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29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包括回声消除器,所述回声消除器底部固定有插头,且回声消除器顶部固定有声筒,所述声筒外端固定有防尘网,所述声筒一侧开设有插接口,且插接口内部可密封插接有橡胶塞,所述声筒顶部覆盖有顶盖,通过顶盖与声筒的螺纹啮合连接,方便对不使用装置时的密封,避免灰尘进入声筒内部,同时方便对清灰过程中的灰尘收集整理,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顶盖锁定密封在声筒外端,插板插入插接口内部,转动转动轴,带动清洁杆对防尘网的外表面清理以及对防尘网的内部进行敲打,进而实现声筒前端防尘网的高效清灰效果,保持装置回声消除时的吸声效果。保持装置回声消除时的吸声效果。保持装置回声消除时的吸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声消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声消除
,具体为一种回声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通讯回音产生的原因看,可以分为声学回音和线路回音,相应地回声消除技术就叫声学回声消除和线路回声消除,声学回音是由于在免提或者会议应用中,由于空间声学反射产生的声学回音具体实例为:A语音信号(speech1)传到B所在的房间,由于空间的反射,形成回音speech1(Echo)重新从麦克风输入,同时叠加了B的语音信号(speech2),此时A将会听到B的声音叠加了自己的声音,影响了正常的通话质量,此时在B所在房间应用回音抵消模块,可以抵消掉A的回音,让A只听到B的声音。
[0003]现有技术中的回声消除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内置消回音模块、声筒,在使用时首先将消回音模块的电源插头插入插座,并将模块与会议室中的主控台连接,打开消回音模块的电源开关,并将主控台的音量调至适当的水平,来实现空间内的回音消除,目前回音消除装置的声筒前端为了避免灰尘的吸入会设置多孔式防尘网,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导致防尘网上堆积较多的灰尘,影响回音消除装置吸声,而人为清理的方式多数通过擦拭防尘外端进行清洁,但是防尘网内部以及防尘网的通孔处均容易堆积灰尘,且这些地方人为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回声消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顶盖锁定密封在声筒外端,插板插入插接口内部,转动转动轴,带动清洁杆对防尘网的外表面清理以及对防尘网的内部进行敲打,进而实现声筒前端防尘网的高效清灰效果,保持装置回声消除时的吸声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包括回声消除器,所述回声消除器底部固定有插头,且回声消除器顶部固定有声筒,所述声筒外端固定有防尘网,所述声筒一侧开设有插接口,且插接口内部可密封插接有橡胶塞,所述声筒顶部覆盖有顶盖,且顶盖内部安装有对防尘网内外表面清理的清灰组件,所述回声消除器顶部一侧设有控制按键。
[0006]进一步的,所述声筒顶部外壁设有螺纹,且顶盖通过螺纹啮合套接在声筒顶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清灰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顶盖圆心处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穿入顶盖的一端固定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与防尘网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口内部滑动插接有插板,且插板穿入声筒内部一端设有敲打板,所述插板对应敲打板的底部固定有微型电动推杆,且微型电动推杆伸长端与敲打板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插板底部安装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个带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插板的两端,所述插板位于声筒内部一端的带轮轴心处固定有驱动轴,所述
敲打板滑动套接在驱动轴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插板外端的带轮轴心处固定有传动杆,且传动杆顶部固定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另一端带轮固定套接在转动轴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对应插板插入的一侧固定有弹簧夹,且插板夹持在弹簧夹内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包括回声消除器;插头;控制按键;声筒;螺纹;防尘网;橡胶塞;插接口;顶盖;弹簧夹;清灰组件;转动轴;第一传动带;清洁杆;传动杆;插板;第二传动带;微型电动推杆;敲打板;
