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41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贴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雾贴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下保护膜,所述膜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保护膜,所述膜体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顶端设置有基膜层,所述基膜层远离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用于实现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所述粘接层的材料为透明的聚氨酯胶,且其厚度为零点五密耳,所述基膜层由聚酯材质制成,且其厚度为二十五微米,所述功能层包括防雾层,所述防雾层的底端与基膜层连接,所述防雾层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设置有菱形压纹路,所述防水层远离防雾层的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备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且安装操作简单快捷。且安装操作简单快捷。且安装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雾贴膜


[0001]本技术涉及贴膜
,具体为一种防雾贴膜。

技术介绍

[0002]贴膜是指在玻璃或建筑玻璃表面装贴一层薄薄的玻璃膜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如洗澡、游泳、吃火锅、热饭菜,在夏季时,由空调环境到室外、冷热交替玻璃或镜片上会形成雾气,影响视力,因此,就需要对玻璃制品进行贴膜防护。
[0003]现有专利一种多功能防雾贴膜,公开号为CN213266368U,包括离型层、基膜层、防紫外线层、静电吸附层、偏光膜层和防雾层,所述离型层与防紫外线之间设有复合胶层。本技术属于保护贴膜
,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有效防雾、防紫外线、防静电、透光率高、经济实用、安装简单、成本低廉的多功能防雾贴膜,该装置虽然能够进行防雾,但是防雾效果一般,且不具备防水和防蓝光的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雾贴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雾贴膜,具备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且安装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解决了贴膜不具备防雾功能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不仅具备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且安装操作简单快捷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雾贴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下保护膜,所述膜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保护膜;
[0008]所述膜体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顶端设置有基膜层,所述基膜层远离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用于实现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接层的材料为透明的聚氨酯胶,且其厚度为零点五密耳。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膜层由聚酯材质制成,且其厚度为二十五微米。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功能层包括防雾层,所述防雾层的底端与基膜层连接,所述防雾层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设置有菱形压纹路,所述防水层远离防雾层的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所述防蓝光层与上保护膜之间活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雾层的材料为聚乙烯醇防雾涂料,且其厚度为零点五微米;
[0013]所述防水层由疏水材料制成,且其厚度为零点六微米;
[0014]所述防蓝光层的材质为蓝光吸收剂,且其厚度为零点四微米。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开设有膜孔,所述膜孔的孔径为零点一微米。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保护膜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凸片;
[0017]所述上保护膜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凸片。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雾贴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该防雾贴膜,通过对下凸片施加拉力,并把下保护膜从粘接层一侧撕下,然后把粘接层贴在玻璃或者玻璃制品上,而此时防雾层、防水层以及防蓝光层对膜体进行防雾、防水、防蓝光,再利用外设裁膜刀裁成合适的形状,并把上保护膜从防蓝光层撕下使用即可,从而膜体具备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且安装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主视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半剖立体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膜体分解立体图。
[0025]图中:1、膜体;11、粘接层;12、基膜层;13、功能层;131、防雾层;132、防水层;1321、膜孔;133、防蓝光层;2、下保护膜;21、下凸片;3、上保护膜;31、上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4,一种防雾贴膜,包括膜体1,膜体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下保护膜2,膜体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保护膜3;
[0028]膜体1包括粘接层11,粘接层11的顶端设置有基膜层12,基膜层12远离粘接层11的一侧设置有功能层13,功能层13用于实现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
[0029]具体的,粘接层11的材料为透明的聚氨酯胶,且其厚度为零点五密耳。
[0030]本实施方案中,粘接层11由透明的聚氨酯胶制成,且厚度为零点五密耳,从而方便膜体1进行粘连。
[0031]具体的,基膜层12由聚酯材质制成,且其厚度为二十五微米。
[0032]本实施方案中,基膜层12由聚酯材质制成,且厚度为二十五微米,而聚酯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其透明度大于百分之九十八,透光率大于百分之九十,从而确保膜体1的透明度和透光率。
[0033]具体的,功能层13包括防雾层131,防雾层131的底端与基膜层12连接,防雾层131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132,防水层132的表面设置有菱形压纹路,防水层132远离防雾层131的一侧设置有防蓝光层133,防蓝光层133与上保护膜3之间活动连接。
[0034]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基膜层12一侧设置防雾层131、防水层132以及防蓝光层133,从而确保膜体1具备防雾、防水、防蓝光的功能。
[0035]具体的,防雾层131的材料为聚乙烯醇防雾涂料,且其厚度为零点五微米;
[0036]防水层132由疏水材料制成,且其厚度为零点六微米;
[0037]防蓝光层133的材质为蓝光吸收剂,且其厚度为零点四微米。
[0038]本实施方案中,防雾层131的材料为聚乙烯醇防雾涂料,其厚度为零点五微米,防水层132由疏水材料制成,其厚度为零点六微米,防蓝光层133的材质为蓝光吸收剂,其厚度为零点四微米,从而确保膜体1具备防雾、防水、防蓝光的功能。
[0039]具体的,防水层132的内部开设有膜孔1321,膜孔1321的孔径为零点一微米。
[0040]本实施方案中,在防水层132的内部开设膜孔1321,其孔径为零点一微米,从而方便防水层132进行疏水防水。
[0041]具体的,下保护膜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凸片21;
[0042]上保护膜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凸片31。
[0043]本实施方案中,在下保护膜2和上保护膜3一端安装下凸片21和上凸片31,从而方便把下保护膜2和上保护膜3从膜体1两端撕下。
[004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对下保护膜2一端的下凸片21施加拉力,并把下保护膜2从粘接层11一侧撕下,然后把粘接层11贴在玻璃或者玻璃制品上,而此时由聚乙烯醇防雾涂料制成的防雾层131、由疏水材料制成的防水层132以及由蓝光吸收剂材质制成的防蓝光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贴膜,包括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下保护膜(2),所述膜体(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上保护膜(3);所述膜体(1)包括粘接层(11),所述粘接层(11)的顶端设置有基膜层(12),所述基膜层(12)远离粘接层(11)的一侧设置有功能层(13),所述功能层(13)用于实现防雾、防水、防蓝光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11)的材料为透明的聚氨酯胶,且其厚度为零点五密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12)由聚酯材质制成,且其厚度为二十五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13)包括防雾层(131),所述防雾层(131)的底端与基膜层(12)连接,所述防雾层(131)的顶端设置有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旭刘小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荣耀雯嘉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