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隔离组件和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隔离组件和包括该电磁隔离组件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连接器的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电磁隔离开的电磁隔离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中的电源端子会对信号端子产生电磁干扰,严重影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为了减小电源端子对信号端子的电磁干扰,通常在连接器的绝缘体中插入一个金属片,通过该金属片将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电磁地隔离开。但是,金属片的端部与信号端子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较短,这减小了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容易造成信号端子短路,这导致连接器的电气绝缘性能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磁隔离组件,所述电磁隔离组件适于插装到连接器的绝缘体上的插缝中。所述电磁隔离组件包括:金属分隔件,用于将插装在所述绝缘体中的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电磁地隔离开;和电气隔离件,固定到所述金属分隔件上,用于增加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隔离组件,适于插装到连接器的绝缘体(1)上的插缝(10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隔离组件包括:金属分隔件(5),用于将插装在所述绝缘体(1)中的电源端子(3)和信号端子(4)电磁地隔离开;和电气隔离件(6),固定到所述金属分隔件(5)上,用于增加所述电源端子(3)和所述信号端子(4)之间的爬电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磁隔离组件被插装到所述绝缘体(1)中时,所述电气隔离件(6)沿所述绝缘体(1)的轴向从所述绝缘体(1)的一端的端面(1a)凸出预定高度,以增加所述电源端子(3)的一端(3a)和所述信号端子(4)的一端(4a)之间的爬电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磁隔离组件被插装到所述绝缘体(1)中时,所述电气隔离件(6)沿所述绝缘体(1)的径向从所述绝缘体(1)的一端的两侧凸出预定距离,以增加所述电源端子(3)的一端(3a)和所述信号端子(4)的一端(4a)之间的爬电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气隔离件(6)的两侧上分别形成有定位凸筋(6a),所述定位凸筋(6a)用于与所述插缝(101)的入口的内壁上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沟槽(16a)配合,以定位所述电气隔离件(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分隔件(5)包括:板状本体(50);和一对接触弹片(51),分别形成在所述板状本体(5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当所述电磁隔离组件被插装到所述绝缘体(1)中时,所述接触弹片(51)经由所述绝缘体(1)上的槽孔(102)凸出到所述绝缘体(1)的外部,以与连接器的屏蔽壳(2)的内壁电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分隔件(5)还包括:固定弹片(52),分别形成在所述板状本体(5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用于与所述绝缘体(1)的插缝(101)的内壁干涉配合,以将所述金属分隔件(5)固定在所述插缝(101)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分隔件(5)还包括:引导凸筋(53),凸出地形成在所述板状本体(50)的表面上,用于与所述绝缘体(1)的插缝(101)的内壁上的引导凹槽配合,以引导所述金属分隔件(5)插入所述插缝(101)中。8.根据权利要求1
‑
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隔离件(6)被注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华,王迎春,王勇,张道宽,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