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13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4
本申请涉及供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氧气输出组件,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气流控制阀、压差传感器和控制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和所述压差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压差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鼻氧管,位于所述壳体外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的一端;氧气输入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另一端用于外接制氧机。本申请能够在节省制氧能耗的同时确保人吸氧的舒适性。氧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供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吸附式制氧机是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将氧气与氮气分离,从而产生纯度较高(氧气占比90%以上)的氧气,并将产生的高纯度氧气按照一定的流量送到人的呼吸道前端,如鼻孔。
[0003]在相关技术中,变压吸附式制氧机按供氧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恒定流量持续供氧的制氧机,另一种是脉冲式制氧机,在人鼻孔吸气时供氧,其它时间关闭供氧气路。其中,按恒定流量持续供氧的制氧机可分为1升

10升等多个供氧流量,依据固定流量例如3升(
±
10%)/分钟进行持续工作,持续制氧、供氧,但是在人呼气的时间段内,制造的氧气将全部排放到空气中(由于人体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大约为1:4,相当于80%的时间内制氧机制出的氧气是重新排放到了空气中),造成很大的浪费;脉冲式制氧机是在每次检测到人体吸气开始的时候,从制氧机出氧口输出0.2

0.5秒且浓度为
±
93%的氧气,以喷射到人的鼻腔处,在人呼气的过程中,氧气不输出,存储在储气罐里,虽然此方式相比于恒定流量持续供氧的方式节省了氧气,但在人吸气也即吸氧的过程中,人的鼻腔会持续被高压氧气喷射,让人产生压迫、烦躁的感觉,导致吸氧过程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能够在节省制氧能耗的同时确保人吸氧的舒适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包括:氧气输出组件,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气流控制阀、压差传感器和控制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和所述压差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压差传感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鼻氧管,位于所述壳体外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的一端;氧气输入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另一端用于外接制氧机。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鼻氧管和氧气输入管可以为氧气提供输出通道;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管和压差传感器可以基于人的吸气和呼气得到气流的压力差,通过设置第一气流控制阀和控制板,控制板可以基于压力差自动控制第一气流控制阀的开关,以实现在人吸气时基于压力差打开第一气流控制阀来控制氧气的输出量进行供氧,以及在人呼气时基于压力差关闭第一气流控制阀,以停止供氧,来达到节省氧气及节省
制氧能耗的效果,同时在整体供氧的过程中,可以依据人的呼吸强度进行不同氧气量的供给,确保人吸氧的舒适性。
[0007]可选的,所述氧气输出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空气过滤模块、第二气流控制阀和气体混合罐,所述空气过滤模块连通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远离所述空气过滤模块的一端连通所述气体混合罐,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远离所述氧气输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合罐,所述第一连接管经所述混合罐连通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空气过滤模块可以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且通过设置气体混合罐和第二气流控制阀,经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的调节可以实现制氧机产生的氧气与空气基于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调节供氧浓度也即供氧流量,来满足不同患者对不同供氧流量的需求,同时满足一定的吸氧舒适度。
[0009]可选的,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的驱动电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电路可以实现控制板基于压差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差来控制驱动电路同时驱动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进行打开,以实现氧气与空气的混合,为患者提供一定流量的氧气,增加患者吸氧舒适度。
[0011]可选的,所述氧气输出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上;第三连接管,位于所述压差传感器与所述气体混合罐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实时感测从气体混合罐中输出的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压力,并将该压力数据传输至控制板,以由控制板进行判断当前压力是否超过一定的安全阈值,当超过安全阈值时可对第一气流控制阀和第二气流控制阀进行调节,以确保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
[0013]可选的,所述氧气输出组件还包括:隔膜式止回阀,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位于所述压差传感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膜式止回阀可以防止人呼气产生的液体流入,影响氧气的输出,降低人吸氧的体验感。
[0015]可选的,所述氧气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一端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气体混合罐的一端,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鼻氧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三通管可以方便第一连接管、鼻氧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组装,并可以实现气体的流通,以便于人在呼气、吸气供氧时,压差传感器实时感测管内气体的压差。
[0017]可选的,所述氧气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端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位于所述隔膜式止回阀和所述气体混合罐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横向连接在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三通管可以方便第一连接管、隔膜式止回阀、第三连接管的组装,并可以实现气体的流通,以便于人在呼气、吸气供氧时,压力传感器实时感测管内气体的压力。
[0019]可选的,所述氧气输入管为气路和电路的混合管,所述气路连接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所述电路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板,另一端外接所述制氧机。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混合管可以同时方便气路和电路的设计,方便使用。
[0021]可选的,所述空气过滤模块中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杂质的过滤棉。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空气过滤模块中设置过滤棉可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杂质,以确保供氧的纯净。
[0023]可选的,所述鼻氧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距离所述压差传感器30cm。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鼻氧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为距离压差传感器30cm,可以大大减少气体压力被压差传感器的感测的时间,以及气体压力因传播而产生的衰减,以确保压差传感器能够及时的感测到人吸气和呼气产生的气体压差,以及依据患者的呼吸强度匹配出适合患者呼吸的氧气量。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输出组件(10),包括:壳体(101)和位于所述壳体(101)内的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第一气流控制阀(104)、压差传感器(105)和控制板(106),所述第一连接管(10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104),所述第二连接管(103)一端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02)上,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104)和所述压差传感器(105)电连接所述控制板(106),所述压差传感器(105)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0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102)的一端;鼻氧管(20),位于所述壳体(101)外且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102)远离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104)的一端;氧气输入管(3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10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102)的一端,另一端用于外接制氧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输出组件(10),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01)内的空气过滤模块(107)、第二气流控制阀(108)和气体混合罐(109),所述空气过滤模块(107)连通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108),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108)远离所述空气过滤模块(107)的一端连通所述气体混合罐(109),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104)远离所述氧气输入管(30)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合罐,所述第一连接管(102)经所述混合罐连通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104)和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1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0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气流控制阀(104)和所述第二气流控制阀(108)的驱动电路(3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根据人体呼吸流量实现匹配给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输出组件(1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10),连接在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王娟胡兵吴九龙毛三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莱康宁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