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497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及方法,涉及石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有能够清理输料管中的残料,延长输料管使用寿命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原料储存罐、反应釜、输料管和第一抽料泵,原料储存罐通过输料管与反应釜连接,第一抽料泵设置在输料管上,原料储存罐的一侧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上设有收集盒、风机,输料管的外壁连通有第一出油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出油管、第二分流管,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均与收集盒连通并均设有第三截止阀,输料管上设有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风机的出风口一端连通有T形的出风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分别与出风管的相对两端管口连通并均设有第四截止阀。四截止阀。四截止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主要呈现为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石油原料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反应釜,反应釜为综合反应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 CN20192188622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油反应处理装置,包括原料储存罐、反应釜、输料管和抽料泵,所述原料储存罐通过所述输料管与所述反应釜连接,所述抽料泵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所述输料管由进料管和出料管组成,所述石油反应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送风机构、第二送风机构和呈十字的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组成,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原料储存罐连接,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釜连接,所述第一送风机构通过第一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二送风机构通过第二送风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所述抽料泵和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送风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送风管道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0004]上述现有技术解决了抽料泵将原料储存罐内的石油抽取并通过输料管输送到反应釜中进行作业,石油原料内的残料会残留在输料管的内壁上,久而久之会给输料管造成负担,输料效率下降甚至发生堵塞的风险的问题,本申请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研发出另外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及方法,具有能够清理输料管中的残料,延长输料管使用寿命的优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包括原料储存罐、反应釜、输料管和第一抽料泵,所述原料储存罐通过所述输料管与所述反应釜连接,所述第一抽料泵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所述原料储存罐的一侧设有放置板,且放置板上设有收集盒、风机,所述输料管外壁靠近原料储存罐的一端连通有上下相对的第一出油管、第一分流管,所述输料管外壁靠近反应釜的一端连通有上下相对的第二出油管、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远离输料管的一端均与收集盒连通,所述输料管上设有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且第一截止阀位于原料储存罐与第一出油管之间,第二截止阀位于反应釜与第二出油管之间,所述第一
出油管、第二出油管上均设有第三截止阀,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一端连通有T形的出风管,所述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远离输料管的一端分别与出风管的相对两端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上靠近输料管的一端均设有第四截止阀。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一抽料泵,此时原料储存罐内的原料即可通过输料管进入反应釜内,当需要对输料管内壁上残留的残料进行清理时,关闭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并打开风机与第一出油管上的第三截止阀与第二分流管上的第四截止阀,此时风机将外界空气以一定的压力通过第二分流管吹入到输料管中,然后从输料管通过第一出油管吹入到收集盒中,在空气吹入输料管内时,气流即可吹动输料管管壁上的残料,使得残料跟随气流通过第一出油管进入收集盒中,此时通过收集盒即可对残料进行收集,也可在关闭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后,打开风机与第二出油管上的第三截止阀与第一分流管上的第四截止阀,此时风机将外界空气以一定的压力通过第一分流管吹入到输料管中,然后从输料管通过第二出油管吹入到收集盒中,此时即可将输料管管壁上的残料吹到收集盒中进行收集,达到了清理输料管中的残料,从而延长输料管使用寿命的目的,使用简单方便。
[0008]优选地,所述反应釜内设有与输料管连通且用于将原料分撒在反应釜内的分撒件。
[0009]优选地,所述分撒件包括两个相对且内部中空的第一移动杆、两个相对且内部中空的第二移动杆以及竖直设置在反应釜内顶端的四个竖直柱,四个所述竖直柱的底端通过第一方形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均水平位于第一方形框的上方,且两个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上均水平滑移连接有滑筒,四个所述滑筒均沿第一方形框的周向均匀分布并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方形框的顶端,所述输料管上连通有位于反应釜内的主流管,且主流管远离输料管的一端管口通过端盖封闭,所述主流管上连通有四个第一软管,且四个第一软管远离主流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的底端均设有若干撒料口,所述第一方形框上设有用于同时推动两个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进行水平往返滑动的推动件。
