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77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包括导排水系统、热塑固化系统和注浆固化系统;导排水系统连接于作业管道的上游和下游;热塑固化系统包括位于作业管道内的热塑内衬软管、将热塑内衬软管加热固化的热空气机和热空气管;注浆固化系统包括可拆卸地布置于作业管道内的管道封堵钢板,两个封堵钢板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发泡材料的端部连接有防水混凝土层,防水混凝土层位于管道封堵钢板和发泡材料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生了缩短施工周期,避免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道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部分城市排水管道因前期建设不规范、运营检修不到位,存在中间管段管径偏大的情况,即管径变化为小管径连接大管径再接小管径。管径偏大导致管道水力条件与实际需求不符,长时间使用下易形成泥沙、沉积物等淤积,淤积不断发展,进而影响管道排水能力,导致整段管道排水不畅。且管道淤泥易产生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加大了管网日常检修的安全风险。考虑到排水管网的长久运行,需将大管径管道改造至合理管径,为避免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减小开挖风险,非开挖修复是一种合适的实施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管径改小管径开挖修复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影响大且存在开挖风险的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包括导排水系统、热塑固化系统和注浆固化系统; 导排水系统连接于作业管道的上游和下游,包括用于封堵上游管口的堵水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堵水气囊的空压机、布置于作业管道上游井室内的潜污泵以及连接潜污泵输出端与作业管道下游的导排水管;热塑固化系统包括位于作业管道内的热塑内衬软管、将热塑内衬软管加热固化的热空气机和热空气管以及将用于支撑固化的热塑内衬软管的内衬管支撑架,固化的热塑内衬软管与作业管道上游和下游的管道处于同一高度; 注浆固化系统包括可拆卸地布置于作业管道内的管道封堵钢板,封堵钢板布置于固化后的热缩内衬软管的两端,两个封堵钢板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发泡材料的端部连接有防水混凝土层,防水混凝土层位于管道封堵钢板和发泡材料之间。
[0005]优选的,所述热缩内衬软管未固化前连接所述热空气管,另一端封闭,所述热缩内衬软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所述作业管道上游检查井和下游检查井内。
[0006]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管道情况摸排,作业人员借助管道潜望镜与CCTV管道机器人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摸排,分析现状情况对后期改造作业的影响,指导后续清淤疏浚与非开挖修复作业;S2、上下游管道堵水,对作业管道的上下游管道进行堵水气囊封堵,开启潜污泵并放置于上游检查井内,将来水导排至下游检查井,保障作业安全,提供操作环境; S3、作业管道清淤疏浚,在前期管道摸排基础上,利用高压水枪对作业管道进行清淤疏浚,直至管段内无淤泥、石块等杂物;S4、内衬软管铺设固化,将热塑内衬软管用夹具固定至作业管道底部,开启热空气机,通过热空气管向热塑内衬软管注入蒸汽使其膨胀翻转直至完成固化,形成坚硬衬里; S5、内衬软管
标高调整,待内衬软管冷却后,形成内衬管,将内衬管支撑架置于内衬管的两端衬里底部,调整内衬软管标高至与上游管段管底平接;S6、作业管道两端封堵,在作业管道的两端安装管道封堵钢板,保证管道封堵钢板与检查井内壁紧密贴合; S7、管段间隙注浆固化,开启注浆机,向作业管道与内衬管的间隙注入发泡材料混合物,至发泡材料注满间隙并固化;S8、设备拆除与井内填筑,拆除管道封堵钢板与内衬管支撑架,沿井壁切割内衬管,在发泡材料填注面涂抹防水混凝土,根据上下游管段的底表高度重筑流槽; S9、修复效果监测,使用CCTV管道机器人对修复管段进行拍摄,监测修复情况。
[0007]优选的,步骤S2中在所述作业管道的上游封堵两个所述堵水气囊,在所述作业管道的下游封堵一个所述堵水气囊优选的,在步骤S6中,在所述管道封堵钢板内侧涂刷脱模剂。
[0008]优选的,在步骤S7中,所述发泡材料由下至上,分成多次灌注,直至发泡材料完全固化。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方法对实现了对管径偏大管道的改造,将管径改造至合理规格,减小了淤堵风险,保障管道正常运行;2、本方法采用非开挖修复对管道管径进行改造,避免了对城市交通、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了开挖风险;3、本方法对比明挖施工所需周期短,可及时投用。
