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线缆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24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讯线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信线缆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台、底座、变距弹簧、测试连电座、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和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台设于变距弹簧两侧,所述底座设于检测台底壁,多组所述测试连电座设于检测台上壁,所述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设于检测台之间,所述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设于检测台上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汽车线束进行通电测量的同时可以对其表面包覆的绝缘层的破损程度和合格程度进行检测的通信线缆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的通信线缆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的通信线缆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线缆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讯线缆检测
,具体是指一种通信线缆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讯线缆是通讯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缆也就不存在通讯电路。线缆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缆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缆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缆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缆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通讯、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
[0003]目前现有的通讯线缆检测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检测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相对的检测效率低下,并且还会出现操作人员疲劳作业,而导致检测结构出现偏差,对于线缆上的多处绝缘层破裂处,其检出效率较差;并且在对线缆进行通电检测时,现有的线缆检测设备只能够对线缆的通电情况进行测试,而无法对其表面绝缘层的破损程度进行检测,导致现有的线缆检测设备无法满足需求,进而加大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对导线进行通电测试后还需要对其表面的破损度进行再次检测;最后,现有的线缆检测无法对线缆外侧包覆的绝缘层材料质量进行检测,进而导致线缆在使用后,其聚集的线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电场,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一种通信线缆检测设备,针对现有的线缆检测设备检测出通电线缆表面破损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场产生磁场的效应,通过设置的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和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在外漏电场强度的变化作用下,通过对激光的遮挡与接收,实现了对通电线缆电变量与其表面绝缘层破损程度的检测,并且,通过对磁场强度的改变,能够完成对一段线缆的多处破裂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现有的线缆检测设备检测出通电线缆表面破损度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通讯线缆进行通电测量的同时可以对其表面包覆的绝缘层的破损程度和合格程度进行检测的通信线缆检测设备。
[0006]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通信线缆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台、底座、变距弹簧、测试连电座、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和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台设于变距弹簧两侧,所述底座设于检测台底壁,多组所述测试连电座设于检测台上壁,所述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设于检测台之间,所述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设于检测台上壁,所述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包括探伤支撑机构、漏电测试机构、激光微孔机构和光亮检测机构,所述探伤支撑机构设于检测台侧壁,所述漏电测试机构设于探伤支撑机构上壁,所述激光微孔机构设于漏电测试机构两侧,所述光亮检测机构设于检测台侧壁。
[0007]作为本案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探伤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滑架、滑动块、限定螺纹
