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540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组件、设于漂浮组件上的L形架、竖直插设于L形架上的空心柱、用于驱使空心柱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空心柱外壁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捕获壳,所述捕获壳顶部活动插设有置饵筒,所述置饵筒内腔底部容纳有一饵料颗粒,所述置饵筒的外壁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捕获壳的一侧设有封闭敞口的封门,所述封门通过伸缩件与捕获壳连接,所述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内的饵料颗粒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封闭捕获壳一侧的敞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生物进入捕获壳中食用饵料颗粒,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内的饵料颗粒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封闭捕获壳一侧的敞口,完成对生物的捕获,捕捞方便快捷。快捷。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捕捉
,具体为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浅水域环境的质量下降,导致浅水域个别生物数量严重下降,甚至濒临灭绝,在对环境生物研究调查时,需要先对浅水域内生物进行捕获,再根据捕获的生物来对该浅水域的环境进行研究。
[0003]目前,浅水域内生物捕获工作通常采用人工捕获的方式,人工下水进行捕捞操作不太方便,且不能够很好的将生物进行捕捞,在捕捞时很容易导致挣脱,需要对生物造成伤害才能将其捕捞,从而给捕捞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组件、设于漂浮组件上的L形架、竖直插设于L形架上的空心柱、用于驱使空心柱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空心柱底部连接柔性连接管;
[0007]所述空心柱外壁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捕获壳,柔性连接管底部与捕获壳顶部固定,所述捕获壳顶部活动插设有置饵筒,所述置饵筒的一端位于捕获壳内,另一端伸入柔性连接管内,所述置饵筒内腔底部容纳有一饵料颗粒,所述置饵筒的外壁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口径小于饵料颗粒的粒径,所述置饵筒的外壁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捕获壳的一侧开设有敞口,所述捕获壳的一侧设有封闭敞口的封门,所述封门通过伸缩件与捕获壳连接,所述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内的饵料颗粒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封闭捕获壳一侧的敞口。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通过支架设于置饵筒外壁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贯穿捕获壳顶部并伸入套筒内,所述套筒设于捕获壳顶部,所述套筒内设有用于检测导杆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导杆外壁套设有用与连接支架和捕获壳内壁的弹簧。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设于捕获壳侧壁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朝向封门的一侧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连接封门,另一端嵌设有永磁块,所述密封座内腔设有通电吸附永磁块的电磁块,所述电磁块吸附永磁块时,封门封闭敞口,所述活动杆的外壁设有用于连接封门和密封座的弹簧。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空心柱外壁底端的连接架、设于捕获壳顶部的导轨以及滑动设于导轨内的移动块以及连接移动块和导轨一侧内壁的弹性件一,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移动块。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漂浮组件上远离封门的一侧设有放置水箱;
[0012]所述封门远离捕获壳的一侧设有竖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斜面背向封门,且接触块的斜面朝向封门的一端高于远离封门的一端,所述L形架上水平设有用于与接触块接触的顶杆,所述捕获壳远离敞口的一侧开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处对称铰接有两组门体,两组所述门体分别通过弹性件二与捕获壳两侧内壁连接,所述捕获壳上设有驱使两组门体打开的收卷组件,所述L形架远离漂浮组件的一端设有驱使收卷组件工作的齿条一;
[0013]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捕获壳向上移动使得收卷组件与齿条一接触、顶杆与接触块接触时,所述驱动组件继续驱使捕获壳继续向上,使得捕获壳向上并在放置水箱上方向放置水箱处水平移动,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齿条一驱使收卷组件工作打开门体,使得捕获壳内的水流和捕捉的生物进入放置水箱内。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安装于捕获壳上且处于空心柱和放置水箱之间的两组框型架,两组所述框型架内均滑动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和框型架一侧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二,两组所述滑动块之间上设有轴体,所述轴体的外壁套设有用于与齿条一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轴体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滑动块后并套设有辊体,所述辊体的外壁卷绕有绳体,两组所述绳体分别与两组门体外侧壁连接,所述捕获壳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对绳体导向的导向轮。
