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15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结构,包括:底座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与移动结构。第一移动组件移动设置于底座组件的上方;第二移动组件移动设置于第一移动组件的上方;以及移动结构分别设置于底座组件与第一移动组件之间以及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之间,其中移动结构包括多个滚件与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位于底座组件的表面、第一移动组件的表面及第二移动组件的表面,多个滚件位于多个凹槽内,滚件具有圆柱部与两个圆锥部,两个圆锥部位于圆柱部的两端,凹槽包括斜面槽壁与槽底,斜面槽壁位于槽底的两侧且彼此相对称,圆柱部对应凹槽的底部滚动,两个圆锥部对应斜面槽壁滚动。两个圆锥部对应斜面槽壁滚动。两个圆锥部对应斜面槽壁滚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的摄像的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的摄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摄像装置通常具有防手振的机构,用户于手握持拍摄装置进行影像拍摄时,用户手持拍摄装置会有不稳的晃动或振动的情况,而造成拍摄影像的影响,而光学防手振的技术可对于影像的光线进行补偿,而得到质量良好的拍摄影像。然,习知技术一方面采用蚀刻板簧的对应设计,受到材料相关特性的限制,低温下材料弹性系数降低,效果变差,长久使用甚至出现失效风险。另一方面采用滚珠类型的防抖设计,滚珠配合滚动于V型槽内,滚珠与V型槽之间为点接触,长久下来的点接触的位置会导致摩擦严重,碎屑导致油脂污染等异常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结构,其通过滚件结构与凹槽结构的配合以解决习知滚珠的点接触造成压力过大的摩擦问题发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5]提供了一种摄像结构,包括:底座组件、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与移动结构。第一移动组件移动设置于底座组件的上方;第二移动组件移动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组件;第一移动组件,其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的上方;第二移动组件,其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上方;以及移动结构,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之间、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之间以及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之间,其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多个滚件与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底座组件的表面、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表面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表面,多个所述滚件位于多个所述凹槽内,所述滚件具有圆柱部与两个圆锥部,两个所述圆锥部位于所述圆柱部的两端,所述凹槽包括斜面槽壁与槽底,所述斜面槽壁位于所述槽底的两侧且彼此相对称,所述圆柱部对应所述凹槽的槽底滚动,两个所述圆锥部对应所述斜面槽壁滚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的一侧;所述移动结构还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移动结构、第二移动结构与第三移动结构,所述第一移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之间,所述第一移动结构导引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朝向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移动结构导引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朝向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移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之间,所述第三移动结构导引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朝向第三方向往复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结构的多个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及/或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相对面,并多个所述凹槽的槽道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多个所述滚件于多个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孙胜文沈长桥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