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818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通的雨水蓄水池、雨水净化处理设备和清水池;还包括向小区景观水池泵入清水池内清水并以重力流排出小区景观水池内水体的调蓄联动模块,调蓄联动模块以重力流方式将小区景观水池内水体排出至雨水蓄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蓄联动模块将清水池内经过净化处理的清水泵入至小区景观水池内,以小区景观水池与雨水蓄水池、清水池的联动,能够增加整体的蓄水能力,让景观水体能够为小区蓄水池提供水量,提高景观水体、雨水蓄水池和清水池的利用率。雨水蓄水池和清水池的利用率。雨水蓄水池和清水池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集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让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弹性和韧性明显提高,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修复,绿色低碳产业链逐渐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0003]海绵城市有关的雨水积蓄设施,多是根据场景单独设置于地下或其他不占用太多公共空间的位置处,在需要用水时,再从雨水积蓄处进行取用。如公开号为CN21389784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设置楼顶运动场地边缘处的雨水导流组件、用于收集楼顶雨水的雨水回收装置以及利用雨水降低运动场地温度的喷雾装置,雨水回收装置设置在运动场内的一侧,喷雾装置设置在运动场周边的护栏上。通过对楼顶雨水进行回收,经由喷雾装置对楼顶的运动场地进行降温,提高了人们运动的舒适性,雨水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0004]但是,现有的雨水积蓄设施只是单纯的收集然后回用,针对居住小区具有水体景观的场景下,由于雨水积蓄设施不能与小区水体景观水体进行联动使用,景观水体空有蓄水容积却未能具备雨水调蓄的功能,使得雨水积蓄设施容积需要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以解决现有雨水积蓄设施与居住小区内的景观水体无法联动,导致景观水体容积浪费及雨水积蓄设施容积过高造成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本方案中的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通的雨水蓄水池、雨水净化处理设备和清水池;
[0007]还包括向小区景观水池泵入清水池内清水并以重力流排出小区景观水池内水体的调蓄联动模块,所述调蓄联动模块以重力流方式将小区景观水池内水体排出至雨水蓄水池。
[000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09]通过调蓄联动模块的设置,能够在不额外设置动力的情况下将小区景观池内的水体以重力流方式补充至雨水蓄水池内,再由雨水净化处理设备进行去污处理,增加场地径流的控制率及去污率;同时,可以通过设置的调蓄联动模块将清水池内经过净化处理的清水泵入至小区景观水池内,在暴雨时能够分担蓄水池的储存压力,在枯水期能维持景观水体的景观效果。以小区景观水池与雨水蓄水池、清水池的联动,能够增加整体的蓄水能力,小区景观水池也能起到一定的蓄水能力,提高雨水蓄水池和清水池分担暴雨时的径流的能力,提高景观水体、雨水蓄水池和清水池的利用率。
[0010]进一步,所述调蓄联动模块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小区景观水池底部间连接
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进水阀,所述蓄水箱与雨水蓄水池间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一出水阀位于调蓄联动模块靠近底端处,所述第一进水阀位于第一出水阀的上方。
[0011]有益效果是:第一进水阀和第二进水阀的设置,能够在两个阀门打开时,让小区景观水池内的水以重力流方式进行流动,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节省能耗。
[0012]进一步,所述蓄水箱与清水池间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清水池的连接处设有循环泵,所述蓄水箱与小区景观水池间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出水阀,所述第二进水阀位于第一进水阀上方,所述第二出水阀位于第二进水阀上方。
[0013]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和两个阀门的设置,能够让清水池内的清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回用至小区景观水池内,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0014]进一步,所述蓄水箱顶部设有控制器、供电器和接收雨水调蓄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一进水阀,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进水阀,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一出水阀,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第二出水阀,所述供电器为信号接收器、控制器、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供电。
[0015]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器的设置,能够通过直接发送调蓄信号的发送触发进行各个阀门的控制,使用更方便。
[0016]进一步,所述供电器为太阳能供电。
[0017]有益效果是:使用太阳能为各个部件供电,无需使用专有的市电进行供电,更节能,能耗低。
[0018]进一步,所述信号接收器包括位于小区景观水池内的液位传感器和位于清水池内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小区景观水池内的液面高度,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清水池内的液位高度,并发送至控制器。
[0019]有益效果是:通过小区景观水池内液位传感器的设置,能够自动地检测小区景观水池内的液面高度,便于自动对小区景观水池内补充,以及时控制小区景观水池内的液面高度或者保持水体清洁。
[0020]进一步,所述雨水蓄水池、雨水净化处理设备和清水池之间的水体以重力流方式进行流动。
[0021]有益效果是:多个设备之间水体在重力流方式下流动,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来带动进行流动,更节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实施例一的安装使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实施例一中调蓄联动模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调蓄联动模块1、雨水蓄水池2、雨水净化处理设备3、清水池4、第一进水管5、第一出水管6、第二进水管7、第二出水管8、小区景观水池9、信号接收器10、供电器11、蓄水箱12、第一进水阀13、第一出水阀14、第二进水阀15、第二出水阀16。
[0026]实施例一
[0027]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顺序连通的雨水蓄水池2、雨水净化处理设备3和清水池4,雨水蓄水池2、雨水净化处理设备3和清水池4可用现有的混凝土制成,雨水净化处理设备3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现有的设备,雨水蓄水池2通过小区预先设置的雨水管网进行蓄水,雨水蓄水池2、雨水净化处理设备3和清水池4之间的水体通过设置水管以重力流方式进行流动,即水管均设置在靠近底部处的位置上,以能够让水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
[0028]如图2所示,还包括向小区景观水池9泵入清水池4内清水并以重力流排出小区景观水池9内水体的调蓄联动模块1,调蓄联动模块1以重力流方式将小区景观水池9内水体排出至雨水蓄水池2,调蓄联动模块1包括蓄水箱12。蓄水箱12与小区景观水池9底部间连接有第一进水管5,第一进水管5与蓄水箱1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进水阀13,蓄水箱12与雨水蓄水池2间连接有第一出水管6,第一出水管6与蓄水箱1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出水阀14,第一出水阀14位于调蓄联动模块1靠近底端处,第一进水阀13位于第一出水阀14的上方。
[0029]蓄水箱12与清水池4间连接有第二进水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居住小区的雨水调蓄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通的雨水蓄水池、雨水净化处理设备和清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小区景观水池泵入清水池内清水并以重力流排出小区景观水池内水体的调蓄联动模块,所述调蓄联动模块以重力流方式将小区景观水池内水体排出至雨水蓄水池;所述调蓄联动模块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小区景观水池底部间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进水阀,所述蓄水箱与雨水蓄水池间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一出水阀位于调蓄联动模块靠近底端处,所述第一进水阀位于第一出水阀的上方;所述蓄水箱与清水池间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清水池的连接处设有循环泵,所述蓄水箱与小区景观水池间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出水阀,所述第二进水阀位于第一进水阀上方,所述第二出水阀位于第二进水阀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砚瑶戴辉自刘军金高屹袁园高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