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下肢护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40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0
一种手术室下肢护理架,有效的解决了不便调节患者下肢高度和角度的问题;包括U形的主体,主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T形槽,T形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块,两个T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矩形板,矩形板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倒L形的支撑板,支撑板前端铰接有弧形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板,矩形板内开设有位于两个滑道之间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等腰梯形且前小后大的推块,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导杆,两个导杆的相对端均伸入矩形槽内且与推块外侧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下肢护理架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手术室下肢护理架。

技术介绍

[0002]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监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设备齐全,护士工作反应灵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术室中在进行腿部手术室,可能需要下肢护理架以配合手术后对患者下肢的护理,且目前的下肢护理架一般都是固定结构,不便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患者下肢的高度和角度,不仅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也增大了医护人员对患者下肢护理的难度,同时也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手术室下肢护理架,有效的解决了不便调节患者下肢高度和角度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U形的主体,主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T形槽,T形槽内滑动连接有T形块,两个T形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矩形板,矩形板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倒L形的支撑板,支撑板前端铰接有弧形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板,矩形板内开设有位于两个滑道之间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等腰梯形且前小后大的推块,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导杆,两个导杆的相对端均伸入矩形槽内且与推块外侧接触。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6]通过设置的T形块、T形槽、矩形板、丝杆、弧形板和固定带,不仅便于将患者的下肢稳定约束在弧形板上,也便于通过矩形板的上下滑动调节患者下肢的高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护理,设有的推块、支撑板、导杆、滑道和螺栓,便于通过两个弧形板的相对或相背滑动带动患者的下肢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便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放松,同时也便于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换药治疗,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10]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U形的主体1,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T形槽2,T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T形块3,两个T形块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矩形板4,矩形板4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道5,滑道5内滑动连接有倒L形的支撑板6,支撑板6前端铰接有弧形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板7,矩形板4内开设有位于两个滑道5之间的矩形槽8,矩形槽8内滑动连接有等腰梯形且前小后大的推块9,两个支撑板6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导杆10,两个导杆10的相对端均伸入矩形槽8内且与推块9外侧接触。
[0013]为了便于矩形板4的上下滑动,所述的左侧的T形槽2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丝杆11,丝杆11与左侧的T形块3螺纹连接,丝杆11上端贯穿主体1且同轴设有旋钮12。
[0014]为了便于推块9的前后滑动,所述的矩形槽8内螺纹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栓13,螺栓13前端与推块9转动连接,螺栓13后端贯穿矩形板4且与矩形板4螺纹连接,支撑板6外侧经左右轴向的弹簧与滑道5侧壁连接。
[0015]为了便于将主体1固定在手术床上,所述的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下端且L形的固定板14,固定板14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T形的固定杆15,固定杆15上套装有位于固定板14内的压簧。
[0016]为了便于将患者下肢约束在弧形板7上,所述的弧形板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16,固定带16自由端设有魔术贴17,同一个弧形板7上的两个魔术贴17可互相粘合。
[0017]为了便于提高患者腿部的舒适度,所述的弧形板7上侧面上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海绵软层18。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拉动固定杆15沿固定板14向下滑动,压簧被压缩,随之将主体1经固定板14放置在手术床上,不再拉动固定杆15,此时在压簧的作用下,压簧带动固定杆15沿固定板14向上滑动与手术床下侧接触,能够将主体1经固定板14和固定杆15固定在手术床上,然后将患者的下肢放置在对应侧的弧形板7内,随之将固定带16缠绕在患者的下肢上,调整好松紧程度后,将两个魔术贴17粘合在一起,便于将患者下肢通过固定带16约束在弧形板7上,且设有的海绵层,能够提高患者下肢的舒适度;
[0019]需要调节患者下肢高度和角度时,首先顺时针转动旋钮12,旋钮12经丝杆11带动左侧的T形块3沿T形槽2向上滑动,促使矩形板4经两个T形块3沿T形槽2向上滑动至一定的高度,促使矩形板4经弧形板7带动患者的下肢向上移动至一定的高度,随之不再转动旋钮12,且螺纹连接具有一定的自锁性,能够使矩形板4处于稳定位置,便于使患者的腿部处于稳定高度,且弧形板7与支撑板6铰接连接,能够根据患者下肢自行调节弧形板7的角度,便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然后顺时针转动螺栓13,螺栓13顺时针转动推动推块9沿矩形槽8向前滑动,促使矩形板4经斜面和导杆10推动两个支撑板6沿滑道5相背滑动,弹簧被压缩,两个支撑板6经弧形板7带动患者下肢向外摆动一定的角度,随之不再转动螺栓13,能够使患者的两个下肢处于稳定角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下肢进行护理。
[0020]不再需要对患者下肢护理时,首先反向重复上述操作,致使弧形板7和矩形板4都滑动至初始位置,随之将两个魔术贴17接触粘合状态,不再将患者的腿部经固定带16约束在弧形板7上,随之向下拉动固定杆15,压簧被压缩,促使固定杆15不再挤压手术床侧面,然后将主体1从手术床上取下即可。
[002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的T形块、T形槽、矩形板、丝杆、弧形板和固定带,不仅便于将患者的下肢稳定约束在弧形板上,也便于通过
矩形板的上下滑动调节患者下肢的高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护理,设有的推块、支撑板、导杆、滑道和螺栓,便于通过两个弧形板的相对或相背滑动带动患者的下肢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便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放松,同时也便于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换药治疗,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下肢护理架,包括U形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T形槽(2),T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T形块(3),两个T形块(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的矩形板(4),矩形板(4)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朝上的滑道(5),滑道(5)内滑动连接有倒L形的支撑板(6),支撑板(6)前端铰接有弧形且开口朝上的弧形板(7),矩形板(4)内开设有位于两个滑道(5)之间的矩形槽(8),矩形槽(8)内滑动连接有等腰梯形且前小后大的推块(9),两个支撑板(6)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左右轴向的导杆(10),两个导杆(10)的相对端均伸入矩形槽(8)内且与推块(9)外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下肢护理架,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T形槽(2)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丝杆(11),丝杆(11)与左侧的T形块(3)螺纹连接,丝杆(11)上端贯穿主体(1)且同轴设有旋钮(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