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65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设有拉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升降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放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热丝与风扇的配合,使装置主体内部达到干燥的效果,使纺织品不容易受潮与外观变化以及色差变化,有效的减小了利益损失通过多孔吸板、吸气机、过滤管的配合下,使装置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净化,阻止了对人体的危害,通过升降装置与底座的配合下,使纺织品进行存放,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纺织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主要用来制作衣服、被单、桌布和窗帘等,纺织品成品一般为卷筒状;
[0003]现有的放置架的高度都是固定的,不能进行调节,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于上方的纺织品的存放和取出就比较困难,降低了现有纺织品放置架的实用性,现有的放置架中因没有过滤装置,纺织品上的染剂很多都是采用化学材料制成,所以在印染过后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对人体受到伤害,现有的放置架因没有加热装置,一般都是将纺织品暴露在空气外部,这样在有些特殊工艺处理的纺织品很容易吸尘,所以一些特殊工艺处理过的纺织品需要一个干燥的环境存放,有利于纺织品的色差,外观不会产生改变,而且不容易受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以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设有拉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升降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放置架,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与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与装置主体的表面贯穿连接,所述拉门的上下两侧与装置主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内表面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架的一侧与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滑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设有风扇,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电热丝,所述加热装置的两侧设有透气网,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设有控制元件,所述风扇的顶部与加热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与加热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热丝的两端与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元件的底部与加热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透气网的上下两侧与加热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风扇、安装架、电热丝、控制元件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具备对装置内部进行干燥的效果,使纺织品不会出现色差,外观不会发生变化,不容易受潮的效果。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孔吸板,所述多孔吸板的一侧设有吸气机,所述吸气机的后端设有过滤管,所述多孔吸板的一侧与吸气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管的一端与吸气机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多孔吸板、吸气机、过滤管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具备过滤装置内部有害气体的效果。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设有滑套,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顶部与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内表面与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滑套的内部与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电机、转轴、导向杆、螺纹杆、滑套、导向杆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具备对纺织品在放置架上进行升降的效果,有效的利用空间存放。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设有杆筒,所述杆筒的内部设有柱形空腔,所述杆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液压缸的顶部与杆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柱形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的顶部与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液压缸,杆筒、柱形空腔、活塞、支撑杆、支撑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具备使支撑板通过导向杆推送到螺纹杆上进行存放。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通过电热丝与风扇的配合,使装置主体内部达到干燥的效果,使纺织品不容易受潮与外观变化以及色差变化,有效的减小了利益损失。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通过多孔吸板、吸气机、过滤管的配合下,使装置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净化,阻止了对人体的危害。
[0018]3、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通过升降装置与底座的配合下,使纺织品进行存放,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过滤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A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装置主体;2、加热装置;3、过滤装置;4、拉门;5、底座;6、升降装置;7、滑杆;21、风扇;22、透气网;23、安装架;24、电热丝;25、控制元件;31、多孔吸板;32、吸气机;
33、过滤管;51、电机;52、转轴;53、导向杆;54、螺纹杆;55、滑套;61、液压缸;62、杆筒;63、柱形空腔;64、活塞;65、支撑杆;66、支撑板;7、滑杆;71、滑块;72、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2,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3,装置主体1的两侧设有拉门4,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有升降底座5,底座5的顶部设有升降装置6,底座5的顶部设有滑杆7,滑杆7的表面设有滑块71,滑块71的一侧设有放置架72,加热装置2的底部与装置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过滤装置3的一侧与装置主体1的表面贯穿连接,拉门4的上下两侧与装置主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升降装置6的底部与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滑杆7的底部与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块71的内表面与滑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放置架72的一侧与滑块71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66的一侧与滑套55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66的一侧与滑块7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有加热装置(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有过滤装置(3),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设有拉门(4),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有升降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部设有升降装置(6),所述底座(5)的顶部设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表面设有滑块(71),所述滑块(71)的一侧设有放置架(72);所述加热装置(2)的内部设有风扇(21),所述加热装置(2)的内部安装架(23),所述安装架(23)的一侧设有电热丝(24),所述加热装置(2)的两侧设有透气网(22),所述加热装置(2)的内部设有控制元件(25);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多孔吸板(31),所述多孔吸板(31)的一侧设有吸气机(32),所述吸气机(32)的后端设有过滤管(33);所述底座(5)的内部设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设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的顶部设有导向杆(53),所述导向杆(53)的顶部设有螺纹杆(54),所述螺纹杆(54)的表面设有滑套(55);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液压缸(61),所述液压缸(61)的顶部设有杆筒(62),所述杆筒(62)的内部设有柱形空腔(63),所述杆筒(62)的内部设有活塞(64),所述活塞的顶部设有支撑杆(65),所述支撑杆(65)的顶部设有支撑板(6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品生产车间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1)的顶部与加热装置(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3)的底部与加热装置(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热丝(24)的两端与安装架(2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元件(25)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舜聚喷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