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15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压泵站技术领域。该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通过设置排水组件能够将加压泵室泄漏的水利用导水斜板快速流进沥水孔中,避免积水残留,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以及连杆之间形成天平结构,根据杠杆原理,水的重力下压第一活塞,使得积水通过泄水口排出,第一活塞顶部失去重力后重新和第二活塞恢复到平衡位置,从而能够再次将泄水口挡住,如此往复,相对传统加压泵室需要人工排水的方式相比,能够实现对加压泵室自动排水的目的,不会造成加压泵室积水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加压泵本体浸没到积水中的情况,提高加压泵本体的使用寿命。高加压泵本体的使用寿命。高加压泵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压泵站
,具体为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

技术介绍

[0002]加压泵站是指提高配水系统中局部地区水压的构筑物,又称加压站。加压泵站在广义上也包括输水系统中多级提水成各个中转输水的泵站。生活用水需要通过泵站统一调配,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泵站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
[0003]泵站内的加压泵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导致泵站内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漏水量较大时甚至会导致积水浸没加压泵的情况,加压泵在潮湿的环境容易生锈老化,于是需要检修人员定时对加压泵站进行排水工作,但是当工作人员处理不及时,泵站内的加压泵容易长期浸在水中,导致加压泵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此外,当外界温度环境较高时,漏出的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容易通过缝隙进入到加压泵线路中,导致线路短路,造成加压泵的损坏,同时,潮湿的环境也增加了漏电伤人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包括集水室(1)和固定设置在集水室(1)顶部的加压泵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室(2)腔体内壁上设置有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顶部设置有加压泵本体(4),且承载台(3)顶部均匀开设有排水孔(5),所述集水室(1)内壁上且位于承载台(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干燥机构(6),且集水室(1)外壁下方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7),所述集水室(1)腔体底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柱(8),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柱(8)外壁上共同滑动套设有第二浮漂(9),所述第二浮漂(9)两侧外壁上且位于排水口(7)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挡板(10),所述加压泵室(2)外壁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的内部螺纹设置有第一干燥组件(11),所述集水室(1)左侧外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干燥组件(12)和第三干燥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6)包括排水组件(61)和固定设置在排水组件(61)底部的风干组件(62),所述排水组件(61)又包括水槽(611)和设置在水槽(611)腔体底部一侧的导水斜板(612),所述水槽(611)腔体底部且位于导水斜板(612)一侧开设有沥水孔(613),且水槽(611)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活塞筒(615)以及和沥水孔(613)相连通的第一活塞筒(6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筒(614)和第二活塞筒(615)之间通过气管(616)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筒(614)和第二活塞筒(615)内部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617)和第二活塞(618),且第一活塞筒(614)和第二活塞筒(615)的底部均转动设置有传动杆(619),两个所述传动杆(619)底端共同转动设置有连杆(6110),所述第一活塞筒(614)外壁上开设有泄水口(6111),所述水槽(611)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6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112)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杆(6110)转动的活动孔,连杆(6110)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活动孔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相互补水的加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组件(62)包括吹风组件(621)和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沃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