[00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心柱的外壁顶部套设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插设有与空心柱对应的饵料斗,所述承载架上设有旋转设备二,所述旋转设备二的输出端设有盘体,所述盘体和空心柱不处于同一轴线,所述盘体处于空心柱和饵料斗之间,所述盘体上开设有用于连通饵料斗和空心柱的出料口。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通过支架设于L形架上的旋转设备一,所述旋转设备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空心柱的外壁嵌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二。
[0017]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L形架上的电器组件以及倾斜设于漂浮组件上且位于放置水箱远离捕获壳一侧的光伏板,所述放置水箱的侧壁且处于光伏板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多组渗水孔;
[0018]所述电器组件包括保护壳、设于保护壳内的控制器、无线收发设备以及供电设备;所述压力传感器、旋转设备一、旋转设备二、电磁块以及无线收发设备均电连接控制器。
[00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浮板、设于浮板侧壁的漂浮气囊以及连接浮板的绳索,所述浮板上开设有供捕获壳穿过浮板的活动口,所述捕获壳的底部设有插入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捕获壳和置饵筒,置饵筒内放置有饵料颗粒,通过饵料颗粒吸引浅水域中的生物,使得生物进入捕获壳中食用饵料颗粒,随着饵料颗粒被生物逐渐食用,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内的饵料颗粒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封闭捕获壳一侧的敞口,完成对生物的捕获,利用饵料颗粒吸引生物注意,使其放松警惕,降低捕获时导致生物挣脱,同时不会对生物造成伤害,捕捞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捕获壳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结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盘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漂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浮板;2、漂浮气囊;3、L形架;4、空心柱;5、旋转设备一;6、捕获壳;7、置饵筒;8、饵料颗粒;9、导杆;10、套筒;11、压力传感器;12、密封座;13、活动杆;14、封门;15、导轨;16、弹性件一;17、接触块;18、门体;19、弹性件二;20、辊体;21、绳体;22、导向轮;23、从动齿轮;24、插入部;25、顶杆;26、齿条一;27、放置水箱;28、渗水孔;29、光伏板;30、电器组件;31、饵料斗;32、盘体;33、出料口;34、承载架;35、旋转设备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浅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的无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组件、设于漂浮组件上的L形架(3)、竖直插设于L形架(3)上的空心柱(4)、用于驱使空心柱(4)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空心柱(4)底部连接柔性连接管;所述空心柱(4)外壁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捕获壳(6),柔性连接管底部与捕获壳(6)顶部固定,所述捕获壳(6)顶部活动插设有置饵筒(7),所述置饵筒(7)的一端位于捕获壳(6)内,另一端伸入柔性连接管内,所述置饵筒(7)内腔底部容纳有一饵料颗粒(8),所述置饵筒(7)的外壁底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口径小于饵料颗粒(8)的粒径,所述置饵筒(7)的外壁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捕获壳(6)的一侧开设有敞口,所述捕获壳(6)的一侧设有封闭敞口的封门(14),所述封门(14)通过伸缩件与捕获壳(6)连接,所述检测组件根据置饵筒(7)内的饵料颗粒(8)重量驱使伸缩件带动封门(14)封闭捕获壳(6)一侧的敞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通过支架设于置饵筒(7)外壁的导杆(9),所述导杆(9)的一端贯穿捕获壳(6)顶部并伸入套筒(10)内,所述套筒(10)设于捕获壳(6)顶部,所述套筒(10)内设有用于检测导杆(9)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1),所述导杆(9)外壁套设有用与连接支架和捕获壳(6)内壁的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设于捕获壳(6)侧壁的密封座(12),所述密封座(12)朝向封门(14)的一侧插设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的一端连接封门(14),另一端嵌设有永磁块,所述密封座(12)内腔设有通电吸附永磁块的电磁块,所述电磁块吸附永磁块时,封门(14)封闭敞口,所述活动杆(13)的外壁设有用于连接封门(14)和密封座(12)的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空心柱(4)外壁底端的连接架、设于捕获壳(6)顶部的导轨(15)以及滑动设于导轨(15)内的移动块以及连接移动块和导轨(15)一侧内壁的弹性件一(16),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移动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组件上远离封门(14)的一侧设有放置水箱(27);所述封门(14)远离捕获壳(6)的一侧设有竖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接触块(17),所述接触块(17)的斜面背向封门(14),且接触块(17)的斜面朝向封门(14)的一端高于远离封门(14)的一端,所述L形架(3)上水平设有用于与接触块(17)接触的顶杆(25),所述捕获壳(6)远离敞口的一侧开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处对称铰接有两组门体(18),两组所述门体(18)分别通过弹性件二(19)与捕获壳(6)两侧内壁连接,所述捕获壳(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延庆楚克林刘威赵悦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