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及其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8274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牛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及其配制方法,其包含纳米改性水合硅铝酸盐、酵母甘露寡糖、酵母β-葡聚糖、维生素E和无机载体;所述的酵母甘露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酵母β-葡聚糖是由β-1,3-D-葡聚糖为主链,β-1,6-D或β-1,4-D-葡聚糖为支链,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一类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奶牛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为一种奶牛专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不仅可以有效地吸附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而且还有修复激活和提高奶牛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提高原料奶质量和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使用年限和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的涉及。
技术介绍
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刺激,在近几年我国肉、蛋、奶 产量连续创新高。畜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饲料工业也蓬勃地发展壮大起来,但受不同地区 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每年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而导致浪费。据统计,全球畜 禽每年因食用霉菌毒素污染过的饲料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总的来讲,由于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种类繁多,所以霉变的饲料中霉菌毒素也相 应较多,其中又主要以黄曲霉毒素(AF)、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最常 见。研究发现,猪、鸡等单胃动物对霉菌毒素较反刍动物敏感,易造成猪、鸡生长缓慢、死亡 率增加;同样,当奶牛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过的饲料时,可造成瘤胃代谢混乱、繁殖率降低 (流产率增加)、乳房炎及蹄病发病率升高、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增加、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以 及奶牛有效利用年限缩短。更为恐怖的是随着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升高,可导致原料奶中残 留的霉菌毒素的量也相应增加(黄曲霉毒素主要残留在动物乳、汁、肝中,尤其是乳汁中最 为常见;且耐热性强,当温度超过300°C时,毒素也不会被分解破坏)。当人们摄食残留有 霉菌毒素的肉奶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引起机体肝细胞坏死、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白细胞减 少、肾病以及各种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孙鹤龄,慢性胃病患者胃液内真菌菌谱,中华肿瘤杂 志,1983(1);楼建龙等.胃癌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粮食中杂色曲霉素污染量调查,卫生研 究,1995(1))。调查显示,饲料发生霉变的现象在我国不同地区均存在,严重地威胁人们的 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婴儿乳粉中不得检出AFMl (黄曲霉毒素中毒素最 强的一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规定鲜乳及乳制品中AFMl的残留量不得超过 0. 5 μ g/L,瑞士规定牛奶中AFMl不得超过0. 01 μ g/L。由于霉菌毒素已成为危害饲料工业 发展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消除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亦成为饲料工业中研究的热点和开发重 点ο从最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和上市产品看,国内外霉菌毒素除去剂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以粘土矿中的硅铝酸盐的多孔性来吸附毒素;二是以寡糖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吸附 毒素的双重作用;三是以活性酵母分泌的酶来分解毒素或者是活性酵母产生的寡糖来吸附 毒素;四是以乙酸、丙酸等有机酸或盐来抑制霉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消除霉菌毒素的目的, 或添加维生素C、卵磷脂等组分来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张学勤等,霉菌毒素吸附剂的选 择一产品类型、作用机理、效果介绍,饲料广角,2007(18))。研究发现,粘土矿对霉菌毒素 的吸附主要取决于所含有的硅铝酸盐组成,效果稳定性差,吸附毒素较单一,同时存在吸附 营养物质的可能;寡糖虽然能够吸附毒素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的功能(朱春森等,酵母细 胞壁多糖的研究进展,江西饲料,2007 (4)),但价格昂贵,效果受pH值的影响;活性酵母虽 然具有分解和吸附毒素作用,但价格更昂贵,难以在生产中运用(何学军等,玉米赤霉烯酮 的毒性研究进展,中国饲料,2006 (10))。