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开关电源以其体积小、重量轻、调压范围宽等优点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远程逻辑控制以其无需关断电网供电电压即可远程控制开关电源开关机的特点,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目前常规的远程逻辑控制一般在控制开关电源关机时,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处于待机或休眠状态,即控制芯片的供电引脚仍处于接通状态,由此会增加开关电源的待机损耗,降低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以TI公司的开关电源控制芯片LM5036为例,其广泛应用于半桥电源及全桥电源的设计,在采用远程逻辑控制时,常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该电源控制芯片的欠压保护引脚动作,从而使开关电源关机,但在该状态下,由于控制芯片的供电引脚仍处于接通状态,即控制芯片处于待机模式,待机损耗实测约为800mW,若长时间处于该状态,控制芯片的待机损耗增大,进而开关电源的待机损耗将增大,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降低;与此同时也会造成电源局部器件发热,减短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点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一起,用于输入控制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开通及关断的控制信号Ctrl,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路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用于输入供电电压Vi,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分压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用于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供电引脚Vin,所述第三分压电路的分压点用于连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欠压保护引脚UVLO;其中,当所述控制信号Ctrl为高电平或悬空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截止,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无信号输出,进而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供电引脚Vin无供电电压,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处于关机状态;当所述控制信号Ctrl为低电平或接地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截止,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进而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供电引脚Vin有供电电压,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处于开机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2和电阻R13,所述电阻R13的一端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1和稳压管Z11,所述三极管Q11集电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一端、基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发射极连接所述稳压管Z11的阴极,所述稳压管Z11的阳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N型MOS管TR11,所述MOS管TR11的漏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一端、栅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源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4和电阻R15,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分压点,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12、三极管Q13和电阻R16,所述三极管Q12和所述三极管Q13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振宝,李树佳,吴少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