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63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所述卡本体的顶端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密封机构和易撕膜,所述密封机构的下部位于所述微柱凝胶管的内部。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下部为一个柱体,所述密封柱下部的外径与所述微柱凝胶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密封柱的顶部大于所述微柱凝胶管的内径,所述密封柱的下部位于所述微柱凝胶管内部,所述密封柱的顶部位于卡本体的顶端面。所述密封凸起与所述密封凹槽为卡合连接。通过设置密封机构和易撕膜,确保对微柱凝胶管的密封性达到最佳,根据实际检测数量选择相应的管数,同时在离心时,有效避免外部细菌进入管内,影响检测准确性。影响检测准确性。影响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


[0001]本技术涉及血液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微柱凝胶技术被广泛用于输血领域,主要有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IgG抗A、IgG抗B滴度检测等,其核心为凝胶分子筛,即板卡微柱中充满特制的凝胶介质,当红细胞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后,被凝胶上层阻隔,不能通过凝胶筛孔,而未发生凝集现象的红细胞,可顺利到达凝胶底部聚集,从而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判断检验结果。
[0003]现有的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中只在卡本体的顶端设置两个分离式的易撕膜,每个易撕膜对三到四个微柱凝胶管进行密封,使用时至少用到三个微柱凝胶管,在检测时容易造成浪费,同时由于在加入血样后进行离心操作时,现有的铝箔胶带密封效果不佳,导致离心时外界的细菌进入到微柱凝胶管内,影响检测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通过在卡本体的顶端面设置密封机构,同时在密封机构的上方设置具有辅助线的易撕膜,解决了现有检测卡在检测时造成浪费,以及在离心时,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外界细菌进入微柱凝胶管内,影响检测准确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6]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包括卡本体和位于卡本体内部的微柱凝胶管,所述卡本体的顶端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密封机构和易撕膜,所述密封机构的下部位于所述微柱凝胶管的内部。
[0007]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下部为一个柱体,所述密封柱下部的外径与所述微柱凝胶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密封柱的顶部大于所述微柱凝胶管的内径,所述密封柱的下部位于所述微柱凝胶管内部,所述密封柱的顶部位于卡本体的顶端面。
[0008]优选地,在所述密封柱的下部的外周面两侧对称设置密封凸起,在所述微柱凝胶管的内周面两侧对称设置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凸起可分离式位于所述密封凹槽内。
[0009]优选地,所述密封凸起与所述密封凹槽为卡合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易撕膜整体位于所述密封柱顶部和所述卡本体顶端面的上方,在所述易撕膜的两侧设置辅助线。
[0011]优选地,在相邻两个所述微柱凝胶管之间设置限位柱,所述易撕膜位于所述限位柱旁侧。
[0012]优选地,所述密封柱和所述密封凸起由硅胶材质制成。
[0013]优选地,在所述卡本体的外侧面下方设置标签区
[0014]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中,通过设
置密封机构和易撕膜,具有密封凸起的密封柱的下部位于微柱凝胶管的内侧,密封柱的顶部位于卡本体的顶端面,在密封柱的顶部上册设置带有辅助线的易撕膜,确保对微柱凝胶管的密封性达到最佳,根据实际检测数量选择相应的管数,同时在离心时,有效避免外部细菌进入管内,影响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密封凸起与密封凹槽的卡接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两个限位柱之间的俯视图。
[0019]附图标记:10

卡本体,20

微柱凝胶管,30

标签区,40

密封机构,401

密封柱,402

密封凸起,403

密封凹槽,50

易撕膜,501

辅助线,60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为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卡本体10和微柱凝胶管20,微柱凝胶管20位于卡本体10内部,其微柱凝胶管20的管口平面与卡本体10的水平面相平齐。在卡本体10的顶端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密封机构40和易撕膜50,密封机构40的下部位于微柱凝胶管20的内部,具体为密封机构40和易撕膜50的数量与微柱凝胶管20的数量保持一致。
[0025]进一步地,密封机构40包括密封柱401,密封柱401的下部为一个柱体,顶部为一个大于微柱凝胶管20内径的顶部面,密封柱401的下部位于微柱凝胶管20的内部,密封柱401的顶部位于卡本体10的顶端面上,通过将密封柱401分为两部分进行对微柱凝胶管20内部和外部进行双重密封,密封结果提升,同时密封柱401下部的外径与微柱凝胶管20的内径保持一致。
[0026]进一步地,在密封柱401的下部的外周面两侧对称设置密封凸起402,同时在微柱凝胶管20的内周面两侧对称设置密封凹槽403,密封凸起402与密封凹槽403的位置相互对
应,密封时二者紧密卡合,当密封凸起402在力的作用下,可以使其远离密封凹槽403,即拿出密封柱401整体。设置密封凸起402和密封凹槽403,进一步增强二者的密封效果,在离心时,避免微柱凝胶管20内部的反应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增加检测准确性。
[0027]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密封凸起402与密封凹槽403为卡合连接。
[002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易撕膜50整体位于密封柱401顶部和卡本体10顶端面的上方,在易撕膜50的两侧设置辅助线501。易撕膜50可以进一步防止未加血样前,避免微柱凝胶管20内抗体受到污染,同时每个微柱凝胶管20上部有一个独立的易撕膜50,当检测的数量有少量时,可以特异性地选择相应数量的微柱凝胶管20,避免把全部的微柱凝胶管20打开而产生浪费,辅助线501为了在撕膜的时候更加的便利。
[0029]进一步地,在相邻两个微柱凝胶管20之间设置限位柱60,易撕膜50水平位于限位柱60的旁侧。由于限位柱60的存在,会确保揭开易撕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包括卡本体(10)和位于卡本体(10)内部的微柱凝胶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本体(10)的顶端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密封机构(40)和易撕膜(50),所述密封机构(40)的下部位于所述微柱凝胶管(2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40)包括密封柱(401),所述密封柱(401)的下部为一个柱体,所述密封柱(401)下部的外径与所述微柱凝胶管(20)的内径一致,所述密封柱(401)的顶部大于所述微柱凝胶管(20)的内径,所述密封柱(401)的下部位于所述微柱凝胶管(20)内部,所述密封柱(401)的顶部位于卡本体(10)的顶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型微柱凝胶检测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柱(401)的下部的外周面两侧对称设置密封凸起(402),在所述微柱凝胶管(20)的内周面两侧对称设置密封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卡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