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86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体;艾灸垫,所述艾灸垫设置在所述床体中部,所述艾灸垫底部嵌入在所述床体内;电磁波盖,所述电磁波盖设置在所述艾灸垫上方,所述电磁波盖与所述床体可转动连接;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在所述艾灸垫下方的所述床体内,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腔下方的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补气泵,所述补气泵与所述气囊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艾灸垫,可以实现在使用者的背部进行艾灸理疗,通过设置电磁波盖,可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电磁波加热,通过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可实现对患者的盆腔进行中西医结合的高效理疗。医结合的高效理疗。医结合的高效理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
[0003]盆腔炎的理疗可以运用射频或者超短波等一些物理的方法来进行理疗,也可以利用中医的艾灸或针灸一些穴位来进行理疗,达到治疗盆腔炎症这样一个目的。
[0004]射频和超短波主要是运用电磁波的一种热效应或者是非热效应,起到让局部的组织能够受热或者是在不受热的前提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来促进炎症吸收,达到消炎、抑菌甚至是增强局部抵抗力的作用,来使盆腔炎能够恢复。同时它对神经,就是局部的神经也有一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同时还可以促进局部微循环的侧支循环建立,这样能够加速局部的循环,使炎症很快的吸收。。
[0005]但是,在现有的盆腔炎理疗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单一的药物进行治疗或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通过药物理疗的效果差服药时间较长,而通过手术治疗则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损伤。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理疗时间较短且理疗效果好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盆腔炎患者进行后期理疗,并保证理疗效果好和理疗速度快。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包括:
[0010]床体;
[0011]艾灸垫,所述艾灸垫设置在所述床体中部,所述艾灸垫底部嵌入在所述床体内;
[0012]电磁波盖,所述电磁波盖设置在所述艾灸垫上方,所述电磁波盖与所述床体可转动连接;
[0013]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在所述艾灸垫下方的所述床体内,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腔下方的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补气泵,所述补气泵与所述气囊连通;
[0014]其中,所述艾灸垫和所述电磁波盖均呈弧形,所述艾灸垫和所述电磁波盖形成环形区域。
[0015]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波盖的一端与所述床体铰接,所述电磁波盖的另一端设置有
束紧带,所述床体底部对应所述束紧带的位置设有束紧钩,所述束紧带和所述束紧钩配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波盖包括上盖体和电磁波发生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床体的侧壁铰接,所述上盖体呈弧形设置,所述电磁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上盖体靠近所述床体的一侧,所述电磁波发生器呈弧形与所述上盖体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艾灸垫包括艾灸垫侧壁、透气层、导热层和底层,所述艾灸垫侧壁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气腔上方并与所述艾灸垫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层具有弹性,所述导热层与所述艾灸垫侧壁连接,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底层形成料腔,所述透气层设置在所述导热层上方。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床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头枕和靠背,所述头枕靠近所述床体端部,所述靠背设置在所述头枕和所述艾灸垫之间的所述床体上表面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设置有多个,所述支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002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通过设置艾灸垫,可以实现在使用者的背部进行艾灸理疗,通过设置电磁波盖,可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电磁波加热,通过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可实现对患者的盆腔进行中西医结合的高效理疗。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局部剖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的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25]其中:1为床体;2为艾灸垫;201为艾灸垫侧壁;202为透气层;203为导热层;204为底层;3为电磁波盖;301为上盖体;302为电磁波发生器;4为气腔;5为气囊;6为补气泵;7为束紧带;8为束紧钩;9为料腔;10为头枕;11为靠背;12为支腿;13为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见图1和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包括:
[0028]床体1;在本实施例中,床体1长度和宽度与现有技术中的病床相同,床体1的厚度较厚,可用于容纳艾灸垫2,床体1整体用于患者平躺或使得患者趴在床体1上。
[0029]艾灸垫2,艾灸垫2设置在床体1中部,艾灸垫2底部嵌入在床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躺在床体1上时,艾灸垫2用于对患者盆腔位置的背部进行理疗,当患者趴在床体1上时,艾灸垫2可用于对患者的盆腔位置的腹部进行理疗。
[0030]电磁波盖3,电磁波盖3设置在艾灸垫2上方,电磁波盖3与床体1可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躺在床体1上时,电磁波盖3可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加热理疗,当患者趴在床体1上时,电磁波盖3可对患者的盆腔背部进行加热理疗。
[0031]气腔4,气腔4设置在艾灸垫2下方的床体1内,气腔4内设置有气囊5,气腔4下方的床体1底部设置有补气泵6,补气泵6与气囊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气囊5在补气泵6的作用下膨胀,进而可将艾灸垫2向上方推动,使得艾灸垫2可贴敷在患者盆腔位置的背部或腹部。
[0032]其中,艾灸垫2和电磁波盖3均呈弧形,艾灸垫2和电磁波盖3形成环形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艾灸垫2和电磁波盖3呈环形包覆在患者的盆腔位置的皮肤上,通过对患者的皮肤加热和艾灸,进而可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快速有效的理疗。
[0033]电磁波盖3的一端与床体1铰接,电磁波盖3的另一端设置有束紧带7,床体1底部对应束紧带7的位置设有束紧钩8,束紧带7和束紧钩8配合。电磁波盖3包括上盖体301和电磁波发生器302,上盖体301与床体1的侧壁铰接,上盖体301呈弧形设置,电磁波发生器302设置在上盖体301靠近床体1的一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艾灸垫,所述艾灸垫设置在所述床体中部,所述艾灸垫底部嵌入在所述床体内;电磁波盖,所述电磁波盖设置在所述艾灸垫上方,所述电磁波盖与所述床体可转动连接;气腔,所述气腔设置在所述艾灸垫下方的所述床体内,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腔下方的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补气泵,所述补气泵与所述气囊连通;其中,所述艾灸垫和所述电磁波盖均呈弧形,所述艾灸垫和所述电磁波盖形成环形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盖的一端与所述床体铰接,所述电磁波盖的另一端设置有束紧带,所述床体底部对应所述束紧带的位置设有束紧钩,所述束紧带和所述束紧钩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盖包括上盖体和电磁波发生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床体的侧壁铰接,所述上盖体呈弧形设置,所述电磁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上盖体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晓琳邰贺柯妍宋小磊热娜吴梅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