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72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气溶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方法,包括主体、发热组件及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及发热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及第二发热件,所述第一发热件与所述第二发热件抵接。本申请的感应组件可与第二发热件进行电磁感应,使感应组件与第二发热件发生电磁切割,第二发热件在发生电磁切割时将会产生热量,而第一发热件与第二发热件相抵接,使第二发热件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中,再通过第一发热件将接触的热量传递至发烟材料上进行加热产生气溶胶,而发烟材料通过将远离滤嘴的一端插入第一发热件中开始烘烤,由于发烟材料从抵接的位置开始烘烤,使整个发烟材料得到充分烘烤。料得到充分烘烤。料得到充分烘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气溶胶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产生装置为可避免香烟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又能享受香烟的独有口味,气溶胶产生装置主要有三种加热方式:电阻式接触加热、电磁式中心加热或周向加热。电阻式接触加热是通过加热导线附于发热棒、发热片或发热管的表面,在电阻发热的作用下,通过接触热传导方式,加热发烟材料产生气溶胶;电磁式中心或周向加热的装置,都是发热棒或发热片的中心电磁加热方式,和管状的周向电磁加热方式。
[0003]专利文献(CN206542919U)公开了一种烟锅组件,包括烟锅及支撑外座,烟锅收容并支撑于支撑外座内,支撑外座与烟锅之间形成包围于烟锅周向的隔热空间,支撑外座面向隔热空间的内表面设置反射层。即该专利文献中的烟锅用于对烟进行包覆性的整体周向加热,而对发烟材料进行整体周向加热时,容易出现发烟材料的受热不均匀,以导致发烟材料无法充分烘烤。而发烟材料在烘烤时通常是从远离过滤嘴的一端开始逐渐烘烤,方可使发烟材料充分烘烤完成,并且保证合适的吸食温度。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对烟支进行整体周向加热时,容易出现烟支的受热不均匀而无法充分烘烤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体、发热组件及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及发热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内;
[0006]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及第二发热件,所述第一发热件与所述第二发热件抵接,所述第二发热件对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底部加热,所述第一发热件用于安装发烟材料,并对所述发烟材料进行周向加热;
[0007]所述感应组件仅对所述第二发热件进行电磁切割,使所述第二发热件温度升高,所述第二发热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使第一发热件对发烟材料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主体与所述感应组件之间设置有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从底部进入第二发热件,再通过所述第二发热件将已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及发烟材料底部。
[0009]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线圈和线圈安装架,所述感应线圈套设于所述线圈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内环上。
[0010]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第一发热件与所述第二发
热件之间设置有格挡结构。
[0011]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第二发热件采用金属材料造成,所述第一发热件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中的任意一种造成,用于提高热传导效率。
[0012]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发热件连接。
[0013]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盖合连接。
[0014]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容纳腔,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0015]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线圈安装架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锥台结构,所述锥台结构与所述进风道连通,所述锥台结构用于增大发烟材料的安装面积。
[0016]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主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感应组件电连接。
[0017]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主体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18]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显示件及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显示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0019]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用于控制加热部与PCB板的通路和断路。
[0020]一种气溶胶产生方法,包括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21]所述感应组件仅对第二发热件进行电磁切割,所述第二发热件在电磁切割时产生热量;
[0022]所述第二发热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底部,所述第一发热件接收到热量后对发烟材料进行周向加热烘烤;
[0023]进风道将进入的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送至第二发热件,再通过所述第二发热件将已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及发烟材料底部。
[0024]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感应组件可与第二发热件进行电磁感应,使感应组件与第二发热件发生电磁切割,第二发热件在发生电磁切割时将会产生热量,而第一发热件与第二发热件相抵接,使第二发热件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中,再通过第一发热件将接触的热量传递至发烟材料上进行加热产生气溶胶,而发烟材料通过将远离滤嘴的一端插入第一发热件中开始烘烤,可使发烟材料从远离滤嘴的一端开始充分烘烤,第一发热件仅在与第二发热件抵接位置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发烟材料从抵接的位置开始烘烤,使整个发烟材料得到充分烘烤。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感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感应组件剖面示意图;
[0029]图5为本申请的气溶胶产生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其中,1、主体;2、感应组件;3、第一发热件;4、第二发热件;5、进风道;6、电池;20、感应线圈;21、线圈安装架;34、格挡结构;10、固定支架;11、上壳体;12、下壳体;210、锥台结构;7、控制组件;70、显示件;71、PCB板;72、控制按键。
[0031]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发热组件及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及发热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一发热件及第二发热件,所述第一发热件与所述第二发热件抵接,所述第二发热件对所述第一发热件的底部加热,所述第一发热件用于安装发烟材料,并对所述发烟材料进行周向加热;所述感应组件仅对所述第二发热件进行电磁切割,使所述第二发热件温度升高,所述第二发热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使第一发热件对发烟材料进行加热以产生气溶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感应组件之间设置有进风道,所述进风道的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从底部进入第二发热件,再通过所述第二发热件将已加热的空气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至第一发热件及发烟材料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线圈和线圈安装架,所述感应线圈套设于所述线圈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发热件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内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件与所述第二发热件之间设置有格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热件采用金属材料造成,所述第一发热件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中的任意一种造成,用于提高热传导效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发热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熙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