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04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包括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所述第一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模块之间通过偏振合束器进行偏振合束,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包括四个cos模块和四个第一反射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发光模块、第二发光模块与偏振合束器的配合,可将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激光进行偏振合束,且第一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模块呈交叉错位排布,有效节省该激光器泵源的占用面积;cos模块工作时出射激光,FAC准直激光快轴,SAC准直激光慢轴,再经过四个反射镜将四束激光叠加,实现空间合束,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对cos模块中发光芯片的损伤几率,提高了cos模块使用寿命。块使用寿命。块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器泵源
,具体为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器是一种能够用于发射激光的装置,通过设置在其中的半导体激光单管产生激光,但是单个半导体激光单管功率有限,产生的激光亮度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所以需要多个半导体激光单管发出的激光通过偏振合束器进行偏振合束,从而可保证激光的亮度;但是激光经过偏振合束器时,不可避免会损耗激光的功率;另一方便,为了降低功率损耗,将多个半导体激光单管发出的激光叠加而进行空间合束,但是通过空间合束的激光亮度不强;因此需要一种多合一蓝光激光器泵源既能保证激光器输出激光的亮度,又能降低激光在传输时的损耗。
[0003]目前市面上多合一蓝光激光器泵源大多数采用TO拆帽贴FAC+空间合束的方案,这种方案由于TO封装壳体的限制,整体尺寸偏大,不便于组装成含驱动系统和散热系统的小型激光器,而且TO拆帽的过程会对激光器内部的发光芯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失效风险很高,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通过第一发光模块、第二发光模块与偏振合束器的配合,可将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激光进行偏振合束,且第一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模块呈交叉错位排布,有效节省该激光器泵源的占用面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包括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所述第一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模块之间通过偏振合束器进行偏振合束,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包括四个cos模块和四个第一反射镜,每个所述cos模块搭配一个FAC和一个SAC,所述FAC位于cos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镜倾斜设置在SAC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模块与第一发光模块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模块结构排布相同且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交叉错位排布。
[0006]优选的,所述偏振合束器包括偏振片、第二反射镜、半波片和聚焦镜,所述半波片位于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第一发光模块的一端,所述偏振片位于第二发光模块的一端,且所述聚焦镜位于偏振片的一侧。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射镜、半波片和偏振片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安装方向与第二发光模块上的第一反射镜的安装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二反射镜与第二发光模块的四个第一反射镜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模块的四个第一反射镜与偏振片和聚焦镜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偏振片的安装方向与第一发光模块的第一反射镜安装方向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模块上的cos模块、第一反射镜和SAC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
线上,所述第二发光模块上的cos模块、第一反射镜和SAC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0]优选的,所述cos模块包括基板以及焊接在基板上的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的正负极线路通过金线连接,所述FAC位于基板靠近第一反射镜的一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第一发光模块、第二发光模块与偏振合束器的配合,可将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激光进行偏振合束,且第一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模块呈交叉错位排布,有效节省该激光器泵源的占用面积。
[0013]2、本技术设置的第一发光模块与第二发光模块均包括四个cos模块和四个第一反射镜,每个cos模块搭配一个FAC和SAC,cos模块工作时出射激光,FAC准直激光快轴,SAC准直激光慢轴,再经过四个反射镜将四束激光叠加,实现空间合束,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对cos模块中发光芯片的损伤几率,提高了cos模块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发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发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发光模块;101、cos模块;102、FAC;103、SAC;104、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第二发光模块;4、偏振片;5、半波片;6、聚焦镜;7、基板;8、发光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包括第一发光模块1和第二发光模块3,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与第二发光模块3之间通过偏振合束器进行偏振合束,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包括四个cos模块101和四个第一反射镜104,每个所述cos模块101搭配一个FAC102和一个SAC103,所述FAC102位于cos模块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镜104倾斜设置在SAC103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与第一发光模块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与第二发光模块3结构排布相同且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和第二发光模块3交叉错位排布;cos模块101工作时出射激光,FAC102为快轴准直器,SAC103为慢轴准直器,通过FAC102准直激光快轴,SAC103准直激光慢轴,再经过四个第一反射镜104将四束激光叠加,实现空间合束,通过偏振合束器将第一发光模块1和第二发光模块3发出的激光进行偏振合束,且第一发光模块1与第二发光模块3呈交叉错位排布,有效节省该激光器泵源的占用面积。
[0020]所述偏振合束器包括偏振片4、第二反射镜2、半波片5和聚焦镜6,所述半波片5位于第一发光模块1和第二发光模块3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镜2位于第一发光模块1的一端,所述偏振片4位于第二发光模块3的一端,且所述聚焦镜6位于偏振片4的一侧,通过一个第二反射镜2、一个半波片5和一个偏振片4来实现第二发光模块3与第一发光模块1的激光偏振
合束。
[0021]所述第二反射镜2、半波片5和偏振片4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反射镜2的安装方向与第二发光模块3上的第一反射镜104的安装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二反射镜2与第二发光模块3的四个第一反射镜104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反射镜104和第二反射镜2用于将激光偏转90度,FAC102用于准直激光快轴方向,SAC103用于准直激光慢轴方向,半波片5起旋光作用,用于改变激光的偏振态。
[0022]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的四个第一反射镜104与偏振片4和聚焦镜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偏振片4的安装方向与第一发光模块1的第一反射镜104安装方向相同,偏振片4将不同偏振态的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包括第一发光模块(1)和第二发光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与第二发光模块(3)之间通过偏振合束器进行偏振合束,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包括四个cos模块(101)和四个第一反射镜(104),每个所述cos模块(101)搭配一个FAC(102)和一个SAC(103),所述FAC(102)位于cos模块(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镜(104)倾斜设置在SAC(103)的一侧,所述第二发光模块(3)与第一发光模块(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与第二发光模块(3)结构排布相同且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发光模块(1)和第二发光模块(3)交叉错位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合束器包括偏振片(4)、第二反射镜(2)、半波片(5)和聚焦镜(6),所述半波片(5)位于第一发光模块(1)和第二发光模块(3)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镜(2)位于第一发光模块(1)的一端,所述偏振片(4)位于第二发光模块(3)的一端,且所述聚焦镜(6)位于偏振片(4)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os形态的蓝光激光器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铸王巍罗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