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操作工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变电站的数量增多,开关室设备也越来越多,对运维人员的需求量增加,目前变电站220KV以下实行无人值守,实行分片区运维班集中运维模式,变电站量增多,人站比降低,人均作业量在持续上升。
[0003]变电站开关室内,开关柜的紧急分闸、手车断路器摇进摇出、就地/远程旋钮切换、保护装置按键、压板操作等日常的操作都是运维人员在进行的。随着变电站的建设增多,运维人员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应急响应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等问题一直是运维管理的重点痛点。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通过机器人执行需要人工操作的动作与步骤,提高了变电站开关室的应急相应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端转接座(1)、手车工具(2)、按键工具(3)、旋转夹爪工具(4)、紧急分闸工具(5)、工具罩壳(6)、管线固定座(7)、深度相机及补光组件(8)、工具相机外壳(9)、工具底座组件(10)、电机(11)、电机架高座(12)、联轴器(13)、电机法兰轴(14)、连接轴(15)和支架板(16),所述手车工具(2)、所述按键工具(3)、所述旋转夹爪工具(4)和所述紧急分闸工具(5)分别安装于工具端底板组件(10)上,所述电机(11)固定在所述电机架高座(12)上,所述电机架高座(12)与所述支架板(16)固定,所述连接轴(15)下端与所述工具底座组件(10)固定,所述连接轴(15)上端通过所述联轴器(13)与所述电机法兰轴(14)连接,所述深度相机及补光组件(8)固定在所述连接轴(15)的中部法兰上,所述工具底座组件(10)上设置有所述工具罩壳(6),所述工具底座组件(10)的下方设置有工具端转接座(1),所述工具端转接座(1)的内部设置有管线固定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底座组件(10)包括工具端底板(17)、深沟球轴承一(18)、轴承座一(19)、隔套一(20)、轴承端盖(21)、工具控制板(22)和控制板固定板(23),所述轴承座一(19)内装有两个所述深沟球轴承一(18)并用所述轴承端盖(21)压紧,所述轴承座一(19)一端与工具端底板(17)连接,所述工具端底板(17)设有四个工具安装位置,所述工具安装位置上安装有工具控制板(22),所述工具控制板(22)的一侧安装有控制板固定板(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车工具(2)包括电机(11)、联轴器(13)、电机法兰轴(14)、手车模块底座(24)、平键(27)、压缩弹簧(29)、手车套筒(30)、限位钉一(31)、滑杆(32)和保护套(33),所述滑杆(32)的大端为带键槽轴,所述滑杆(32)小端为四方形长柄轴,所述手车套筒(30)一端为四方形孔,所述手车套筒(30)另一端为八个间隔45
°
的直角沉孔,所述电机法兰轴(14)通过所述联轴器(13)与所述滑杆(32)大端连接,所述手车套筒(30)四方形孔与所述滑杆(32)小端四方形长柄轴配合滑动并通过压缩弹簧(29)复位,所述电机法兰轴(14)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手车模块底座(24),所述联轴器(13)、电机法兰轴(14)之间设置有平键(27),所述滑杆(3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限位钉一(31),所述手车套筒(30)的外部设置有所述保护套(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13)为单膜片大扭矩联轴器,为手车工具提供柔性作业结构,增加手车工具的位置度容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爪工具(4)包括旋转组件(34)和夹爪组件(3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切换机构的机器人多合一作业工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荣,覃善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钦方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