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30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本体,眼镜本体内设有控制线路板、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可充电电池,眼镜本体上设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用于眼脑监测的第一监测装置、干预刺激大脑的第一干预调节装置;眼镜本体上还可拆装安装有头带或柔性帽体,头带或柔性帽体上设有第二监测装置和第二干预调节装置,第二监测装置设有多个并在与国际标准导联系统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


[0001]本技术涉及便携式的医疗健康智能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

技术介绍

[0002]人类面临的精神压力问题并没有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明显减少,最近人们用脑用眼相关的安全健康问题伴随着电子屏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滥用反而是有增无减。脑卒中、抑郁症、癫痫、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小孩自闭症等脑功能失调类疾病一直困扰着人类,至今没有良好的医学解决方案。随着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力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在精神医学领域的普及应用也逐渐展开。便携式、可穿戴的数字智能产品可有效监测与防治心脑类疾病,比起体积庞大、成本高昂的核磁、CT等医院常用大型仪器设备,具有更加及时、便捷、有效或者低成本的优势。目前,国际上已经研发出便携式的眼动仪(例如瑞典公司Tobii研发的Pro Glasses 3)、便携式的经颅磁刺激设备(例如美国Inner Cosmos公司研发的半植入式TMS装置)、以及便携式的超声仪器(例如西门子研发的ButterflyiQ、Flosonics Medical公司研发的FloPatch),但市面上至今仍然缺少真正实现功能闭环、可有效针对脑功能失调进行及时评估并干预或治疗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尤其一些脑功能失调的症状发作是相当突然并具有高风险性,而目前的这些可穿戴智能设备也只是单一功能的,不能在检测中实施干预、调节、治疗功能的闭环式可穿戴设备,以有效实现相关病情的动态管理与智能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本体,所述眼镜本体内设置有设有微处理器的控制线路板、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可充电电池,所述眼镜本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用于眼脑监测的第一监测装置、干预刺激大脑的第一干预调节装置;所述眼镜本体上还可拆装安装有头带或柔性帽体,所述头带或柔性帽体上设置有能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监测装置和第二干预调节装置,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设置有多个并在与国际标准导联系统10

20或10

10的位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干预调节装置设有多个并在邻近第二监测装置的位置设置在头带或柔性帽体上。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是具有红外光感的PPG信号采集模块和眼动追踪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PPG信号采集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的镜腿上对应于头部颞浅动脉和/或耳后动脉的耳周位点处,所述眼动追踪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的镜框上对应于眼角膜的位置。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干预调节装置是声音刺激模块和光刺激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
两种,所述声音刺激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上,所述光刺激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镜框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声音刺激模块包括电连接的设置在眼镜本体上的喇叭、设置在眼镜本体内的音频芯片;所述光刺激模块是能模拟高频脑电波的LED灯。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监测装置是近红外脑血氧模块和EEG信号采集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干预调节装置是经颅超声模块、经颅磁刺激模块和经颅电刺激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头带或柔性帽体套设在眼镜本体的镜腿上,所述头带或柔性帽体和眼镜本体的镜腿上分别设置有能相配合电性连接的电连接接头。
[0011]作为优选,所述眼镜本体在两个镜腿的表面均设置有截面成T型结构的滑槽,任意一个或每个所述滑槽的两个槽壁上均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导电层,所述头带或柔性帽体上设置有能匹配限位滑设在滑槽中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导电层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有与第二监测装置和第二干预调节装置电性连接的导电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还设置有物联网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物联网芯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有云服务器,并通过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有云计算平台和/或具边缘计算功能的智能终端。
[0013]作为优选,所述眼镜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和开关。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以眼镜为载体,以固定和可拆装的方式集合了多种针对脑功能监测和干预调节的装置,可根据使用的需求采用相应的单个或多个装置来监测和干预脑功能,方便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头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眼镜本体上滑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

眼镜本体10

滑槽11

充电接口12

开关100

导电层2

控制线路板3

可充电电池4

第一监测装置40

PPG信号采集模块41

眼动追踪模块5

第一干预调节装置50

声音刺激模块51

光刺激模块6

头带60

滑块600

导电部7

第二监测装置70

近红外脑血氧模块71

EEG信号采集模块8

第二干预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此外,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本体1,眼镜本体1就包括了镜框、安装在镜框左右两侧的镜腿和安装在镜框内的镜片,所述眼镜本体1内设置有设有微处理器的控制线路板2、与控制线路板2电性连接的可充电电池3,可充电电池3给控制线路板2提供电力,微处理器就用来处理它所接收到的其它部件所传输的信息,此时就依据使用需求将控制线路板2和可充电电池3设置在眼镜本体1的镜框或镜腿上,优选都设置在镜腿上,所述眼镜本体1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2电性连接的用于眼脑监测的第一监测装置4、干预刺激大脑的第一干预调节装置5,在佩戴上眼镜后就可以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本体,所述眼镜本体内设置有设有微处理器的控制线路板、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可充电电池,所述眼镜本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用于眼脑监测的第一监测装置、干预刺激大脑的第一干预调节装置;所述眼镜本体上还可拆装安装有头带或柔性帽体,所述头带或柔性帽体上设置有能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监测装置和第二干预调节装置,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设置有多个并在与国际标准导联系统10

20或10

10的位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干预调节装置设有多个并在邻近第二监测装置的位置设置在头带或柔性帽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是具有红外光感的PPG信号采集模块和眼动追踪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PPG信号采集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的镜腿上对应于头部颞浅动脉和/或耳后动脉的耳周位点处,所述眼动追踪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的镜框上对应于眼角膜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预调节装置是声音刺激模块和光刺激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声音刺激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上,所述光刺激模块设置在眼镜本体镜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脑功能评估、干预与治疗的可穿戴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刺激模块包括电连接的设置在眼镜本体上的喇叭、设置在眼镜本体内的音频芯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涛刘大双李梁王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必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