[0010]4、本方法对原管道材质无要求,且无需人员入管施工,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施工流程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施工完毕后的结构视图。
[0014]上述附图中:1、热空气机;2、热空气管;3、热塑内衬软管;4、注浆机;5、注浆管;6、发泡材料;7、管道封堵钢板;8、内衬管支撑架;9、空压机;10、充气管;11、堵水气囊;12、潜污泵;13、导排水管;14、作业管道;15、防水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包括导排水系统、热塑固化系统和注浆固化系统。
[0017]导排水系统连接于作业管道14的上游和下游,包括用于封堵上游管口的堵水气囊11、通过充气管10连接堵水气囊11的空压机9、布置于作业管道14上游井室内的潜污泵12以及连接潜污泵12输出端与作业管道14下游的导排水管13;潜污泵12置于上游井室内,经导排水管13向下游检查井导排污水。
[0018]热塑固化系统包括位于作业管道14内的热塑内衬软管3、将热塑内衬软管3加热固化的热空气机1和热空气管2以及将用于支撑固化的热塑内衬软管3的内衬管支撑架8,固化的热塑内衬软管8与作业管道14上游和下游的管道处于同一高度;热空气机1通过热空气管
2向热塑内衬软管3充气。
[0019]注浆固化系统包括可拆卸地布置于作业管道内的管道封堵钢板7,管道封堵钢板7布置于固化后的热缩内衬软管8的两端,两个管道封堵钢板7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6,发泡材料6的端部连接有防水混凝土层15,防水混凝土层15位于管道封堵钢板7和发泡材料6之间。管道封堵钢板7在固化的热塑内衬软管3的两端,热缩内衬软管3与作业管道14之间的间隙用于注入发泡材料6,对热缩内衬软管3进行支撑和固定。
[0020]所述热缩内衬软管3未固化前连接所述热空气管2,另一端封闭,所述热缩内衬软管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所述作业管道14上游检查井和下游检查井内。
[0021]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管道情况摸排,作业人员借助管道潜望镜与CCTV管道机器人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摸排,分析现状情况对后期改造作业的影响,指导后续清淤疏浚与非开挖修复作业;S2、上下游管道堵水,对作业管道的上下游管道进行堵水气囊11封堵,开启潜污泵12并放置于上游检查井内,将来水导排至下游检查井,保障作业安全,提供操作环境; S3、作业管道清淤疏浚,在前期管道摸排基础上,利用高压水枪对作业管道14进行清淤疏浚,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排水系统、热塑固化系统和注浆固化系统; 导排水系统连接于作业管道的上游和下游,包括用于封堵上游管口的堵水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堵水气囊的空压机、布置于作业管道上游井室内的潜污泵以及连接潜污泵输出端与作业管道下游的导排水管; 热塑固化系统包括位于作业管道内的热塑内衬软管、将热塑内衬软管加热固化的热空气机和热空气管以及将用于支撑固化的热塑内衬软管的内衬管支撑架,固化的热塑内衬软管与作业管道上游和下游的管道处于同一高度; 注浆固化系统包括可拆卸地布置于作业管道内的管道封堵钢板,管道封堵钢板布置于固化后的热缩内衬软管的两端,两个管道封堵钢板之间填充有发泡材料,发泡材料的端部连接有防水混凝土层,防水混凝土层位于管道封堵钢板和发泡材料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内衬软管未固化前连接所述热空气管,另一端封闭,所述热缩内衬软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位于所述作业管道上游检查井和下游检查井内。3.如权利要求1

2中任一项所述排水管道大管径改小管径的非开挖修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管道情况摸排,作业人员借助管道潜望镜与CCTV管道机器人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摸排,分析现状情况对后期改造作业的影响,指导后续清淤疏浚与非开挖修复作业; S2、上下游管道堵水,对作业管道的上下游管道进行堵水气囊封堵,开启潜污泵并放置于上游检查井内,将来水导排至下游检查井,保障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屿锋李先华肖子豪王可威周琰刘卓林张铮钱旭之江旺杨超越郭俊怡罗彦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