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72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户外运动技术领域的智能型安全帽,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内壳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内壳上设置有缓冲组,所述缓冲组用于在外壳受到外部碰撞时驱动外壳沿着内壳滑动,受到碰撞时,外壳沿着内壳滑动,通过外壳的滑动对外部的碰撞力进行一个缓冲的作用,使碰撞力不直接作用到内壳上,进而使内壳在对探险人员头部进行防护的同时通过外壳进行缓冲,并且在缓冲的时候防护板会对探险人员的脸部施加一定的夹紧力,从而使内壳与探险人员的头部的固定更加稳固,又能够增加缓冲时候的支撑力。够增加缓冲时候的支撑力。够增加缓冲时候的支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安全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运动
,具体为智能型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户外探险通常指一种运动,在国内比较普及、流行,并且有一定认知度的各类户外活动,如野外露营、登山、滑雪、自驾车、骑马和山洞探险等等,并且随着户外探险的发展,探险设备中的安全帽也跟随发展,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
[0003]在探险过程中,特别是山洞和攀山的类型中,所经历的状况和不是固定的,经常会出现石头较多的情况,因此在探险的过程中,探险成员的安全帽经常会与前方的石头发生碰撞的情况,而现有的安全帽一般是通过扣绳绑在头部下方,当安全帽与石头等发生碰撞时,安全帽会直接的与外物发生碰撞,而不能够对碰撞的力度进行缓冲,并且,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安全帽极其容易从探险成员的头部脱落,即使不脱落,也会带动探险成员的头部向后移动,使得扣绳紧紧的拉扯人们的脖子,造成不舒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型安全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安全帽,包括内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外部设置有外壳(2),所述内壳(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3),所述内壳(1)上设置有缓冲组,所述缓冲组用于在外壳(2)受到外部碰撞时驱动外壳(2)沿着内壳(1)滑动,并且在外壳(2)滑动的时候驱动两个防护板(3)对人们面部进行夹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包括第一齿条杆(4)、滑槽(7)、两个挤压件(9)和两个压块(11),所述第一齿条杆(4)与内壳(1)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杆(4)与外壳(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杆(4)啮合有齿轮(5),所述齿轮(5)与内壳(1)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5)上方啮合有第二齿条杆(6),所述滑槽(7)开设在外壳(2)内侧壁,所述第二齿条杆(6)滑动连接在滑槽(7)内部,所述滑槽(7)内壁与第二齿条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两个所述挤压件(9)均呈弧形,且其端部向外延伸,两个所述挤压件(9)分别与内壳(1)左右两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挤压件(9)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两个所述挤压件(9)上均设置在两个所述防护板(3)一侧,两个所述压块(11)分别与外壳(2)的内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块(11)用于下压挤压挤压件(9),两个所述挤压件(9)在移动时能够带动两个所述防护板(3)移动;所述缓冲组还包括防护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前方转动连接有抵制杆(12),所述抵制杆(12)的转动轴套接有第一扭簧(27),所述抵制杆(12)前方设置有U型杆(13),所述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竹黄翊于静王旻豪王文静周雨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诚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