孔和限定螺栓,所述支撑滑架设于检测台两侧,多组所述滑动块设于支撑滑架上壁,所述限定螺纹孔设于滑动块上,多组所述限定螺栓设于支撑滑架上,所述限定螺栓远离支撑滑架的一端设于限定螺纹孔内部,限定螺栓与支撑滑架螺纹连接;所述漏电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框、橡胶夹、穿线口、变量细弹簧、变量环板、测试柱、测试电磁铁和测量口,所述测试框滑动设于滑动块上壁,多组所述橡胶夹设于测试框底壁,多组所述穿线口设于测试框底壁,多组所述测量口对称设于测试框两侧,所述变量细弹簧设于测量口外侧的测试框侧壁,所述变量环板设于变量细弹簧远离测试框的一侧,所述测试柱设于变量环板上,测试柱远离变量环板的一端滑动设于测量口内部,所述测试电磁铁设于测试柱远离变量环板的一侧,测试电磁铁相对设置;所述激光微孔机构包括激光槽、凸透镜、激光发射器、定量激光接收器、穿光口和变量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槽设于测试柱靠近变量细弹簧的一端,激光槽为贯通设置,所述凸透镜设于激光槽内部,所述激光发射器对称设于测试框的一端,所述定量激光接收器对称设于测试框远离激光发射器的一端,所述穿光口设于激光槽两侧的测试柱侧壁,穿光口与激光槽连通设置,所述变量激光接收器两两为一组对称设于穿光口两侧的测试柱侧壁;所述光亮检测机构包括灯光座、二极管测试灯、蓄电池和供电导线,所述灯光座设于检测台两侧,所述二极管测试灯设于灯光座远离检测台的一侧,所述蓄电池设于变距弹簧一侧的检测台上壁,多组所述供电导线贯穿检测台设于蓄电池正极与检测台靠近蓄电池一端的测试连电座之间,蓄电池负极与灯光座负极电性连接,变距弹簧远离蓄电池一端的测试连电座与灯光座正极电性连接。
[0008]使用时,通讯线缆拉直放入到测试框内部的橡胶夹上,通讯线缆两端分别插入到测试连电座内部,蓄电池对测试连电座和灯光座进行供电,灯光座侧壁设置的多组二极管测试灯分别对应相应的通讯线缆,蓄电池通过供电导线对变距弹簧一侧的测试连电座进行供电,测试连电座将电流输送到通讯线缆内部,通讯线缆将电流通过测试连电座输送到灯光座内部,灯光座接收到供电导线正极和负极的供电使得二极管测试灯点亮,通过二极管测试灯的点亮的数量和亮度来判断线缆的内部导线的好坏,同时,激光发射器发射出激光穿过穿光口和凸透镜被定量激光接收器接收,当通讯线缆表面绝缘层有破裂处时,破裂处的电场外漏,电场产生磁场,测试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当电场产生的磁场与测试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一致时,测试电磁铁通过变量细弹簧形变带动测试柱相背运动,此时,测试柱带动穿光口从激光的路径上偏移出去,测试柱带动变量激光接收器到达激光的路径上,变量激光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出的激光,从而对通讯线缆某一段的破裂处进行标记,随后,通讯线缆破裂处的测试电磁铁异极设置,通入测试电磁铁内部的电流增大使得测试电磁铁之间的磁场强度增强,测试电磁铁之间相互吸引,测试柱通过变量细弹簧形变复位,对通讯线缆的其他部位进行测试,发现破裂处时,重复以上操作,对破裂处的通讯线缆进行标记后复位测试柱。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槽、导向口、螺纹柱和调距螺母,所述导向口设于检测台靠近变距弹簧的一侧,所述螺纹柱滑动设于导向口之间,多组所述调节槽设于检测台上壁,调节槽为贯通设置,所述调距螺母设于调节槽内部的螺纹柱外侧,调距螺母与螺纹柱螺纹连接。
[0010]使用时,旋动调距螺母,调距螺母沿螺纹柱运动根据通讯线缆的长度调节其之间的间距,将通讯线缆拉直连接到测试连电座之间,变距弹簧伸长带动调节槽内壁与调距螺
母内壁贴合。
[0011]优选地,所述检测台上壁设有控制器。
[0012]具体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测试电磁铁、激光发射器、定量激光接收器、变量激光接收器、二极管测试灯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3]其中,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YC89C52RC

401。
[0014]采用上述结构本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电场产生磁场的效应,通过外漏电场强度的变化,能够使通讯线缆绝缘层的破裂处显出,在测试电磁铁通电磁场的配合使用下,随着对蓄电池输出电压的改变,能够检出通讯电缆破裂处的位置,从而提高对通讯线缆破裂处的检测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人工对通讯线缆多处破裂处检测的劳动强度,通过对线缆破裂处的无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线缆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台(1)、底座(2)、变距弹簧(3)和测试连电座(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5)和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10),所述检测台(1)设于变距弹簧(3)两侧,所述底座(2)设于检测台(1)底壁,多组所述测试连电座(4)设于检测台(1)上壁,所述线缆间距自适应调节机构(5)设于检测台(1)之间,所述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10)设于检测台(1)上壁,所述微变型弹出挡光检测机构(10)包括探伤支撑机构(11)、漏电测试机构(16)、激光微孔机构(24)和光亮检测机构(31),所述探伤支撑机构(11)设于检测台(1)侧壁,所述漏电测试机构(16)设于探伤支撑机构(11)上壁,所述激光微孔机构(24)设于漏电测试机构(16)两侧,所述光亮检测机构(31)设于检测台(1)侧壁;所述探伤支撑机构(11)包括支撑滑架(12)、滑动块(13)、限定螺纹孔(14)和限定螺栓(15),所述支撑滑架(12)设于检测台(1)两侧,多组所述滑动块(13)设于支撑滑架(12)上壁,所述限定螺纹孔(14)设于滑动块(13)上,多组所述限定螺栓(15)设于支撑滑架(12)上,所述限定螺栓(15)远离支撑滑架(12)的一端设于限定螺纹孔(14)内部,限定螺栓(15)与支撑滑架(12)螺纹连接;所述漏电测试机构(16)包括测试框(17)、橡胶夹(18)、穿线口(19)、变量细弹簧(20)、变量环板(21)、测试柱(22)、测试电磁铁(23)和测量口(36),所述测试框(17)滑动设于滑动块(13)上壁,多组所述橡胶夹(18)设于测试框(17)底壁,多组所述穿线口(19)设于测试框(17)底壁;多组所述测量口(36)对称设于测试框(17)两侧,所述变量细弹簧(20)设于测量口(36)外侧的测试框(17)侧壁,所述变量环板(21)设于变量细弹簧(20)远离测试框(17)的一侧,所述测试柱(22)设于变量环板(21)上,测试柱(22)远离变量环板(21)的一端滑动设于测量口(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姣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