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91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其包括鞋体固定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宽度调节连接装置及缓和治疗装置。鞋体固定装置将患者左右鞋体分别连接固定、缓和治疗装置设置在宽度调节连接装置上,并辅助左右鞋体朝向治疗方向的反方向限位转动。该矫正器通过与患者的左右鞋体连接,并通过将左右鞋体调整至合适的治疗角度,施加强制外力对足内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并通过治疗角度的逐次调整,可逐渐实现对该类患者的痊愈治疗,解决目前该类患者难于治疗的问题。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缓和治疗装置允许患者足部朝向强制治疗的反方向有一定的转动范围,以减轻患者在强制治疗下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提高足内翻的治疗效果。提高足内翻的治疗效果。提高足内翻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


[0001]本申请涉及足内翻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

技术介绍

[0002]足内翻,是跟舟骰关节呈半脱位状态,使足固定于一种内收、旋后内翻姿势。初生婴儿一侧或双侧足跟较小,前足内收、内翻、足内侧皮纹增多、足外侧和背侧拉紧变薄,足跟不能放平如马蹄状,这就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足内(外)翻多由于胎儿足部在宫内受压而长期处于某种异常姿势造成形状异常。有遗传因素,属于多基因遗传。严重者如果固定于某种异常姿势,将对行走有妨碍。
[0003]目前,在进行足内翻临床治疗时,通常采用胶布将两侧足部外力纠正,并在纠正至一定程度后需要打石膏将两侧足部连接固定,从而保持该治疗状态不受新生儿患者的活动影响,以实现稳定的治疗作用。而通常足内翻具有较大的内外翻角度,每次治疗均纠正较小的角度,以减轻新生儿的不适感及疼痛感,因而需要通过多次纠正及固定治疗。而每次通过胶布纠正并打石膏后,石膏的保留时间通常为一个月作用,在进行多次纠正时,则同样需要打较多次的石膏固定,在每次石膏拆除时均对患者造成疼痛感,同时还造成治疗成本的增加。
[0004]而在每次通过石膏固定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足部保持固定的矫正姿势,且每次矫正时间过长,对患者尤其是新生儿存在较大的不适感和疼痛感,不利于该类病情的顺利治疗,进而延长整个治疗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其通过将患者左右鞋体固定并能逐次调整治疗角度的方式,实现对该类病情的患者有效的治疗作用,解决目前对该类病情难于顺利治疗的问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还能实现一定的缓和作用,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及疼痛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器包括:
[0007]鞋体固定装置,将患者左右鞋体分别连接固定,该鞋体固定装置包括有紧贴左右所述鞋体底面的固定板,在其一侧设置有嵌套所述鞋体一侧鞋帮的固定L型翻边,并在所述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与鞋体另一侧的鞋帮嵌套的伸缩L型翻边;
[0008]角度调节装置,其可转动调节的连接在每个所述鞋体固定装置上,该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底面的角度调节板,并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基于所述角度调节板旋转对照的角度尺;
[0009]宽度调节连接装置,其将对称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连接,并调整左右所述鞋体间距;
[0010]缓和治疗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宽度调节连接装置上,并辅助左右所述鞋体朝向治
疗方向的反方向限位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宽度调节连接装置为分别铰接固定连接在每侧所述角度调节板外端的连接板,在对称的所述连接板之间还滑动连接有调节槽板。
[0012]优选的,所述缓和治疗装置为将所述调节槽板分割为相互铰接的左半段和右半段,并且所述左半段和右半段均朝向每侧所述鞋体治疗方向的反方向限位转动。
[00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该矫正器通过与患者的左右鞋体连接,并通过将左右鞋体调整至合适的治疗角度,施加强制外力对足内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并通过治疗角度的逐次调整,可逐渐实现对该类患者的痊愈治疗,解决目前该类患者难于治疗的问题。
[0014]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缓和治疗装置允许患者足部朝向强制治疗的反方向有一定的转动范围,以减轻患者在强制治疗下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提高足内翻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矫正器整体结构及治疗状态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固定板侧视结构图。
[0018]图4为本申请矫正器治疗过程中的缓和作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参照附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包括:鞋体固定装置,将患者左右鞋体10分别连接固定;角度调节装置,其可转动调节的连接在每个所述鞋体固定装置上;宽度调节连接装置,其将对称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连接,并调整左右所述鞋体10间距。其中,鞋体固定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及宽度调节连接装置连接为整体结构,共同构成所述矫正器。
[0021]该矫正器的治疗方式为:首先通过两侧的所述鞋体固定装置将患者的左右鞋体分别固定连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的操作,驱使鞋体固定装置而最终驱动左右鞋体旋转至合适的治疗角度,并限制鞋体处于该治疗角度的固定状态,以对患者左右脚存在的足内翻病情进行外力驱使的强制性治疗,调节不同的治疗角度可实现不同的治疗力度,可根据患者的治疗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角度。角度调节好后通过宽度调节连接装置将两侧鞋体及足部调整至合适的足间距,患者可躺卧在床上静置治疗。而当患者的足内翻角度逐渐减小时,可逐次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调节鞋体及足部的相对角度,进而逐渐可实现患者足内翻状态恢复治疗的效果。
[0022]由于在外力驱动强制性治疗的过程中,限定的治疗角度辅以相应的治疗力度,对患者,尤其是儿童造成较大的不适感及疼痛感,因此为了对强制性的治疗外力进行缓和并保持有效的治疗作用,如图4所示,在所述宽度调节连接装置上还设置有缓和治疗装置,其在正常治疗作用下,能辅助左右所述鞋体10朝向治疗方向的反方向限位转动,其是允许患者足部朝向强制治疗的反方向有一定的转动范围,以减轻患者在强制治疗下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提高足内翻的治疗效果。
[0023]具体的,如图2

