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38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先在WebGL平台创建或导入基于三维GIS的基层模型,并通过第一约束因子和第二约束因子分别约束基层模型的空间位置及相关属性;再给基层模型配制包括二维点线面图层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的空间业务数据,并通过第三约束因子和第四约束因子约束具体需配置的空间业务数据以及规范空间业务数据的基层配置,设置应用名称后将所创建的空间应用模型发布至服务器,并设置向所有人或特定对象共享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间应用模型的创建和发布过程中无需编写代码,空间应用模型开发方式具有简单、高效、灵活等优点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三维GIS空间数据与二维GIS数据融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一种空间应用模型的实现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维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本质上是基于抽象符号的系统,不能给人以三维的真实感受。
[0003]三维GIS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模拟并处理现实世界上所遇到的三维现象和问题,其根本目标是多维时空现象的三维表示,具有直观性强、数据量巨大、数据结构复杂等显著特点。
[0004]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以及物与人的泛在连接,以及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0005]将三维GIS空间模型与物联网及二维GIS数据的结合平台目前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二维和三维视图及功能集成到一起,对外提供一套统一的开发包,另一种是分别提供一套三维平台开发包和一套二维的开发包。但二维GIS和三维GIS本身就是庞大且复杂的体系架构,包含了有关地理分布数据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计算机图形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空间数据结构技术以及三维空间交互与分析技术等多项技术,若将二维和三维GIS集成到一个体系框架中,会导致软件功能模块耦合度较大,造成功能冗余,系统扩展性和易用性较低,同时系统维护难度和开发难度也很大。
[0006]目前,将上述二维和三维GIS空间模型进行创建和发布时,都需要编写大量的程序代码,耗费时间和精力,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程序代码编写,开发周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该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实现了结合二维GIS与三维GIS的一体化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创建,空间应用模型创建和发布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灵活等优点。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WebGL平台创建或导入基于三维GIS的基层模型,同时创建第一约束因子和第二约束因子,其中第一约束因子用于约束基层模型的空间位置与范围,第二约束因子用于约束基层模型的相关属性;步骤二:给基层模型配制包括二维点线面图层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的空间业务数
据,同时创建第三约束因子和第四约束因子,其中第三约束因子用于确定具体需配置的空间业务数据,第四约束因子用于规范空间业务数据的基层配置,确保空间业务数据能更好的与基层模型融合,通过第一约束因子、第三约束因子和第四约束因子共同形成对空间业务数据的约束;步骤三:设置空间应用模型的应用名称,并通过WebGL平台的应用发布模块将所创建的空间应用模型发布至服务器,发布后设置向所有人或特定对象共享应用,同时可预览和修改已发布应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通过步骤二给基层模型配制空间业务数据后,还设有以下步骤:在WebGL平台中创建包括物联设备模块与AI视频模块的AI物联应用模型,将GIS数据与物联网数据通过连通数据渠道进行融合,将多种物联网设备的感知数据进行汇聚,构建物联网实时动态感知数据资源体系,GIS数据与物联网数据融合的基础是连通数据渠道,基于不同的数据获取方式,GIS与IoT实时大数据通过增强数据网关的能力,丰富数据的接入协议和格式,将多种物联网设备的感知数据进行汇聚,构建物联网实时动态感知数据资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孤岛、区块分割等问题,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互通和相互关联,基于城市网络,并结合智能终端,能够提供强大的实时数据的接入及处理,有利于提高AI物联的可视化分析能力,打造高效的时空信息资源服务;创建第五约束因子、第六约束因子和第七约束因子,其中:第五约束因子用于确定物联设备类型;第六约束因子用于确定AI视频模块的监控设备对所选定对象的相关基础配置;第七约束因子用于确定以选定对象为基础的AI智能算法应用配置;通过第一约束因子与第五约束因子相结合共同对设定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内物联设备进行确定,第一约束因子用于确定物联设备所处的空间范围;第五约束因子为物联设备