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属于理疗衣技术领域。包括石墨烯无纺布层,石墨烯无纺布层中间设置有碳纤维丝,碳纤维丝上设置有多个与人体穴位对应的碳纤维加热圈;耐高温面套,耐高温面套套设在石墨烯无纺布层外侧;中药包,中药包可拆卸设置在耐高温面套靠近人体的一侧,且每个碳纤维加热圈处均设置对应的中药包;主控器,与碳纤维丝电连接,本理疗衣物在以石墨烯无纺布面料为基底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布局碳纤维丝及与碳纤维丝相连续的碳纤维加热圈,同时在中药包、近红外芯片及红光芯片的配合下,使其在具有良好抗菌抑菌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酸痛、消炎、增强新陈代谢及发挥中药材的多方位治疗保健功能。健功能。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衣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加热衣一般有两种类型:充电发热衣与自发热衣。大部分发热衣是以普通电热丝作为发热基材,普通电热丝发热存在很多的弊端:寿命短、热转化率低、温度控制性差、易折断、容易漏电导致火灾等。这类电热丝发衣工作时会产生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和感应电,长时间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
[0003]传统碳纤维发热衣以碳纤维发热作为核心技术,利用碳纤维电热体在通电或受热状态下释放的远红外光实现对人体的理疗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活性,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以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扩张血管,恢复健康的血液循环。相对于传统碳纤维发热衣,我们进行了优化创新,在碳纤维发热体周围根据人体的投影部位和穴位的对应点,科学合理布局近红外芯片和红光芯片,在电流热效应作用下辐射红光和近红外光,可以作用于较深层组织,提高细胞活性,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同时,我们根据穴位的对应点,将碳纤维丝以圆形多圈缠绕成直径3
‑
5厘米圆圈结构,以加强穴位附近的理疗效能。并且在此部位添加中药包,根据不同的治疗作用,中药包内添加不同的中药材。如: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包的成分是:葛根30克、桂枝15克、羌活15克、川芎15克、牛膝20克、鸡血藤20克、赤芍20克、当归20克、伸筋草20克、土元12克、姜黄15克、丝瓜络20克、土茯苓30克、木瓜30克、焦三仙10克、甘草10克。治疗哮喘的中药包成分是:瓜蒌30克、芦根30克、炙麻黄12克、炙双皮20克、炙冬花20克、炙百部20克、僵蚕10克、浙贝12克、天南星15克、半夏12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百花蛇舌草20克、半枝莲20克、鱼腥草20克、炙甘草10克、地龙10克、生姜15克。将各配方研磨成粉末,按每穴位20克分包于通气性好、密封性好、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石墨烯无纺布药包中,并通过药包四面的粘贴带粘贴于发热衣的内胆上,与碳纤维发热圈相对应。该理疗衣物内胆以石墨烯无纺布做基底层,可提高抗菌抑菌性能,抑制细菌滋生,避免潮湿生菌异味等。因此,我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理疗衣服相较于传统发热衣有效增强理疗效果及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可根据需求将衣物设计为不同的样式,应用到内衣裤、外衣、短裤、护颈、护肩等多种衣物种类上,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包括石墨烯无纺布层,所述石墨烯无纺布层中间设置有碳纤维丝,所述碳纤维丝上设置有多个与人体穴位对应的碳纤维加热圈;
[0007]耐高温面套,所述耐高温面套套设在石墨烯无纺布层外侧;
[0008]中药包,所述中药包可拆卸设置在耐高温面套靠近人体的一侧,且每个碳纤维加
热圈处均设置对应的中药包;
[0009]主控器,与碳纤维丝电连接,用于实现碳纤维丝及碳纤维加热圈的发热。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墨烯无纺布层靠近人体的一侧均匀交错设置有多个近红外芯片及红光芯片,所述近红外芯片与红光芯片与主控器电连接,用于实现近红外芯片及红光芯片的加热。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墨烯无纺布层上还并联设置有多个与主控器电连接的热电偶,用于实现对石墨烯无纺布层温度的监控。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高温面套以及中药包上均设置有对应的粘贴带,实现中药包与耐高温面套的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采用红光芯片、近红外芯片以及碳纤维丝,实现三种辐射波段匹配,增强理疗效果;通过在人体穴位处将碳纤维丝盘绕成碳纤维加热圈,使其产生更高的热量来促进人体对中药包内中药成分的吸收;
[0015]2、内层布料采用石墨烯无纺布层,使衣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能力;
[0016]3、采用粘贴带粘贴的方式实现耐高温面套与中药包的连接,便于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更换含有不同药材的中药包,提高了理疗衣物的适用范围;
[0017]4、通过在石墨烯无纺布层上设计热电偶,利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实现对石墨烯无纺布层的温度监测,便于通过主控器及时调整碳纤维丝加热温度,防止过热导致自燃的问题,安全性高。
[0018]综上,本理疗衣物在以石墨烯无纺布面料为基底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布局碳纤维丝及与碳纤维丝相连续的碳纤维加热圈,同时在中药包、近红外芯片及红光芯片的配合下,使其在具有良好抗菌抑菌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酸痛、消炎、增强新陈代谢及发挥中药材的多方位治疗保健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多功能理疗衣物的面料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碳纤维丝在石墨烯无纺布层上的布局示意图;
[0021]图3为近红外芯片及红光芯片的布局示意图;
[0022]图4为中药包在耐高温面套上的布局示意图。
[0023]图中:1、耐高温面套;2、石墨烯无纺布层;3、碳纤维丝;4、近红外芯片;5、中药包;6、粘贴带;7、碳纤维加热圈;8、主控器;9、红光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阅图1
‑
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包括石墨烯无纺布层2,所述
石墨烯无纺布层2中间设置有碳纤维丝3,参照图1,两层石墨烯无纺布层2通过包裹碳纤维丝3来实现对碳纤维丝3的固定,所述碳纤维丝3上设置有多个与人体穴位对应的碳纤维加热圈7,结合图2,可在相应穴位处把相连续的碳纤维丝3呈圆形盘绕成1.5
‑
3厘米的线圈;碳纤维加热导体发热均匀、使用寿命长,并且使用12v直流安全电压,根据需求也可以使用5v的直流电,通过定制加工即可实现,技术成熟,不再赘述。
[0027]耐高温面套1,所述耐高温面套1套设在石墨烯无纺布层2外侧,外部面套可选择负离子面料层或四防面料层或温感面料,采用耐高温芳纶缝纫线对面套和内胆进行重叠绗缝,材料的选择以及缝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常规设计,不再赘述;
[0028]中药包5,所述中药包5可拆卸设置在耐高温面套1靠近人体的一侧,且每个碳纤维加热圈7处均设置对应的中药包5,其布局可参照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中药包5与碳纤维加热圈7的位置设置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进行定制加工,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需循手太阴肺经布线,在云门、天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等穴位处放置中药包;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烯无纺布层(2),所述石墨烯无纺布层(2)中间设置有碳纤维丝(3),所述碳纤维丝(3)上设置有多个与人体穴位对应的碳纤维加热圈(7);耐高温面套(1),所述耐高温面套(1)套设在石墨烯无纺布层(2)外侧;中药包(5),所述中药包(5)可拆卸设置在耐高温面套(1)靠近人体的一侧,且每个碳纤维加热圈(7)处均设置对应的中药包(5);主控器(8),与碳纤维丝(3)电连接,用于实现碳纤维丝(3)及碳纤维加热圈(7)的发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理疗衣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陈红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