流动方向上,所述限流通道的流通面积逐渐缩小。
[0010]进一步地,沿所述换热管的横向,所述限流通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限流孔;其中,多个所述限流孔相同;或,多个所述限流孔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结构的高度为1

2mm,所述限流结构的厚度为2

6mm,所述限流通道包括并排设置的3

6个限流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限流结构沿所述换热管内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管段、连接管段和输出管段,所述输入管段和所述输出管段并排设置;其中,所述换热结构位于所述输入管段和/或所述输出管段内,所述限流结构位于所述输入管段和/或所述输出管段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包括槽板和盖板,所述槽板内的凹槽流通工作流体,所述换热结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限流结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盖板和所述槽板焊接连接,以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具有安装槽,所述换热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换热管的表面和所述基板的表面平齐,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的一侧与所述发热模块接触。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基板,基板用于与发热模块接触,以对发热模块散热;换热管,和基板连接,换热管内流通工作流体;换热结构,换热结构设置在换热管内,换热结构增大与工作流体的接触面积;和/或限流结构,限流结构设置在换热管内,限流结构具有贯穿的限流通道,限流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换热管的流通面积。本方案中,在换热管内设置有换热结构,换热结构与换热管内的工作流体接触,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可通过换热结构将发热模块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传递至工作流体带走,提高了对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或者,在换热管内设置有限流结构,工作流体在通过限流结构时流速增大,由于流速的变化,流体在换热管内产生大小不等的漩涡,这样破坏了换热管内原本稳定的热边界层,使得换热管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进而强化了散热结构的传热能力,提高了对发热模块的散热效果。本方案中可以单独采用换热结构,也可以单独采用限流结构,或者换热结构和限流结构共同使用。其中,基板表面积比较大,起到热量传递的作用,有利于将发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工作流体,基板采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中的限流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三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四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五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六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七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10、换热管;11、输入管段;12、连接管段;13、输出管段;14、槽板;15、盖板;20、换热结构;21、凸筋;30、限流结构;31、限流通道;32、限流孔;40、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基板40,基板40用于与发热模块接触(包括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以对发热模块散热;换热管10,和基板40连接,换热管10内流通工作流体,如冷媒等,散热结构利用工作流体通过基板40对发热模块散热;换热结构20,换热结构20设置在换热管10内,换热结构20增大与工作流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和/或限流结构30,限流结构30设置在换热管10内,限流结构30具有贯穿的限流通道31,限流通道31的流通面积小于换热管10的流通面积,以增大换热管10内的工作流体流速,提高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40),所述基板(40)用于与发热模块接触,以对所述发热模块散热;换热管(10),和所述基板(40)连接,所述换热管(10)内流通工作流体;换热结构(20),所述换热结构(20)设置在所述换热管(10)内,所述换热结构(20)增大与工作流体的接触面积;和/或限流结构(30),所述限流结构(30)设置在所述换热管(10)内,所述限流结构(30)具有贯穿的限流通道(31),所述限流通道(31)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换热管(10)的流通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20)包括凸筋(21),所述凸筋(21)凸出设置在所述换热管(10)的内壁上,所述凸筋(21)沿所述换热管(10)的延伸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管(10)的横向,所述换热结构(2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凸筋(21),相邻两个所述凸筋(21)之间形成供工作流体通过的槽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21)的长度为10

20mm,所述凸筋(21)的高度为1

2mm,所述凸筋(21)的厚度为0.5

1mm;所述换热结构(20)包括3

5个所述凸筋(2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换热管(10)内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换热结构(20)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结构(20)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管(10)内的工作流体流动方向上,所述限流通道(31)的流通面积逐渐缩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辉张克鹏原亚东陈其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