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用于确定具体的需要配置的物联设备;通过第一约束因子、第六约束因子和第七约束因子相结合共同对AI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设置,并最终获取所需的物联网监控视频数据,AI视频模块以物联网中监控视频数据为基础,通过AI智能精准调节视频可视域信息和分析视频内容,自由设定AI物联应用;第一约束因子用于确定监控视频所处的空间范围,筛选完成后可选中所有对象或部分对象;第六约束因子确定所选定对象的相关基础配置,如监控视频的视角和可视域调节方式等;第七约束因子为以选定对象为基础的AI智能算法应用配置,可根据当前需求自由选定AI算法应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联设备根据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确定,物联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定位系统、扫描器、射频识别装置和激光扫描器;AI视频模块的监控设备对所选定对象的相关基础配置包括监控视频的视角和可视域范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应用模型发布至服务器之前还设有以下步骤:在WebGL平台中创建应用功能模型,应用功能模型是整个空间应用模型的内部功能操作模块,作用对象同时包括基层模型、空间业务数据与AI物联应用模型;创建第八约束因子、第九约束因子、第十约束因子及第十一约束因子,其中:第八约束因子为空间应用模型内部空间范围的方向指示组件;
第九约束因子为空间应用模型中所配置的空间业务数据展示图例;第十约束因子为可作用于空间应用模型的操作工具组件;第十一约束因子为可作用于空间应用模型的分析工具组件;第八约束因子、第九约束因子、第十约束因子和第十一约束因子共同对WebGL平台中空间应用模型的应用功能模块进行约束。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向指示组件按当前需求自由调整方向指示,方向指示组件默认指向地理北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工具组件为按当前需求配置的工具条或默认基础工具条及绘制工具条。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析工具组件按当前需求进行选择配置,默认配制为缓存查询和天气模拟分析工具。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空间应用模型发布至服务器之前还设有以下步骤:在WebGL平台中给空间应用模型中配置应用业务组件模块,应用业务组件模块与当前创建的空间应用模型的目的及应用方向相关,应用业务组件以整体空间应用模型的主题为中心进而呈现出信息清晰规整的动态数据;创建第十二约束因子和第十三约束因子,应用业务组件模块通过第十二约束因子和第十三约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WebGL平台创建或导入基于三维GIS的基层模型,同时创建第一约束因子和第二约束因子,其中第一约束因子用于约束基层模型的空间位置与范围,第二约束因子用于约束基层模型的相关属性;步骤二:给基层模型配制包括二维点线面图层数据与三维模型数据的空间业务数据,同时创建第三约束因子和第四约束因子,其中第三约束因子用于确定具体需配置的空间业务数据,第四约束因子用于规范空间业务数据的基层配置,通过第一约束因子、第三约束因子和第四约束因子共同形成对空间业务数据的约束;步骤三:设置空间应用模型的应用名称,并通过WebGL平台的应用发布模块将所创建的空间应用模型发布至服务器,发布后设置向所有人或特定对象共享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步骤二给基层模型配制空间业务数据后,还设有以下步骤:在WebGL平台中创建包括物联设备模块与AI视频模块的AI物联应用模型,将GIS数据与物联网数据通过连通数据渠道进行融合,将多种物联网设备的感知数据进行汇聚,构建物联网实时动态感知数据资源体系;创建第五约束因子、第六约束因子和第七约束因子,其中:第五约束因子用于确定物联设备类型;第六约束因子用于确定AI视频模块的监控设备对所选定对象的相关基础配置;第七约束因子用于确定以选定对象为基础的AI智能算法应用配置;通过第一约束因子与第五约束因子相结合共同对设定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内物联设备进行确定;通过第一约束因子、第六约束因子和第七约束因子相结合共同对AI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设置,并最终获取所需的物联网监控视频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定位系统、扫描器、射频识别装置和激光扫描器;AI视频模块的监控设备对所选定对象的相关基础配置包括监控视频的视角和可视域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ebGL的空间应用模型的无代码化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模型发布至服务器之前还设有以下步骤:在WebGL平台中创建应用功能模型,并创建第八约束因子、第九约束因子、第十约束因子及第十一约束因子,其中:第八约束因子为空间应用模型内部空间范围的方向指示组件;第九约束因子为空间应用模型中所配置的空间业务数据展示图例;第十约束因子为可作用于空间应用模型的操作工具组件;第十一约束因子为可作用于空间应用模型的分析工具组件;第八约束因子、第九约束因子、第十约束因子和第十一约束因子共同对WebGL平台中空间应用模型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彭婷婷王洪鹏蔡依杨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三体智慧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