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山区潜水流-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66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杂山区潜水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资源利用研究
,具体涉及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潜水是按照地下水埋藏条件来划分的地下水类型之一,是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地下水。潜水广泛分布在第四纪松散堆积层、表层基岩的空隙中。随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日益增强,充分认识自然界潜水的分布、埋藏特征,查明潜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可为区域水文地质勘察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保障。
[0003]潜水赋存在自然界岩石空隙、裂隙、松散岩土体中,它具有统一的自由液面,称之为潜水面。潜水面受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水系、大气降水、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可发生变化。当潜水面变化时,可依据潜水面的变化情况推断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在获取相关重要参数后,可根据理论公示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水文地质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潜水面至其底部稳定隔水顶板的垂直距离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模拟箱(100);所述模拟箱(100)内设置有模拟区域,所述模拟区域包括含水层(3)和相对隔水层(9),所述相对隔水层(9)设置在模拟箱(100)的底部,相对隔水层(9)具有弱透水性;所述含水层(3)铺设在相对隔水层(9)上部,含水层(3)具有透水性,所述含水层(3)为上宽下窄、自上而下逐渐收敛的结构;所述模拟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给水槽(2)和排水槽(5),所述给水槽(2)用于向含水层(3)供水,所述排水槽(5)用于接收含水层(3)的出水,所述给水槽(2)和排水槽(5)与相对隔水层(9)接触的侧壁不透水;所述给水槽(2)的内水位高度大于排水槽(5)内的水位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箱(100)内还设置有蓄水箱(1),所述蓄水箱(1)与给水槽(2)之间通过供水管(12)连接,所述供水管(12)上设置有供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槽(2)和排水槽(5)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溢流的给水隔板(13)和排水隔板(7),且给水隔板(13)的高度大于排水隔板(7)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给水槽(2)内设置有给水隔板(13),所述给水隔板(13)将给水槽(2)的下部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其中,靠近模拟区域的一侧用于导入供水,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管(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5)内设置有排水隔板(7),所述排水隔板(7)将排水槽(5)的下部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其中,靠近模拟区域的一侧用于接受出水,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8),所述排水隔板(7)的顶部与含水层(3)和相对隔水层(9)的接触面出水侧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山区潜水流

潜水湖渗流可视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荣全胡正韩爱果董斌唐扬任光明周先平向军任志超肖先煊黄利坷王必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甘孜供电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