[0010]优选地,所述推动件包括均铰接在两个第一移动杆相互靠近一侧的第一推板、第二推板,两个所述第一推板、第二推板远离第一移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二移动杆上,此时两个所述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反应釜内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顶端设有位于第一方形框内的转盘,所述转盘位于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的下方,且转盘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推柱,且推柱的顶端水平设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推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柱,且拉柱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移动杆的顶端,所述反应釜的外壁底端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
[0011]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第一方形框内的四个角点与转环的外壁之间均通过支撑杆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位于转环下方的搅拌片,且各个搅拌片均沿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均水平设有水平杆,且四个水平杆的底端均竖直设有若干扰动杆,各个所述扰动杆均沿水平杆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13]优选地,所述分撒件包括第二方形框、内部中空的圆盘,所述第二方形框、圆盘均
水平位于反应釜内,且反应釜的相对两侧内壁与第二方形框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圆盘位于第二方形框的上方,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底端水平设有位于反应釜内的第一摆臂,且第一摆臂远离转柱的一端与圆盘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输料管上连通有位于反应釜内的第二软管,且第二软管远离输料管的一端与圆盘连通,所述第二方形框的顶端开设有四个转槽,且四个转槽均沿第二方形框的周向均匀分布,四个所述转槽内均转动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底端均延伸至转槽外,四个所述搅拌轴上均设有若干位于第二方形框下方的若干搅拌杆,所述圆盘的底端竖直设有四个排料管,所述反应釜上设有用于驱动转柱转动并同时带动四个搅拌轴在转槽内转动的驱动件。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均设置在四个搅拌轴顶端的第二摆臂,四个所述排料管均沿圆盘的周向均匀分布并分别与四个第二摆臂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包括原料储存罐(1)、反应釜(2)、输料管(3)和第一抽料泵(4),所述原料储存罐(1)通过所述输料管(3)与所述反应釜(2)连接,所述第一抽料泵(4)设置在所述输料管(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存罐(1)的一侧设有放置板(5),且放置板(5)上设有收集盒(6)、风机(7),所述输料管(3)外壁靠近原料储存罐(1)的一端连通有上下相对的第一出油管(8)、第一分流管(9),所述输料管(3)外壁靠近反应釜(2)的一端连通有上下相对的第二出油管(10)、第二分流管(12),所述第一出油管(8)、第二出油管(10)远离输料管(3)的一端均与收集盒(6)连通,所述输料管(3)上设有第一截止阀(13)、第二截止阀(14),且第一截止阀(13)位于原料储存罐(1)与第一出油管(8)之间,第二截止阀(14)位于反应釜(2)与第二出油管(10)之间,所述第一出油管(8)、第二出油管(10)上均设有第三截止阀(15),所述风机(7)的出风口一端连通有T形的出风管(16),所述第一分流管(9)、第二分流管(12)远离输料管(3)的一端分别与出风管(16)的相对两端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9)、第二分流管(12)上靠近输料管(3)的一端均设有第四截止阀(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内设有与输料管(3)连通且用于将原料分撒在反应釜(2)内的分撒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撒件包括两个相对且内部中空的第一移动杆(18)、两个相对且内部中空的第二移动杆(19)以及竖直设置在反应釜(2)内顶端的四个竖直柱(20),四个所述竖直柱(20)的底端通过第一方形框(21)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杆(18)、第二移动杆(19)均水平位于第一方形框(21)的上方,且两个第一移动杆(18)、第二移动杆(19)上均水平滑移连接有滑筒(22),四个所述滑筒(22)均沿第一方形框(21)的周向均匀分布并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方形框(21)的顶端,所述输料管(3)上连通有位于反应釜(2)内的主流管(23),且主流管(23)远离输料管(3)的一端管口通过端盖(24)封闭,所述主流管(23)上连通有四个第一软管(25),且四个第一软管(25)远离主流管(2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移动杆(18)、第二移动杆(19)连通,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杆(18)、第二移动杆(19)的底端均设有若干撒料口(26),所述第一方形框(21)上设有用于同时推动两个第一移动杆(18)、第二移动杆(19)进行水平往返滑动的推动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均铰接在两个第一移动杆(18)相互靠近一侧的第一推板(27)、第二推板(28),两个所述第一推板(27)、第二推板(28)远离第一移动杆(1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第二移动杆(19)上,此时两个所述第一推板(27)、第二推板(28)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反应釜(2)内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9),且转轴(29)的顶端设有位于第一方形框(21)内的转盘(30),所述转盘(30)位于第一推板(27)、第二推板(28)的下方,且转盘(3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推柱(31),且推柱(31)的顶端水平设有拉杆(32),所述拉杆(32)远离推柱(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柱(33),且拉柱(33)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第一移动杆(18)的顶端,所述反应釜(2)的外壁底端设有用于驱动转轴(29)转动的第一电机(3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9)的外壁上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35),所述第一方形框(21)内的四个角点与转环(35)的外壁之间均通过支撑杆(36)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油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9)上设有若干位于转环(35)下方的搅拌片(37),且各个搅拌片(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江许永升荣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