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711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配合机柜的风道顺次设混风调节单元、过滤单元、湿度调节单元和送风单元,送风单元的输出端的风道与机房内部空间连通,混风调节单元与机房内部空间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高效、高性价比,有效增加室外空气环境的使用范围,使得每年的工作时长比温度和湿度单独控制的系统增加20%以上;结构简洁、实用,具备单加湿功能,加湿降温功耗低;安全系数高,可通过混风调节单元达到室外冷源与室内空气混合,提高送风温度,防止因为送风温度过冷而结露的情况;满足中大型数据中心及其通信、电力配置等对温、湿度的要求,可以有效降低原环境控制设备的能耗和使用寿命。设备的能耗和使用寿命。设备的能耗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从一个或多个集中式空调站向可以得到二次处理的房间或场所内的分配装置供给经过处理的一次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专门为这种系统设计的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其一般向室内以专用设备输出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将空气朝室外排出,进而在室内形成“新风流动场”,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在送风的同时新风系统还需要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消毒、杀菌、增氧等操作。
[0003]大中型机房是具有基本的设置标准的,包括但不限于选址要求、构成要求及基础面积,其中,中型机房的面积为200~800

,机柜数量一般为50~200个,而大型机房的面积则为800~2000

,机柜数量一般为200~1000个,在这样面积下,大中型机房的通信、电力需求会对机房内空气的温、湿度均有一定要求,基本需要常年制冷。
[0004]现有技术中,为大中型机房配置的新风系统很难既满足机房设备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又满足有效降低此系统的能耗的需求,同时新风系统需要频繁维护及更换过滤设备,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机柜,配合所述机柜设有风道,配合所述风道顺次设有混风调节单元、过滤单元、湿度调节单元和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的输出端的风道与机房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混风调节单元与机房内部空间配合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混风调节单元包括配合机柜设置的电动回风阀和电动新风阀,所述电动新风阀朝向室外设置,所述电动回风阀与机柜所处的室内空间配合设置,配合所述电动回风阀和电动新风阀分别设有驱动电机。
[0008]优选地,所述电动回风阀和电动新风阀分别与设于机柜顶部的回风入风口和新风入风口配合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配合设于混风调节单元的输出端的多级过滤仓,配合任一级过滤仓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多级过滤仓间空间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多级过滤仓包括第一过滤仓和第二过滤仓,所述第一过滤仓内设有自动卷绕过滤网系统,所述第二过滤仓内设有袋式过滤器。
[0011]优选地,过滤单元后的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别设有对应的湿度调节单元,配合任一所述湿度调节单元设有传感器。
[0012]优选地,配合所述第一风道的湿度调节单元包括设于过滤单元的输出端的第一加湿膜,所述第一加湿膜的底部配合设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通过水泵及第一管路连接至设于第一加湿膜顶部的第一布水器。
[0013]优选地,配合所述第二风道的湿度调节单元包括设于过滤单元的输出端的第二加湿膜,所述第二加湿膜的底部配合设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与第一水箱间设有回水管,所述第一管路的输出端空间连接至第二管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出端连接至设于第二加湿膜顶部的第二布水器。
[0014]优选地,所述送风单元包括配合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输出端设置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机房内部空间连通。
[0015]优选地,配合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机房设有导流板。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包括机柜,配合机柜设有风道,配合风道顺次设有混风调节单元、过滤单元、湿度调节单元和送风单元,送风单元的输出端的风道与机房内部空间连通,混风调节单元与机房内部空间配合设置。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具有可靠、高效、高性价比等多种优势,有效增加室外空气环境的使用范围,使得每年的工作时长比温度和湿度单独控制的系统增加20%以上;
[0019](2)结构简洁、实用,具备单加湿功能,加湿降温功耗低;
[0020](3)设备安全系数高,在室外空气过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混风调节单元达到室外冷源与室内空气混合,提高送风温度,防止因为送风温度过冷而结露的情况,确保机房安全。
[0021]本技术针对中大型机房环境控制,可满足中大型数据中心及其通信、电力配置等对温、湿度的要求,亦可以有效降低原环境控制设备的能耗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除去机柜的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6]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机柜1,配合所述机柜1设有风道,配合所述风道顺次设有混风调节单元、过滤单元、湿度调节单元和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的输出端的风道与机房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混风调节单元与机房内部空间配合设置。
[0027]本技术中,系统整体以机柜1进行装配,为了充分利用机柜1内的空间并考虑到安装便利性,将风道的通风方向设置为由上至下、两侧至中心,直至机柜1的底部中心处排出,排出的新风通过机房底部空间或其他方式输送至各个机柜。
[0028]本技术中,机柜1中的风道上顺次设置混风调节单元、过滤单元、湿度调节单
元和送风单元;混风调节单元用于可选择性的导入室外新风和/或室内回风,进而实现不同的控制;过滤单元用于对混风调节单元导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使其满足室内送风的清洁度需求;湿度调节单元用于对过滤后的气体进行湿度调节,弥补气体,特别是室外空气含湿量不足的问题;最后通过送风单元实现将处理后的气体吸入后加压排出的目的,使新风可以顺利进入后续风道中。
[0029]本技术中,送风单元的输出端的风道与机房内部空间连通,确切来说,送风单元的输出端设置在机房的地板下,采用地板下送风的方式,而混风调节单元,主要是指与导入室内回风的部分与机房内部空间配合,此配合可以通过回风管(图中未示出)实现,用于保留预设比例的热量。
[0030]所述混风调节单元包括配合机柜1设置的电动回风阀2和电动新风阀3,所述电动新风阀3朝向室外设置,所述电动回风阀2与机柜1所处的室内空间配合设置,配合所述电动回风阀2和电动新风阀3分别设有驱动电机。
[0031]所述电动回风阀2和电动新风阀3分别与设于机柜1顶部的回风入风口和新风入风口配合设置。
[0032]本技术中,混风调节单元包括配合机柜1设置的电动回风阀2和电动新风阀3,其中,电动新风阀3朝向室外设置,用于导入室外新风,电动回风阀2朝向机柜1所处的室内空间设置,用于导入室内的热空气,一般来说通过回风管(图中未示出)实现回风的导入。
[0033]本技术中,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机柜,配合所述机柜设有风道,配合所述风道顺次设有混风调节单元、过滤单元、湿度调节单元和送风单元,所述送风单元的输出端的风道与机房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混风调节单元与机房内部空间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调节单元包括配合机柜设置的电动回风阀和电动新风阀,所述电动新风阀朝向室外设置,所述电动回风阀与机柜所处的室内空间配合设置,配合所述电动回风阀和电动新风阀分别设有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回风阀和电动新风阀分别与设于机柜顶部的回风入风口和新风入风口配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配合设于混风调节单元的输出端的多级过滤仓,配合任一级过滤仓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多级过滤仓间空间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中型机房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过滤仓包括第一过滤仓和第二过滤仓,所述第一过滤仓内设有自动卷绕过滤网系统,所述第二过滤仓内设有袋式过滤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