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73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井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本装置水箱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水箱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水箱的内侧壁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两侧均设有侧边板,侧边板卡设在所述定位卡槽内;所述水箱的一侧上部连通有进水管、下部连通有出泥管,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端连接有水雾收集机构。本装置能够有效去除矿井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并且在处理矿井水的过程中不需额外添加絮凝剂,能有效防止矿井水水质进一步复杂,为后续矿井水处理增添负担;同时节省了传统井下预处理絮凝沉淀等待的时间,减少了占地面积。地面积。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的矿井水来源于地下水,煤炭的生产活动和煤炭企业对地下水的资源化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将矿井水作为水资源复用可以置换出大量地表水及地下水,有利于保护地表及地下水资源,改善缺水地区的水环境,因此,对煤矿矿井水处理的重复利用,不仅是对资源开发的拓展,也是缓解矿区缺水问题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矿井水井下的复用技术没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因此,如何解决矿井水的处理、排放以及经济高效利用,一直是煤矿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长期探索的问题。
[0003]目前绝大部分煤矿井下水是直接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处理矿井水的方法是矿井水由井下水仓排出,或者是在地面上修建调节池以及处理矿井水的构筑物,以使矿井水经过处理好达到排放或饮用等水质要求,一部分在地面进行利用,另一部分再返回到井下利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27351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高浊度矿井水处理装置,根据其工作原理可知,其通过沉淀和絮凝的方式达到对矿井水处理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传统处理矿井水的方式具有以下问题:(1)目前传统的矿井水处理往往是先通过水泵将矿井水从井水水输送至地面上再进行水处理,然而此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用于矿井水提升,并且还存在加压泵泵壳易损坏、上下管道压力过高、下水管道减压难度较大等问题;(2)常规的矿井水预处理通常包括絮凝、沉淀等操作步骤,水质要求较高的预处理方式往往还包括调节池和配水井,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3)絮凝沉淀等矿井水预处理是将矿化度不高而悬浮物含量较高的矿井水提升到地面上调节池进行预沉处理,依靠重力作用将矿井水中的颗粒物与水分开,导致传统的絮凝沉淀等水质预处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4)絮凝处理则需向矿井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进行反应,然由于在矿井水处理过程中,水质波动较大,混合液中活性浓度难以稳定,技术人员通常凭借经验添加絮凝剂,絮凝剂投加量不合理难以保证水质,导致水质进一步复杂,为后续处理增添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矿井水的处理方式存在矿井水提升耗费电能高、加压泵泵壳易损坏、占地面积大、耗费时间长、水质易进一步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该装置能有效去除矿井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并且不需向矿井水内额外添加絮凝剂,有效防止了矿井水水质进一步复杂,并且节省了传统井下预处理絮凝沉淀等待的时间,减小了占地面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包括水箱和夹持机构,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水箱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定位卡
板,所述定位卡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水箱的内侧壁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两侧均设有侧边板,侧边板卡设在所述定位卡槽内;所述水箱的一侧上部连通有进水管、下部连通有出泥管,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上端连接有水雾收集机构,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将通入水箱内的矿井水雾化成水雾,而后水雾收集机构将水雾进行收集并将其冷凝为水。
[0006]所述水雾收集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斜流增压风机,所述斜流增压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有通风管道、出风端连通有冷凝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相连通,斜流增压风机用于抽吸水箱内雾化的水雾。
[0007]所述水箱的上部一侧还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处设置有与水箱铰接的盖板,所述水箱上位于所述放置孔处还开设有出线口,通过放置孔可将超声波雾化器安装在水箱内,同时还便于定时对超声波雾化器进行检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水箱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环形布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组件的目的是搅拌混合均匀矿井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水箱外部、且连接有搅拌把手,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密封圈,凹槽和密封圈的作用是防止搅拌杆与水箱的连接处渗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斜流增压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设置有连接壳,所述斜流增压风机的外侧壁套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壳的固定环。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一端套设在连接壳内;所述冷凝管道上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壳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道的底部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下方设置有储水器,储水器用于收集水雾冷凝的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杆,所述立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斜流增压风机的上管道夹,所述立杆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漏斗的下管道夹,上管道夹和下管道夹分别用于夹持固定斜流增压风机和漏斗。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矿井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并且在处理矿井水的过程中不需额外添加絮凝剂,能有效防止矿井水水质进一步复杂,避免为后续矿井水处理增添负担;同时节省了传统井下预处理絮凝沉淀等待的时间,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由于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放置在井下使用,因此不需要再将矿井水提升至地面,解决了原有提升矿井水时所存在的问题。
[0016]本技术的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将通入水箱内的矿井水进行雾化处理,以使矿井水雾化成水雾被水雾收集机构收集处理冷凝为水,斜流增压风机用于抽吸水箱内矿井水雾化成的水雾。
[0017]本技术搅拌杆和搅拌叶片用于将矿井水混合搅拌均匀,以使待处理矿井水中的固态物质和液态水或胶体分散并均匀的混合,避免雾化后胶体或固态物质直接沉底悬浮而导致反应不均匀。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雾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3是本技术雾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4是本技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超声波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斜流增压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搅拌杆与水箱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6]图9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雾化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雾化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标号为:1为水箱,2为连接管道,3为进水管,4为出泥管,5为放置孔,6为盖板,7为搅拌杆,8为搅拌叶片,9为搅拌把手,10为凹槽,11为密封圈,12为通孔,13为超声波雾化器,14为侧边板,15为定位卡板,16为出线口,17为通风管道,18为斜流增压风机,19为连接壳,20为冷凝管道,21为固定环,22为储水器,23为底座,24为立杆,25为下管道夹,26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包括水箱(1)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水箱(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板(15),所述定位卡板(15)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水箱(1)的内侧壁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13),所述超声波雾化器(13)的两侧均设有侧边板(14),侧边板(14)卡设在所述定位卡槽内;所述水箱(1)的一侧上部连通有进水管(3)、下部连通有出泥管(4),所述水箱(1)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道(2),所述连接管道(2)上端连接有水雾收集机构;所述水雾收集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斜流增压风机(18),所述斜流增压风机(18)的进风端连通有通风管道(17)、出风端连通有冷凝管道(20),所述通风管道(17)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2)相连通;所述水箱(1)的上部一侧还开设有放置孔(5),所述放置孔(5)处设置有与水箱(1)铰接的盖板(6),所述水箱(1)上位于所述放置孔(5)处还开设有出线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水箱(1)内的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上环形布设有多个搅拌叶片(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泰然吕璐娜王峰赵秋培杨一帆马政和郭赛文刘磊黄刚杨钧皓高喆森刘伟王伟东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