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915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包括内部墙体拼合架,所述内部墙体拼合架由上拼合板、中拼合板、下拼合板和组合底板组成,所述上拼合板的内部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的上下位置设有承重组合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内部墙体设为拼合式结构,是由上拼合板、中拼合板、下拼合板和组合底板四部分组成,墙体拼合的过程,只需将组合底板安装在建筑内部所需的分隔位置,通过凹型滑槽与第二凸型滑块连接将下拼合板与组合底板进行滑动组合,通过第一凸型滑块与凹型滑槽连接将中拼合板的上下端面均与上拼合板和下拼合板组合,上下组合的拼合板不需要使用紧固件,拼合的方式较为简单,缩短施工步骤。缩短施工步骤。缩短施工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内部墙体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建筑的内部主要有墙体支撑,墙体主要包括承重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
[0003]传统的建筑内部墙体的承重部分是混凝土钢筋浇筑,而丰承重墙体是由砖和水泥建造,施工过程需要一层又一层叠加至所需的高度,施工时间较长,且劳动力度大,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建筑内部墙体的承重部分是混凝土钢筋浇筑,而丰承重墙体是由砖和水泥建造,施工过程需要一层又一层叠加至所需的高度,施工时间较长,且劳动力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包括内部墙体拼合架,所述内部墙体拼合架由上拼合板、中拼合板、下拼合板和组合底板组成,所述上拼合板的内部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的上下位置设有承重组合板,所述承重组合板的内部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承重组合板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上设有加长定位杆,所述内部墙体拼合架的一侧设有墙板,所述墙板的内部与加长定位杆对齐的位置设有定位口,所述墙板的内侧面与卡槽对齐的位置设有卡块,所述组合底板设在下拼合板的下方,所述组合底板的底部设有平衡脚架,且平衡脚架与组合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墙板与承重组合板通过定位口与加长定位杆镶嵌连接,且加长定位杆设为圆柱形。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墙板的内侧面与承重组合板通过卡块与卡槽卡固连接,且卡块的横截面设为倒梯形结构。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由上拼合板、中拼合板和下拼合板的内部均设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的结构相同,且相邻的上拼合板、中拼合板和下拼合板均通过U型镶嵌件与镶嵌口连接,且U型镶嵌件与镶嵌口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拼合板和下拼合板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凹型滑槽,所述中拼合板的上下端面均设有第一凸型滑块,且中拼合板与上拼合板和下拼合板均通过第一凸型滑块与凹型滑槽滑动连接。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底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型滑块,且组合底板与下
拼合板的底部通过第二凸型滑块与凹型滑槽滑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中将内部墙体设为拼合式结构,是由上拼合板、中拼合板、下拼合板和组合底板四部分组成,墙体拼合的过程,只需将组合底板安装在建筑内部所需的分隔位置,通过凹型滑槽与第二凸型滑块连接将下拼合板与组合底板进行滑动组合,通过第一凸型滑块与凹型滑槽连接将中拼合板的上下端面均与上拼合板和下拼合板组合,上下组合的拼合板不需要使用紧固件,拼合的方式较为简单,缩短施工步骤,从而降低劳动力度,且相邻的拼合板是由U型镶嵌件进行固定,保证整个拼合架的承重力度,墙板是通过定位口与加长定位杆连接直接卡装在内部墙体拼合架的侧面,与传统的施工方式对比,该拼合式结构可以节省至少两倍的施工时间,从而提高墙体的施工效率。
[0013]2、该技术的平衡脚架与组合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墙体施工时,可以根据地面情况将平衡脚架进行拆装操作,若是地面为水泥材质,在组合底板上进行钻孔,使用膨胀螺栓直接将其固定在地面,若是软土材质,需要在地面挖槽,将平衡脚架安装使组合底板立放在槽内,使用混凝土浇筑,保证组合底板安装的牢固性,从而保证墙体的地基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墙体拼合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墙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的侧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墙板的后视图。
[0019]图中:1、墙板;2、加长定位杆;3、组合底板;4、内部墙体拼合架;5、上拼合板;6、承重组合板;7、镶嵌口;8、卡槽;9、螺纹头;10、U型镶嵌件;11、固定螺栓;12、中拼合板;13、下拼合板;14、平衡脚架;15、卡块;16、凹槽;17、凹型滑槽;18、第一凸型滑块;19、定位口;20、第二凸型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包括内部墙体拼合架4,内部墙体拼合架4由上拼合板5、中拼合板12、下拼合板13和组合底板3组成,上拼合板5的内部的两侧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内部的上下位置设有承重组合板6,承重组合板6的内部的两侧设有卡槽8,承重组合板6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头9,螺纹头9上设有加长定位杆2,内部墙体拼合架4的一侧设有墙板1,墙板1的内部与加长定位杆2对齐的位置设有定位口19,墙板1的内侧面与卡槽8对齐的位置设有卡块15,组合底板3设在下拼合板13的下方,组合底板3的底部设有平衡脚架14,且平衡脚架14与组合底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2]通过内部墙体拼合架4用于将墙板1安装支撑,保证墙板1整体安装的牢固性,通过
凹槽16用于将承重组合板6隐藏安装,通过承重组合板6用于增加组合位置的承重能力,通过螺纹头9用于将加长定位杆2安装,通过加长定位杆2用于将墙板1安装,通过墙板1用于将建筑的内部进行间隔,通过定位口19用于将加长定位杆2安装,增加墙板1安装的牢固性,通过平衡脚架14用于增加组合底板3底部的安装连接的面积。
[0023]进一步,墙板1与承重组合板6通过定位口19与加长定位杆2镶嵌连接,且加长定位杆2设为圆柱形。
[0024]通过定位口19与加长定位杆2连接用于增加墙板1安装的简便性,将加长定位杆2设为圆柱形更便于组装。
[0025]进一步,墙板1的内侧面与承重组合板6通过卡块15与卡槽8卡固连接,且卡块15的横截面设为倒梯形结构。
[0026]通过卡块15与卡槽8连接用于增加墙板1安装的稳固性。
[0027]进一步,由上拼合板5、中拼合板12和下拼合板13的内部均设为凹槽16,凹槽16的内部的结构相同,且相邻的上拼合板5、中拼合板12和下拼合板13均通过U型镶嵌件10与镶嵌口7连接,且U型镶嵌件10与镶嵌口7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
[0028]通过U型镶嵌件10与镶嵌口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包括内部墙体拼合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墙体拼合架(4)由上拼合板(5)、中拼合板(12)、下拼合板(13)和组合底板(3)组成,所述上拼合板(5)的内部的两侧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部的上下位置设有承重组合板(6),所述承重组合板(6)的内部的两侧设有卡槽(8),所述承重组合板(6)的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头(9),所述螺纹头(9)上设有加长定位杆(2),所述内部墙体拼合架(4)的一侧设有墙板(1),所述墙板(1)的内部与加长定位杆(2)对齐的位置设有定位口(19),所述墙板(1)的内侧面与卡槽(8)对齐的位置设有卡块(15),所述组合底板(3)设在下拼合板(13)的下方,所述组合底板(3)的底部设有平衡脚架(14),且平衡脚架(14)与组合底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与承重组合板(6)通过定位口(19)与加长定位杆(2)镶嵌连接,且加长定位杆(2)设为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内部墙体拼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泛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