有机酸如乙酸、丙酸等虽然价格便宜,但效果的发挥对PH值要求非常苛刻,并不适合在奶牛养殖中使用(同时,乙酸、丙酸以及维生素C本身 在奶牛瘤胃中就大量存在,并不需要额外补充来破坏霉菌)。所以总的来看上述霉菌毒素 吸附剂产品各有利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同质化严重。尤其是适合奶牛生理特点的专 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更是一片空白,市售的猪、鸡霉菌毒素对奶牛有一定的效果,但吸附效果 差,吸附毒素种类单一,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加大使用量,这是因为在奶牛养殖 中使用猪、鸡类霉菌毒素吸附剂时,其推荐量仅是按照猪、鸡的全价料需求计算而来,殊不 知,奶牛除了采食精料外,还需采食与精料量大约等量的粗饲料,因此,使用该类霉菌毒素 吸附剂就需要加大使用量,也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造成过高的投入成本,因此使用该类 霉菌毒素吸附剂并不能有效地吸附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远不能满足奶牛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吸附霉菌毒 素种类单一,需求量大,成本较高,远不能满足奶牛养殖,不适合在奶牛养殖中使用的缺陷 而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奶牛霉菌毒素吸附 剂复合预混料为一种奶牛专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不仅可以有效地吸附奶牛饲 料中的霉菌毒素,而且还有修复激活和提高奶牛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提高原料奶质量 和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使用年限和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专利技术人针对奶牛特定生理特点(因奶牛与猪、鸡消化道生理特点有很大区别),开 发了本专利技术的奶牛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该复合预混料集吸附多种霉菌毒素以及修 复受损的免疫器官、激活免疫系统和改善、调节奶牛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三重技术为一体, 降低霉菌毒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有效降低奶牛流产率、体细胞数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产 奶量,且不影响乳脂和乳蛋白。达到提高生产性能,提高原料奶质量和牧场整体经济效益的 目的,同时也避免市售猪、鸡霉菌毒素吸附剂在奶牛养殖中的大量使用,无形地增加牧场成 本,且吸附霉菌毒素效果甚微。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牛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其包含纳米改性水合硅铝 酸盐、酵母甘露寡糖、酵母葡聚糖、维生素E和无机载体;所述的酵母甘露寡糖是由2 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一类直链或带有支链的糖;酵母葡聚糖是以β_1, 3-D-葡聚糖为主链,i3-l,6-D或i3-l,4-D-葡聚糖为支链,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一类糖, 其分子量较佳的为220 260万道尔顿,更佳的为240万道尔顿。其中,所述的纳米改性水合硅铝酸盐源自天然粘土矿蒙脱石,经过提纯水合硅铝 酸盐后,再经钙基钠化和纳米技术加工而形成,其可参照现有技术制得(齐德生等,蒙脱石 对黄曲霉毒素Bl的吸附作用,矿物学报,2004,24(4);李志维等,改性膨润土处理燃料废水 的实验研究,水资源保护,2007,23 (50);韩秀山等,浙江畜牧兽医,2009,34(1);邹来昌等, 纳米蒙脱石制备方法,申请号200610042359)。其主要为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氧化 铝、二氧化硅等化合物天然聚集而形成的混合物粘土。其组成与天然粘土矿相比钙含量降 低,钠含量增加;改性后颗粒粒度达到纳米级,较改造前分布更均勻,单位质量下的表面积 较改性前提高了数倍;所述的纳米改性水合硅铝酸盐在所述的奶牛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 混料中的含量较佳的为质量分数10% 25%,更佳的为25%。专利技术人发现,因所述的纳米改性水合硅铝酸盐的特点在于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且吸附孔径更加均勻,T-O-T的刚性结构也更加完善,从而可提高水合硅铝酸盐对霉菌毒素的 吸附力,并且增加吸附的霉菌毒素的种类。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酵母甘露寡糖和酵母β-葡聚糖均来源于可饲用酵母细胞壁, 可购买得到或通过现有的公知的方法从可饲用酵母细胞壁中提取制得。所述的酵母β-葡聚糖并不等同于其它来源的β-葡聚糖,如燕麦β-葡聚糖,这 主要表现为前者主要是以β-1,3和β-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分子空间结构为多 支链三螺旋结构),而后者如燕麦β-葡聚糖是以β_1,3和β_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 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牛霉菌毒素吸附剂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纳米改性水合硅铝酸盐、酵母甘露寡糖、酵母β-葡聚糖、维生素E和无机载体;所述的酵母甘露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一类直链或带有支链的糖;酵母β-葡聚糖是以β-1,3-D-葡聚糖为主链,β-1,6-D或β-1,4-D-葡聚糖为支链,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一类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耀明刘仕军徐元年王治国丰强梁建光张晓峰朱志宏王月萍张幸开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