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79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锚固连接件和连接卡件,所述连接卡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抵靠部,所述锚固连接件包括锚盘和锚杆,所述锚盘用于抵靠在保温层的外侧面,所述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锚盘,所述锚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温层和轻质砌体的拼缝处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以使所述连接部嵌入至所述轻质砌体的拼缝内,所述抵靠部抵靠于所述轻质砌体的内侧面。从而将保温层与轻质砌体相连接在一起,有效增强了轻质砌体与保温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节能墙体构造的结构稳定性与牢固度。同时,施工方法便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高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高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的墙体主要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承重由梁柱部分承担。此类非承重墙体部分的保温施工一般是在墙体砌筑完成后,在其外侧以“粘锚”或“干挂”形式施工保温层。此类方式由于结构形式、施工质量等因素,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开裂、渗水、脱落及火灾的问题,影响建筑保温效果及引发安全事故(火灾及保温层坠落)。另外,传统框架结构建筑中的非承重墙一般采用自保温材料如蒸压加气砌块或ALC条板,此类材料虽相较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保温效果,但保温效果无法满足更高的建筑节能要求,且其自身吸水率较大,易导致渗水漏水问题,饱受行业诟病。在此技术背景下,一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保温层与结构同步施工的技术方案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被推向了市场。
[0003]该同步施工法系统结构(采用A级防火保温板作为外模板,内侧结合轻质保温砌体墙材,通过锚固连接装置贯穿连接保温层与砌体墙材形成具有保温效果的墙体构造)与施工方法(保温层与墙体同步施工)虽然有效解决了保温层后施工与仅采用蒸压加气砌体材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作为系统安全性的关键节点的锚固连接装置的设置由于通常因实际施工过程中锚固连接装置与横向拉结筋的匹配存在偏差,以及在条板上开孔则存在较大工作量,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工人省略掉这一关键步骤,未能有效设置锚固连接装置,为这一施工方法埋下了保温层与基层脱离的隐患,背离了该施工方法及系统构造的初衷,为该施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形成了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其包括锚固连接件和连接卡件,所述连接卡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抵靠部,所述锚固连接件包括锚盘和锚杆,所述锚盘用于抵靠在保温层的外侧面,所述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锚盘,所述锚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温层和轻质砌体的拼缝处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以使所述连接部嵌入至所述轻质砌体的拼缝内,所述抵靠部抵靠于所述轻质砌体的内侧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锚杆,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连接于所述锚杆,且所述螺母抵靠于所述连接卡件中背向所述轻质砌体的一侧;
[0008]和/或,所述连接部焊接于或者卡接于所述锚杆。
[0009]一种节能墙体构造,其包括保温层、轻质砌体和如上所述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轻质砌体之间并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轻质砌体相连接;
[0011]和/或,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弹性垫层,所述弹性垫层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轻质砌体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抹面层,所述抹面层包括第一抗裂砂浆和第一耐碱玻纤网格布,所述抗裂砂浆连接于所述轻质砌体的内侧面并包覆于所述连接卡件,所述第一耐碱玻纤网格布设置于所述第一抗裂砂浆内;
[0013]和/或,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护面层,所述护面层包括第二抗裂砂浆和第二耐碱玻纤网格布,所述第二抗裂砂浆连接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面并包覆于所述锚盘,所述第二耐碱玻纤网格布设置于所述第二抗裂砂浆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饰面层,所述饰面层连接于所述抹面层中背向所述轻质砌体的一侧面;和/或,所述饰面层连接于所述护面层中背向所述保温层的一侧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单一匀质材料构成的A级防火保温材料;
[0016]或者,所述保温层包括A级防火保温材料和高效保温材料,所述高效保温材料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轻质砌体和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或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连接于所述轻质砌体,所述高效保温材料位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0018]进一步地,所述轻质砌体内具有横向拉结筋,所述锚杆连接于所述横向拉结筋;
[0019]和/或,所述轻质砌体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者ALC条板;
[0020]和/或,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内置于所述保温层内。
[002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件为加强网;
[0022]和/或,所述加强部件的材质为金属、玻纤或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技术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和节能墙体构造,锚固连接件通过锚盘抵靠于保温层的外侧面,连接卡件通过抵靠部抵靠于轻质砌体的内侧面,从而将保温层与轻质砌体相连接在一起,有效增强了轻质砌体与保温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节能墙体构造的结构稳定性与牢固度。同时,施工方法便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高效。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节能墙体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节能墙体构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节能墙体构造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节能墙体构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节能墙体构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连接卡件1
[0032]锚固连接件2
[0033]锚盘21
[0034]锚杆22
[0035]螺母3
[0036]轻质砌体10
[0037]横向拉结筋101
[0038]保温层20
[0039]A级防火保温材料201
[0040]高效保温材料202
[0041]抹面层30
[0042]护面层40
[0043]粘结层50
[0044]弹性垫层60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0046]实施例1
[004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能墙体构造,该节能墙体构造包括轻质砌体10、保温层20和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该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卡件1和锚固连接件2,连接卡件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抵靠部,锚固连接件2包括锚盘21和锚杆22,锚盘21用于抵靠在保温层20的外侧面,锚杆22的一端连接于锚盘21,锚杆22的另一端穿过保温层20和轻质砌体10的拼缝处并与连接部相连接,以使连接部嵌入至轻质砌体10的拼缝内,抵靠部抵靠于轻质砌体10的内侧面。
[0048]连接装置与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锚固连接件和连接卡件,所述连接卡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抵靠部,所述锚固连接件包括锚盘和锚杆,所述锚盘用于抵靠在保温层的外侧面,所述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锚盘,所述锚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温层和轻质砌体的拼缝处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以使所述连接部嵌入至所述轻质砌体的拼缝内,所述抵靠部抵靠于所述轻质砌体的内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锚杆,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连接于所述锚杆,且所述螺母抵靠于所述连接卡件中背向所述轻质砌体的一侧;和/或,所述连接部焊接于或者卡接于所述锚杆。3.一种节能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温层、轻质砌体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同步施工法的连接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轻质砌体之间并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轻质砌体相连接;和/或,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弹性垫层,所述弹性垫层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轻质砌体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墙体构造还包括抹面层,所述抹面层包括第一抗裂砂浆和第一耐碱玻纤网格布,所述抗裂砂浆连接于所述轻质砌体的内侧面并包覆于所述连接卡件,所述第一耐碱玻纤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强刘念界季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