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SI-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66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S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SI

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传输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SI

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IPI(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是一种高速差分串行传输接口,广泛应用于手机摄像头、液晶显示器、射频/基带接口中,它能够使数据传输更加快速与稳定。根据MIPI协议规定协议内部所有模块间都是以Byte为单位进行传输的,而实际情况协议层输入与输出的原始图像数据位宽大多不是Byte的数据位宽。根据MIPI协议层的规定,需要将这些以Byte为单位串行传输的数据流转化为RAW格式的数据位宽。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MIPICSI

2接口接收端,将从物理层PHY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并行传输,在底层协议层为各个通道的数据进行数据包识别,确定ECC与CHECKSUM位置,确定有效数据个数,最后在组包模块将这些以Byte为单位的数据在FIFO中进行读写,并传送给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的重组编码为RAW格式原始数据输出。
[0003]传统的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将发送端根据不同通道数分发来的数据通过更快的时钟频率进行通道合并生成串行数据,读出串行数据流发送给底层协议层模块进行解包及纠错处理后提取出其中有效的以Byte为单位的数据发送给接收端的组包模块,通过FIFO进行数据的读写及重组操作,最后读出RAW格式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SI

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CSI

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发送端根据不同通道数发送的数据在进入接收端后不再进行通道合并,而是根据不同的通道各自进入不同的FIFO中;
[0008]步骤二:在写入一定数据后,接收端底层协议层并行读出各个FIFO的数据,其中读写时钟相等;
[0009]步骤三:底层协议层对并行进入的数据同时进行处理,对其中ECC和CRC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无误对数据进行解包,并行输出其中有效数据发送给组包模块;
[0010]步骤四:将底层协议层传输来的有效数据在组包模块进行合并后进行跨时钟域处理并在数据编码模块进行重组编码,输出RAW格式数据传输给应用层。
[0011]通过上述MIPI CSI

2接口接收端协议层数字电路实现方法,将传统的串行传输采用并行结构,其中WR_CLK与RD_CLK相等,不需要像传统MIPI一样通过倍频的时钟进行通道合并,大大降低设计难度和工艺要求,易于实现,可以提高MIPI的传输速度。
[0012]在协议层接收端采用并行结构虽然能提高处理速度,但对ECC和CHECKSUM定位和
校验产生了困难。定义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使用的通道总数为NUM,V_LA为当前数据包中的通道标记值,CNT为长包扣除包头、包尾后的字节数。
[0013]在底层协议层首先根据Lan0通道开始序列SOT后的第一个Byte数据识别当前数据包的类型;若识别到当前数据包为长包,当NUM=1时,ECC位于所在通道随后的第三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CHECKSUM确定为该通道随后的第(CNT+3)与(CNT+4)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当NUM=2时,ECC位于V_LA=1通道随后的第一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CHECKSUM确定为V_LA=1通道随后的第(CNT/NUM+1)与(CNT/NUM+2)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当NUM=3时,ECC位于所在通道随后的第一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CHECKSUM确定为V_LA=2通道随后的第((CNT+1)/NUM)与((CNT+1)/NUM)+1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当NUM=4时,ECC位于V_LA=3通道传输的数据,CHECKSUM确定为V_LA=3通道随后的第(CNT/NUM)与(CNT/NUM)+1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若关于CHECKSUM定位的计算,存在余数Y,则位于V_LA=Y

1通道,在整除的基础上的随后两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确定为CHECKSUM的值。
[0014]若识别到当前数据包为短包,则NUM=1,ECC位于所在通道随后的第三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NUM=2,ECC位于V_LA=1通道随后的第一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NUM=3,ECC位于所在通道随后的第一个时钟传输的Byte数据;NUM=4,ECC位于V_LA=3通道传输的数据。
[0015]若ECC与CHECKSUM检验无误,在底层协议层将并行传输的长包数据根据交叉传输的方式将SOT后面四个字节的包头数据,EOT前面两个字节的包尾数据剔除得到剩下的有效负载数据发送给组包模块,组包模块将接收来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
[0016]针对RAW6格式数据,在写入FIFO一定数据后,读使能开始发生作用,FIFO写入数据位宽为8bit,读出数据位宽为8bit,读操作每三个周期按照顺序进行连续读数据并且延时一个周期,读地址每次除延迟周期外的读操作地址加一;移位寄存器从FIFO读出数据后,在延时周期进行数据重组运算;
[0017]针对RAW7格式数据,在写入FIFO一定数据后,读使能开始发生作用,FIFO写入数据位宽为8bit,读出数据位宽为8bit,读操作每七个周期按照顺序进行连续读数据并且延时一个周期,读地址每次除延迟周期外的读操作地址加一;移位寄存器从FIFO读出数据后,在延时周期进行数据重组运算;
[0018]针对RAW8格式数据,通过FIFO连续进行写操作,移位寄存器从FIFO读出数据时进行数据重组运算;
[0019]针对RAW10格式数据,在写入FIFO一定数据后,读使能开始发生作用,FIFO写入数据位宽为8bit,读出数据位宽为16bit,读操作每五个周期按照顺序进行连续读数据并且延时三个周期,读地址每次除延迟周期外的读操作地址加二;移位寄存器从FIFO读出数据后,在延时周期进行数据重组运算;
[0020]针对RAW12格式数据,在写入FIFO一定数据后,读使能开始发生作用,FIFO写入数据位宽为8bit,读出数据位宽为24bit,读操作每一个周期按照顺序进行连续读数据并且延时一个周期,读地址每次除延迟周期外的读操作地址加三;移位寄存器从FIFO读出数据后,在延时周期进行数据重组运算;
[0021]针对RAW14格式数据,在写入FIFO一定数据后,读使能开始发生作用,FIFO写入数据位宽为8bit,读出数据位宽为16bit,读操作每七个周期按照顺序进行连续读数据并且延
时一个周期,读地址每次除延迟周期外的读操作地址加二;移位寄存器从FIFO读出数据后,在延时周期进行数据重组运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SI

2(CameraSerialInterface2)协议的MIPI(MobileIndustryProcessor Interface)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送端根据不同通道数发送的数据在进入接收端后不再进行通道合并,而是根据不同的通道各自进入不同的FIFO(FirstInFirstOut)中;步骤二:在写入一定数据后,接收端底层协议层并行读出各个FIFO的数据,其中读写时钟相等;步骤三:底层协议层对并行进入的数据同时进行处理,对其中ECC和CRC数据进行校验,校验无误对数据进行解包,并行输出其中有效数据发送给组包模块;步骤四:将底层协议层传输来的有效数据在组包模块进行合并后进行跨时钟域处理并在数据编码模块进行重组编码,输出RAW格式数据传输给应用层。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CSI

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IPICSI

2接口接收端协议层中,在组包模块前的流程都是并行操作,而在组包模块时会进行并转串,将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转换为RAW格式数据输出给应用层。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CSI

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IPICSI

2接口接收端协议层中,底层协议层接收传递来的并行数据,根据Lan0通道中传输开始序列SOT后第一个字节数据,即数据标识位,判断出该数据包为长包还是短包,若为长包,根据数据标识位判断出RAW格式数据类型,根据通道数NUM不同,按照以字节为单位交叉传输的顺序,根据数据标识位交叉传输后两位的数据判断出有效数据个数,确定ECC与CHECKSUM位置进行校验;若为短包,根据数据标识位判断为短包开始或者短包结束信号;根据传输结束序列EOT结束一个包操作,直到出现下一个SOT信号,进行下一个包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CSI

2协议的MIPI接口接收端协议层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IPICS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升费林坤付源彭腾刘红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