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17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门锁包括一个第一门锁,其设置在门板的一侧;一个第二门锁,其与所述第一门锁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另一侧;一个锁体组件,其容置于所述门板的内腔中,其配合所述第一门锁和所述第二门锁实现机构联动,以实现智能门锁的打开或关闭;一个自发电模组,其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锁体组件配合动作,其包括一个接触块,其穿设且突出于所述锁体组件的面板,并朝向靠近门框的方向延伸;及一个发电模块,其连接在所述接触块的一端,其用于将所述接触块传递而来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进一步给智能门锁的电子系统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门锁,可通过自发电模组将多余的动能转换为可利用的电能。可利用的电能。可利用的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门锁


[0001]本申请涉及低压电气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锁产品因其控制智能化和操作的便捷性,逐步成为智能家居领域普遍使用的智能家用设备。可以理解,智能门锁通常是安装在门板上,一般不具有接市电条件,故其电子系统往往是由普通干电池或锂电池实现供电。
[0003]在智能门锁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在关门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有时候一些用户在关门时不小心或特定用户如小孩在关门时会大力关门,门板强烈碰撞门框造成噪音。
[0004]如何尽可能地降低上述作用力对大力撞击门框的影响,将多余的动能转换成可利用的电能,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的智能门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其通过自发电模组将多余的动能转换为可利用的电能。
[0006]本技术公开的智能门锁,其包括一个第一门锁,其设置在门板的一侧;一个第二门锁,其与所述第一门锁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另一侧;一个锁体组件,其容置于所述门板的内腔中,其配合所述第一门锁和所述第二门锁实现机构联动,以实现智能门锁的打开或关闭;一个自发电模组,其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锁体组件配合动作,其包括一个接触块,其穿设且突出于所述锁体组件的面板,并朝向靠近门框的方向延伸;及一个发电模块,其连接在所述接触块的一端,其用于将所述接触块传递而来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进一步给智能门锁的电子系统供电。
[0007]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接触块与所述发电模块之间设置有一个传动轴,其容设在所述门板的内腔,所述接触块通过所述传动轴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发电模块内部的铁芯或线圈,以易于实现动能的传递。
[0008]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一个阻尼模块,其连接到所述发电模块,所述阻尼模块用于向所述接触块施加预定的反向作用力,以减缓所述接触块的运动速度,并将多余动能传递给发电模块,以起到更好地缓冲动能的效果,防止用户大力操作给门框造成不必要的力量冲击。
[0009]依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发电模块和所述阻尼模块共同封装构成一个封闭壳体,并独立于所述锁体组件地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内腔的预定位置。
[0010]依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发电模块和所述阻尼模块集成式地连接于所述锁体组件,所述发电模块、所述阻尼模块和所述锁体组件预先封装为一个整体结构后装设于所述门板的内腔位置处,上述设计使得锁体组件的结构整体性更好,安装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0011]依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发电模块中设置有一个电能收集单元和一个
电能输出单元,以用于将自发电产生的电能传输到智能门锁的电子系统。
[0012]依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接触块为一个斜舌,其沿着所述面板的外表面垂直向外延伸,所述斜舌的斜面靠近所述门框的外壁。这种斜舌式的设计使得接触块能够更为灵活地被驱动,接触块在受到门槛的撞击力后能够快速实现反向运动,将动能及时高效地传递给自发电模块。
[0013]依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所述接触块可以与所述锁体组件中的锁舌相结合,以此进一步简化智能门锁的内部结构,优化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15]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的锁体组件和自发电模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6]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的自发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的自发电模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门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门板与门框处于分离状态。
[0019]标号说明
[0020]第一门锁11
[0021]第二门锁12
[0022]门板20
[0023]自发电模组30
[0024]接触块31
[0025]发电模块32
[0026]传动轴312
[0027]封闭壳c1
[0028]锁体组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0030]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31]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32]本专利申请中关于人的名词和代词不限于具体性别。
[0033]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0034]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0035]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0036]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智能门锁包括:一个第一门锁11,一个第二门锁12,一个锁体组件40以及一个自发电模组30。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门锁11设置在门板20的一侧。所述第二门锁12设置在所述门板2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门锁12与所述第一门锁11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关系。所述锁体组件40容置于所述门板20的内腔中,其配合所述第一门锁11和所述第二门锁12实现机构联动,以实现智能门锁的打开或关闭。所述自发电模组30,其设置在所述门板20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锁体组件40配合动作。所述自发电模组30包括一个接触块31及一个发电模块32。所述锁体组件具有一个用于连接到门板20外壁位置处的锁体面板42,所述接触块31穿设且突出于所述锁体组件40的面板42,并朝向靠近门框(图未示出)的方向延伸。所述发电模块32连接在所述接触块31的一端,其用于将所述接触块31传递而来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进一步给智能门锁的电子系统供电。
[0037]更进一步地,为了易于实现动能的传递,所述接触块31与所述发电模块32之间设置有一个传动轴312,其容设在所述门板20的内腔,所述接触块31通过所述传动轴312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发电模块32内部的铁芯或线圈。
[0038]为了起到更好地缓冲动能的效果,防止用户大力操作给门框造成不必要的力量冲击,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一个阻尼模块,所述阻尼模块连接到所述发电模块32,所述阻尼模块用于向所述接触块31施加预定的反向作用力,以减缓所述接触块31的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第一门锁(11),其设置在门板(20)的一侧;一个第二门锁(12),其与所述第一门锁(11)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门板(20)的另一侧;一个锁体组件(40),其容置于所述门板(20)的内腔中,其配合所述第一门锁(11)和所述第二门锁(12)实现机构联动,以实现智能门锁的打开或关闭;以及一个自发电模组(30),其设置在所述门板(20)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锁体组件(40)配合动作,其包括一个接触块(31),其穿设且突出于所述锁体组件(40)的面板(42),并朝向靠近门框的方向延伸;及一个发电模块(32),其连接在所述接触块(31)的一端,其用于将所述接触块(31)传递而来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以进一步给智能门锁的电子系统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块(31)与所述发电模块(32)之间设置有一个传动轴(312),其容设在所述门板(20)的内腔,所述接触块(31)通过所述传动轴(312)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发电模块(32)内部的铁芯或线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一个阻尼模块,其连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