3所示,所述鞋体固定装置包括有紧贴左右所述鞋体10底面的固定板1,在其一侧设置有嵌套所述鞋体10一侧鞋帮的固定L型翻边1a,并在所述固定板1另一侧设置有与鞋体10另一侧的鞋帮嵌套的伸缩L型翻边1b。具体的,在固定板1另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杆11,所述伸缩L型翻边1b转动设置在调节螺杆11上。操作时,固定板1紧贴在鞋体10底面上,并使得固定L型翻边1a卡套在鞋体10一侧鞋帮上,接着通过旋转调节螺杆11,驱动伸缩L型翻边1b卡套在鞋体10另一侧鞋帮上,从而实现固定板1与鞋体10的装配紧固。
[00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底面的角度调节板2,具体在固定板1上穿设有旋紧螺杆12,在调节好角度调节板2与固定板1及两侧鞋体10的相对角度后,通过旋紧该旋紧螺杆12,实现角度调节板2与固定板1的紧固。通过宽度调节连接装置将两侧的角度调节板2连接支撑的作用下,实现对两侧鞋体10的治疗角度的调节及固定。而为了调节合适的治疗角度,在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基于所述角度调节板2旋转对照的角度尺13。通过相对于角度调节板2旋转鞋体10,并同时将角度调节板2与角度尺13对照,可快速直观的调整合适的治疗角度,并在逐次调整鞋体10的角度时,可实现直观的角度参照。
[0025]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宽度调节连接装置为分别铰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足内翻治疗的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器包括:鞋体固定装置,将患者左右鞋体(10)分别连接固定,该鞋体固定装置包括有紧贴左右所述鞋体(10)底面的固定板(1),在其一侧设置有嵌套所述鞋体(10)一侧鞋帮的固定L型翻边(1a),并在所述固定板(1)另一侧设置有与鞋体(10)另一侧的鞋帮嵌套的伸缩L型翻边(1b);角度调节装置,其可转动调节的连接在每个所述鞋体固定装置上,该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底面的角度调节板(2),并在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基于所述角度调节板(2)旋转对照的角度尺(13);宽度调节连接装置,其将对称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连接,并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赵静胡雪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爱骨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