[0013]1.该一种回声消除装置通过弹簧夹对插入插接口的插板进行限位固定,进而方便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安装,以及后续对防尘网内外表面的清理。
[0014]2.该一种回声消除装置通过顶盖与声筒的螺纹啮合连接,方便对不使用装置时的密封,避免灰尘进入声筒内部,同时方便对清灰过程中的灰尘收集整理。
[0015]3.该一种回声消除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顶盖锁定密封在声筒外端,插板插入插接口内部,转动转动轴,带动清洁杆对防尘网的外表面清理以及对防尘网的内部进行敲打,进而实现声筒前端防尘网的高效清灰效果,保持装置回声消除时的吸声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回声消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回声消除装置的顶盖覆盖在声筒顶部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回声消除装置的清灰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回声消除装置的清灰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图中:1、回声消除器;11、插头;12、控制按键;2、声筒;21、螺纹;22、防尘网;23、橡胶塞;24、插接口;3、顶盖;31、弹簧夹;4、清灰组件;41、转动轴;42、第一传动带;43、清洁杆;44、传动杆;45、插板;46、第二传动带;47、微型电动推杆;48、敲打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包括回声消除器1,所述回声消除器1底部固定有插头11,且回声消除器1顶部固定有声筒2,所述声筒2外端固定有防尘网22,所述声筒2一侧开设有插接口24,且插接口24内部可密封插接有橡胶塞23,所述声筒2顶部覆盖有顶盖3,且顶盖3内部安装有对防尘网22内外表面清理的清灰组件4,所述回声消除器1顶部一侧设有控制按键12,回声消除器1可采用现有的GK

810A多功能音频处理器,使用装置时,通过插头11插接在电源上进行供电工作,将顶盖3取下,橡胶塞23对插接口24密封,进行回声消除,在使用结束后,通过顶盖3对声筒2外端密封保护,通过清灰组件4对声筒2的防尘网22内外表面清灰,避免灰尘影响声筒2吸声以及回音消除的效果。
[0023]本实施例,所述声筒2顶部外壁设有螺纹21,且顶盖3通过螺纹21啮合套接在声筒2顶部,通过顶盖3与声筒2的螺纹21啮合连接,方便对不使用装置时的密封,避免灰尘进入声
筒2内部,同时方便对清灰过程中的灰尘收集整理。
[0024]本实施例,所述清灰组件4包括转动轴41,所述顶盖3圆心处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41,且转动轴41穿入顶盖3的一端固定有清洁杆43,所述清洁杆43与防尘网22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插接口24内部滑动插接有插板45,且插板45穿入声筒2内部一端设有敲打板48,所述插板45对应敲打板48的底部固定有微型电动推杆47,且微型电动推杆47伸长端与敲打板48固定,转动转动轴41带动清洁杆43对防尘网22的外表面擦拭,开启微型电动推杆47带动敲打板48对防尘网22内侧表面上敲打,将堆积的灰尘送入顶盖3内部。
[0025]本实施例,所述插板45底部安装有第二传动带46,所述第二传动带46的两个带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插板45的两端,所述插板45位于声筒2内部一端的带轮轴心处固定有驱动轴,所述敲打板48滑动套接在驱动轴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包括回声消除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声消除器(1)底部固定有插头(11),且回声消除器(1)顶部固定有声筒(2),所述声筒(2)外端固定有防尘网(22),所述声筒(2)一侧开设有插接口(24),且插接口(24)内部可密封插接有橡胶塞(23),所述声筒(2)顶部覆盖有顶盖(3),且顶盖(3)内部安装有对防尘网(22)内外表面清理的清灰组件(4),所述回声消除器(1)顶部一侧设有控制按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筒(2)顶部外壁设有螺纹(21),且顶盖(3)通过螺纹(21)啮合套接在声筒(2)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组件(4)包括转动轴(41),所述顶盖(3)圆心处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41),且转动轴(41)穿入顶盖(3)的一端固定有清洁杆(43),所述清洁杆(43)与防尘网(22)的外表面滑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刚钱宁宁王博刘彦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千学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