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35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输送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用于对待干燥的瓷胚进行输送,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侧,用于对经由所述输送组件输送的瓷胚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人工频繁进出干燥房取放瓷胚,能够实现瓷胚的自动连续化加热干燥,提高瓷胚的干燥效率,同时可延长单个瓷胚的加热时间,从而提高瓷胚的干燥效果。的干燥效果。的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加工
,具体是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陶瓷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和彩绘等加工步骤,在陶瓷在拉坯完成后,往往需要对潮湿的瓷胚进行干燥处理,以便于陶瓷胚料能够快速的进行后续加工。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陶瓷胚料的干燥处理大多是利用人工将陶瓷胚料置于干燥房内,通过干燥房内部的加热机构对陶瓷胚料进行加热使其脱水干燥,这种陶瓷胚料的干燥方式较为传统,一方面人工取放陶瓷胚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干燥房内部高温的炙烤,另一方面人工取放陶瓷胚料不利于陶瓷胚料的高效干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包括底座、输送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用于对待干燥的瓷胚进行输送;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侧,用于对经由所述输送组件输送的瓷胚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在所述输送组件一侧沿矩形轨迹运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罩、芯杆、第一电热板以及第二电热板;所述外罩一端敞口设置,另一端闭口设置,所述第二电热板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壁上并呈环形分布;所述芯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罩内部并沿所述外罩轴向分布,所述第一电热板安装在所述芯杆外壁上并呈环形分布。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外罩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丝杆、电机以及螺纹套筒;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上,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贯穿所述螺纹套筒并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筒一侧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设置有滑套,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外罩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套并与所述滑套活动配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外罩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限位杆以及开设于所述支架内壁上的矩形槽;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内壁上,所述第二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并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所述滑套一侧还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滑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矩形槽内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在所述外罩罩设于瓷胚外部并跟随瓷胚同步移动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外罩转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齿轮以及齿条;所述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外部,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上并能够与所述齿轮啮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输送组件为带式输送机或者滚筒式输送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瓷胚进行干燥时,可将瓷胚置于输送组件一侧,通过输送组件对瓷胚进行输送,此过程中,利用加热组件对瓷胚进行加热,实现瓷胚的干燥处理,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三驱动组件的配合作用带动加热组件在输送组件一侧沿矩形轨迹移动,使得当瓷胚移动至某一位置时,加热组件向下移动,进而对瓷胚进行干燥处理,在加热组件此后的移动过程中跟随瓷胚同步移动并与瓷胚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延长瓷胚的干燥时间,提高瓷胚的干燥效果,直至瓷胚干燥完毕后,加热组件向上移动进而远离瓷胚,最后加热组件返回至初始位置,以对经由输送组件输送的后续待干燥的瓷胚继续加热干燥,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人工频繁进出干燥房取放瓷胚,能够实现瓷胚的自动连续化加热干燥,提高瓷胚的干燥效率,同时可延长单个瓷胚的加热时间,从而提高瓷胚的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中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中:10

底座、20

输送组件、30

支架、40

第一驱动组件、401

矩形槽、402

第一磁铁、403

第二磁铁、404

限位杆、50

第二驱动组件、501

齿轮、502

齿条、60

第三驱动组件、601

丝杆、602

电机、603

螺纹套筒、604

第一连杆、70

加热组件、701

第二连杆、702

外罩、703

芯杆、704

第一电热板、705

第二电热板、706

限位块、707

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6]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包括底座10、输送组件20、第一驱动组件40、第三驱动组件60以及加热组件70,所述底座10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30,所述输送组件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一侧,用于对待干燥的瓷胚进行输送,所述加热组件70设置在所述支架30内侧,用于对经由所述输送组件20输送的瓷胚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0安装在所述支架30内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0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60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70在所述输送组件20一侧沿矩形轨迹运动。
[0017]当需要对瓷胚进行干燥时,可将瓷胚置于输送组件20一侧,通过输送组件20对瓷胚进行输送,此过程中,利用加热组件70对瓷胚进行加热,实现瓷胚的干燥处理,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0与第三驱动组件60的配合作用带动加热组件70在输送组件20一侧沿矩形轨迹移动,使得当瓷胚移动至某一位置时,加热组件70向下移动,进而对瓷胚进行干燥处理,在加热组件70此后的移动过程中跟随瓷胚同步移动并与瓷胚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从而延长瓷胚的干燥时间,提高瓷胚的干燥效果,直至瓷胚干燥完毕后,加热组件70向上移动进而远离瓷胚,最后加热组件70返回至初始位置,以对经由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输送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用于对待干燥的瓷胚进行输送;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侧,用于对经由所述输送组件输送的瓷胚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相配合,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在所述输送组件一侧沿矩形轨迹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外罩、芯杆、第一电热板以及第二电热板;所述外罩一端敞口设置,另一端闭口设置,所述第二电热板安装在所述外罩内壁上并呈环形分布;所述芯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罩内部并沿所述外罩轴向分布,所述第一电热板安装在所述芯杆外壁上并呈环形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丝杆、电机以及螺纹套筒;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内壁上,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贯穿所述螺纹套筒并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创荣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